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談曉泉/綜合報導
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與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今天在網路直播節目《志聖鮮思》,邀請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律師,討論時事議題。針對當前賴清德政府施面臨的困境,蘇煥智認為,賴清德不僅沒有施政願景與改革方向,同時也不跟在野對話,導致賴只剩下政治盤算。

蘇煥智首先提到,川普就是實行「經濟民族主義」,對等關稅導致國際秩序解構,如加拿大從沒跟美國這麼敵對,寧願轉向找歐盟;印度過去把中國大陸當敵人,結果現在也跑去找習近平碰面。而現在台灣產業面臨嚴重挑戰,一來台灣被課重稅是因為半導體、ICT產業出口佔七成以上,但20%對等關稅並不課半導體,而是課到傳產出口,而美國「232調查」中半導體關稅到現在還未定。
蘇煥智續指,台灣目前產業的嚴重問題是,政府思維仍停留在科學園區模式。園區模式在1980、90年代是很成功的模式,但現在已經是軟體時代,涉及軟硬體系統整合能力,反觀台灣仍停留在硬體、代工製造。全台僅有內湖軟體園區不錯外,中南部都很空乏。蘇貞昌院長任內,甚至還在推一縣市一科學園區,但這些園區沒有台積電根本撐不了。
蘇煥智說,除了產業外,現在台灣在綠電推行也落後,從蔡政府開始,台灣就在全世界課的碳稅、碳排趨勢中落後。此外,台灣的綠電缺乏人民參與,大多由台電獨佔,推行速度慢,而一旦戰爭時電網就會立即崩潰。如台灣能在自家屋頂自行裝設太陽能發電,可以自用或賣台電,並另設儲能裝置,確保戰時有用電韌性。

蘇煥智分析,賴清德起家可分為兩部分,一是新潮流栽培,二是經營電台;其實賴的問政並沒有特色,最主要是地方服務做得好,所以能在台南深耕。賴本來2016年就要選總統,但因李全教當選議長,半年不進議會而壞了他的局。賴現在最大問題是,本來民進黨在野時就想推國會調查權,而賴作為民主運動改革當總統,本應朝野共推改革,但賴反而拒絕跟在野對話,導致政局紛擾。
蘇煥智說,作為少數總統,如果不跟在野溝通,就推不了政策。賴不僅沒跟在野對話,也沒有清楚的政策願景跟改革路線,所以只剩政治盤算。所以面對川普對等關稅的經貿考驗時,不僅沒有花時間處理對美談判,心思都放在大罷免,只找非財金產業背景的鄭麗君去談,是執政上的一大敗筆。
何志勇說,台灣在對等關稅談判把該給的都給出去了,但現在美國又說半導體可能要課200%甚至300%關稅,除非廠商來美設廠投資,這勢必催生出走潮,而政府至今沒有明確解決方案。此外,台灣重壓代工製造,但軟體能力缺乏,現在手機上有關食、衣、住、行的APP都是外國的,完全見不到台灣的影子。政府與其搞政治鬥爭,更應該朝野共商討論台灣產業如何轉型。

針對川普稱綠能是「世紀騙局」,何志勇說,川普不要高成本的綠電,同時也否認氣候變遷的問題,他的邏輯是通的;反觀,民進黨政府要發展綠電、承認氣候變遷,但實際上能源政策卻是「火點全開」,邏輯完全不通!
陳學聖則評論,現在賴清德政府的狀況是「朝中無人,心中無念」,內閣完全沒有人才,日本石破茂政府對美關稅談判談得很好,但也還是下台了,反觀台灣談得非常差,卻沒有人究責下台。陳學聖也說,自己在戒嚴時代與蘇煥智雖屬不同陣營,但共同為國家努力。可是像蘇這樣有理念的人都離開民進黨,現在民進黨已經沒有當初創黨時有理念的先進,只剩下賴清德這樣沒有見解跟願景的人在操盤,實在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