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柯總召,有人要借人頭一用

by 百傳媒
2025-08-29
in 百傳媒
柯總召,有人要借人頭一用

文.莊淇銘/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校長

日前,上直播節目,主持人黃光芹問我,為甚麼徐國勇秘書長要連署各派系提前改選總召?跟主持人說:有人要借柯總召人頭一用。主持人問:怎麼說?回說:這就得談談歷史上著名的梟雄曹操了。

柯總召,有人要借人頭一用
▲民進黨立法院總召柯建銘。(取自柯建銘臉書)

當曹操看到袁術自立為帝又遭呂布擊敗後,認為是出兵攻打良機。遂率領17萬大軍圍攻壽春。然而袁術軍堅守,眼看軍糧消耗殆這時負責後勤糧米的糧官王垕,便詢問曹操,「若士兵抱怨,又該如何?」曹操只是微笑回應,「放心,屆時我自有良策。」然而戰事期間,長期吃不飽的情況下,導致士兵們怒氣高漲,並把矛頭指向曹操。曹操擔心陣前倒戈,於是召見王垕,王垕問:丞相是否要告知解決糧食問題的「良策」?曹操語氣平和地說,「我想借你一樣東西來穩定軍心」。王垕問「丞相所借何物?」曹操低聲說道「借汝頭,安軍心。」說完,就將王垕斬首示眾,並把他的頭懸掛在高桿上,貼出榜文指出,「王垕私減斛量,盜竊官糧,依軍法正刑。」曹操成功以王垕的項上人頭平息眾怨,將一切罪責栽贓給王垕。

7/26大罷免第一波失利後,府院黨的態度是,賴清德總統表示:這是罷團的自主行為,與民進黨無關。行政院長跟民進黨秘書長也是一推256表示跟行政院跟黨沒有關聯。這種敷衍塞責的態度,當然會惹火曹興誠。曹興誠馬上回應,既然如此,請罷團放下,8/23就交給民進黨自己處理了。看到了民意相當不滿府院黨的回應,民進黨林右昌祕書長就表示,要負起責任下台。奇怪,原本不是說跟黨無關嗎?那為甚麼林右昌要辭職負責?主持人跟我說:我了解了。當時林右昌就是被借人頭一用,來熄滅罷團及支持者的憤怒。跟主持人說:內行的,妳看懂了!

8/23開票大罷免整個結果是32:0,在公投方面,連綠到出汁的嘉義、台南、屏東的公投票贊成重啟核三都輾壓反對,民進黨不僅大失民心,且民調重挫,連民進黨立委郭國文都說:「水已經淹到鼻孔了」,提出黨應該檢討。檢討,當然要進行,就好像生病,要看醫生找出問題,而後對症下藥。準此,要檢討就應該找出,此次大失民心的問題是誰造成的,這些人就應該負責。

客觀的來分析,這次大罷免大失敗的原因。其一,在國內製造敵人,不支持大罷免就是中共同路人,造成許多中間選民嚴重反感。其二,救災無心,罷免優先。其三,光電弊端,暴露無遺。其四,關稅談判,黑箱無能。其五,能源政策,背離科學。其六,側翼影片,公家補助。其七,強化仇中,改中正路名,其八,司法不公,濫權羈押。其九,賴清德十講,從雜質說開始引發社會反感。試問,以上這些問題,不就是府院黨動員所有力量加上司法檢調及媒體全力硬幹推動而造成的嗎?我真的看不出來,立法院黨團總召,在上面的問題,要負多少的責任。也因此,柯建銘對突然的要他下台則表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民進黨也有不少人支持柯總召,認為不該將責任全推給他。徐國勇在連署的時候,林岱樺不連署,她表示「同志之情,豈忍全黨咎一人;同仁之愛,何必苛責柯總召。檢討從自身做起,岱樺深切反省檢討,期待本黨同志謙卑傾聽民意、凝聚改革共識,重拾人民信任。」她更強調黨團幹部任期自有內規規範,「本人不參與任何針對性的連署。」

林岱樺這句「檢討從自身做起」說的好。首先,我們來檢討徐國勇秘書長要各派系連署的行為適不適當。黨團幹部的選舉及任期都有法規明定,黨團立委是人民選出,有黨團運作自主性,透過派系運作要提前改選,這是黨的權力嗎?黨團是黨的附屬機構嗎?其次,柯總召任期就到明年一月底,任期剩下四個多月,有必要這麼殘忍嗎?

