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文化部)
文化部長李遠今(7)日展開首度歐洲訪問行程,行程涵蓋法國與捷克兩國,聚焦以文化為核心的外交策略,強化臺灣國際能見度。此次行程除主持每年度臺法文化交流盛事「第28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並簽訂未來5年合作協定的續約外,也將赴捷克參與「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開幕式,並與法國、捷克等當地藝文機構進行深入交流。李遠表示,今年「歐洲臺灣文化年」在文化與外交雙重加成下,以文化為主軸、各國外館為據點共同合作的策略,讓臺灣文化的影響力得以擴散到更多國家,「外交的確不易,但文化部願意盡一份心力,持續投入文化外交。」
(圖/ 文化部)
首日行程中,李遠先赴駐法國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瞭解文化業務運作。駐法國代表處大使郝培芝、臺灣文化中心主任胡晴舫,以及第29屆臺法文化獎評審林曼麗共同出席交流。郝培芝指出,臺法兩國近年交流突破歷史新高,包括首度迎接卸任總統蔡英文訪法,文化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無論是巴黎文化奧運、白晝之夜或各式展演活動,都深化了臺法文化連結。
李遠表示,這次也是他就任後首次訪歐,且距上次造訪法國已逾20年。他感受到巴黎的秋日氛圍宛如雷諾瓦畫作,「踏上法國土地的瞬間,好像走在雲端。」他提到,去年因國內立法院議程等因素,錯過了巴黎文化奧運與臺法文化獎等活動,今年終於能成行,對於與法國文化界的再會感到特別高興。李遠並分享自己1980年代從事電影工作的經驗,指出法國一直對臺灣電影抱有高度興趣,並最早將臺灣電影推向歐洲,啟發臺灣影視創作者對自由、前衛與浪漫的追求。
(圖/ 文化部)
胡晴舫則介紹巴文中心近年透過節慶活動推進臺灣文化品牌,結合跨領域、複合型策展與綠能理念,提供法國民眾多面向的藝文體驗,並延續策展效益;同時透過駐村計畫,將臺灣文化旗幟插入當地主流文化基地。林曼麗則觀察,隨著臺灣經濟力提升,以及駐法代表處與巴文中心運用策略聯盟及網絡關係建立等措施,臺法文化交流「今非昔比」。
(圖/ 文化部)
後續行程中,李遠將於8日在法蘭西學院主持第28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9日拜訪國民議會並會晤友臺小組議員,同時參訪巴黎聖母院了解文資修復與保存活化經驗,並拜會大皇宮主席傅席耶(Didier Fusiller)及其他文化界人士。10日將抵達捷克,出席國立臺灣博物館於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舉辦的「獵人之徑.海人之道:臺灣原住民族山林與海洋智慧」展覽,並參訪臺灣國樂團於捷克音樂博物館舉辦的「臺灣歌仔戲工作坊」,見證文化部在捷克推動的文化合作成果。
李遠強調,文化是一項長遠投入,更是展現臺灣獨特性的關鍵。他期盼透過此次歐洲訪問,不僅促進文化交流,也進一步加強外交合作,讓臺灣的文化力量在國際間發揮更大影響力。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