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好報記者 楊品儒/台東報導】
九月份起,多數大學已逐漸開學。在長達三個月的暑假期間,許多大學生選擇打工、待在家裡看劇或沉浸3C遊戲。但僑光科技大學的學生卻用不同方式充實自己,參與「送愛到台東」計畫,將所學專業與在地文化結合,透過教育創意課程與跨世代互動,陪伴原鄉社區共同成長。此活動已不見斷的長達約22年,師生在暑假期間深入紅葉、桃源與太麻里,以「跨世代共學、以愛同行」為主題,將文化體驗與教育互動巧妙融合,持續為原鄉注入新活力。
在紅葉文健站,僑光師生設計「植物敲拓帆布袋DIY」,讓親子一同揮灑創意,透過自然元素創作獨一無二的作品。同時導入「部落時間銀行」機制,居民可用「好時券」兌換所需物資,體現共享與互助的精神;桃源文健站則以「創意卡拉OK」為亮點,居民用歌聲換物資,唱出歡笑也唱出情感交流。這樣兼具趣味與意義的設計,不僅凝聚社區情感,更讓不同世代在互動中增進理解。

在太麻里大王國小,僑光師生將文化教育融入校園課程,帶領孩子認識紅藜的文化故事,並親手烘焙紅藜餅乾、彩繪木凳。孩子們在寓教於樂的過程中,既培養創意能力,也更深刻理解自身文化的價值。大王國小校長黃子誠特別感謝僑光科大的長年付出,指出這份陪伴讓學童在學習中找到與自身文化的連結。部落長輩與居民也紛紛表示,活動讓社區充滿笑聲與溫暖,跨世代的互動更加緊密。

僑光科大校方表示,這份堅持源自校訓「明誠立信」,希望新世代的學生也可以放下3C用品,不要宅在家裡,有機會就走出來擁抱大自然,透過實際參與,培養專業與人文素養,也讓青年學子在服務過程中深化對部落文化的理解與尊重,持續為偏鄉注入永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