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中心/綜合報導
隨著直播電商快速興起,臺灣零售產業正面臨新一波轉型潮流,其中水晶產業也在此浪潮中找到突破口。透過線上即時互動與實體通路的緊密結合,業者不僅擴展了客群觸角,也為傳統藝品市場注入新活力。
過去,水晶雖兼具收藏、能量與美學價值,但在十多年前並未受到市場普遍看好,銷售模式也多半依賴實體門市與批發通路,市場能見度有限。隨著社群媒體與直播平台普及,業者逐漸導入即時銷售與互動機制,重新打開與消費者的溝通管道。如今,消費者不再只是被動選購,而能在直播過程中即時發問、比對與下單,帶動水晶產業進入「互動式購物」的新時代。
以南臺灣起家的詹懿聖為例,他早在直播尚未普及之際,便率先投入此領域,並在市場經驗中逐步建立穩定的直播銷售管道。不同於僅依賴線上單一模式,後期拓展實體據點,將門市定位為「體驗與信任」的重要延伸。透過線上引流,消費者能在實體門市親自挑選與比對,甚至進行大宗採購,形成線上線下互補的完整市場鏈。目前,其客群涵蓋日常消費者、設計師、批發商及專業收藏者,隨著認識加深,逐漸轉向中高端產品,例如鈦晶、丹泉、碧璽與超七等稀有品項。這樣的消費路徑,正是產業升級與市場區隔的重要展現。

在供應鏈方面,詹懿聖與上游工廠建立長期合作,並親自參與原料挑選、切割打磨與生產規劃,確保品質與穩定供貨。他更導入專業鑑定資源,與國際級檢測單位合作,提升消費者信任感。從產地到終端的垂直整合,讓泰福水晶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優勢。
近年來,直播電商市場規模持續擴張。根據產業數據,臺灣直播電商年增率已成為零售成長的關鍵驅動力。水晶產業透過結合線上與線下,不僅突破傳統地域限制,也能快速回應市場需求,展現高度彈性。

詹懿聖總經理表示,將持續深耕直播通路,同時規劃新型態旗艦店,為消費者營造沉浸式的選購體驗。隨著電商與實體通路的整合愈加緊密,臺灣水晶品牌產業正展現新一波成長動能。從傳統零售走向跨境布局,水晶不僅是藝品,更逐漸成為文化與品味的象徵。對產業而言,這場由直播引領的變革,或將開啟下一個十年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