另一個要檢討的是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據報導,潘孟安秘書長銜總統之命,去找柯建銘要他「讓步」。乖乖隆個冬,這可是跨越了總統職權的紅線了。當年,民進黨要求馬英九總統不應將手伸到立法院,應為行政跟立法各司其職,且立法院要監督行政院。今天,總統府祕書長憑甚麼職權要勸退柯總召?假如馬英九時代的總統府秘書長要勸退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會被民進黨罵成甚麼樣子,至少是「違憲違法,無法無天!」

尤其,讓人覺得諷刺的是,大罷免竟然罷到自己人頭上。民進黨真是「外鬥外行,內鬥內行」。因為,提前改選總召,就是罷免總召。對外罷免國民黨是零,竟然要對內下手。且出動總統府秘書長跟民進黨秘書長,卯盡全力,從派系連署到登門勸退。柯總召果真見過大風大浪,靜靜地回應「此時無聲勝有聲」。

主持人再問:這是不是賴總統的命令?回說:總統府秘書長跟黨秘書長當然是聽命於總統跟黨主席。果不其然,而後,賴清德表示「我相信黨團改選,會更符合社會期待」。說真的,黨團改組,能改變社會甚麼?社會能有甚麼期待?社會期待的是大開大闔的內閣改組。賴總統小幅度的改組內閣,才不符社會期待!

以柯總召的聰明,應該可以感受,府黨在悄悄無聲的運作,將大罷免大失敗的責任推給柯總召。要借柯總召的人頭一用,讓柯總召承擔所有的問題與缺失。只是,這種做法太粗糙太無情,也違背一般常識。府黨及徹翼媒體,機關用盡的想將責任推給柯總召,此等惡質作為,傷害了在其中穿梭運作的人士,更傷害民進黨的形象!

柯總召,有人要借人頭一用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校長莊淇銘。

Previous Post

星誠細胞生醫攜手門諾醫院 助花蓮青少棒走進大巨蛋圓夢

Next Post

《寶可夢傳說 Z-A》公開「超級摔角鷹人」 新作10月登場

Related Posts

少子化衝擊國安危機 1111:台灣連57個月「生不如死」成職場最大痛點

少子化衝擊國安危機 1111:台灣連57個月「生不如死」成職場最大痛點

2025-10-14
搶攻多角化旅遊版圖 AFTEE先享後付攜手AsiaYo打造線上旅行社新體驗

搶攻多角化旅遊版圖 AFTEE先享後付攜手AsiaYo打造線上旅行社新體驗

2025-10-14
資安即國安 竟連數位部資通安全署都遭冒名行詐

資安即國安 竟連數位部資通安全署都遭冒名行詐

2025-10-13
吳晧瑀拚連任黨代表 青年實戰力獲肯定:世代傳承

吳晧瑀拚連任黨代表 青年實戰力獲肯定:世代傳承

2025-10-12
皇家生命數字週運勢10.13~10.19

皇家生命數字週運勢10.13~10.19

2025-10-11
法律教室|館長斬首言論是否涉恐嚇罪?引討論

法律教室|館長斬首言論是否涉恐嚇罪?引討論

2025-10-10
Next Post
《寶可夢傳說 Z-A》公開「超級摔角鷹人」 新作10月登場

《寶可夢傳說 Z-A》公開「超級摔角鷹人」 新作10月登場

最新新聞

花蓮縣府駁斥「傷口灑鹽」報導 澄清撤離名冊調查合法性與緊急應對措施

花蓮縣府駁斥「傷口灑鹽」報導 澄清撤離名冊調查合法性與緊急應對措施

2025-10-15
不信公理正義唤不回》花蓮縣政府澄清救災期間退出工作群組的決策理由

不信公理正義唤不回》花蓮縣政府澄清救災期間退出工作群組的決策理由

2025-10-15
兩岸新媒體人走進江西吉安 探訪書院古村感受廬陵文化與新發展

兩岸新媒體人走進江西吉安 探訪書院古村感受廬陵文化與新發展

2025-10-15
首屆「人權電影獎」揭曉 臺灣展現人權影像創作能量

首屆「人權電影獎」揭曉 臺灣展現人權影像創作能量

2025-10-15
新北市捷運高架車站數增7站 泰板輕軌可研即將第五度送審 地方民意支持盼中央地方齊力推動

新北市捷運高架車站數增7站 泰板輕軌可研即將第五度送審 地方民意支持盼中央地方齊力推動

2025-10-15
立院交通委員會考察臺中重大建設 副市長黃國榮爭取國一銜接高鐵特區 完善中臺灣路網

立院交通委員會考察臺中重大建設 副市長黃國榮爭取國一銜接高鐵特區 完善中臺灣路網

2025-10-15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