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聖偉 / 報導
從香氣田野到生活日常,台東東海岸的農村正在透過香草產業轉型與創生展現新樣貌。成功鎮農會及臺東縣橄欖葉合作農場分別辦理與香草主題相關的活動,儘管一側聚焦於生產端的培力訓練,一側主打體驗與行銷,但兩者皆以香草為媒介,從社區出發,強化產業價值與地方文化連結,開創農村多元發展的永續篇章。
成功鎮信義社區 打造香草培力基地
在成功鎮信義社區,香草植物種植已逐步成為社區的重要特色,除可美化環境、驅蟲防蚊外,亦廣泛應用於民宿餐飲、精油清潔與居家產品製作。為深化產業鏈並強化應用效益,成功鎮農會透過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之區域亮點計畫辦理「仙台草香迷淬」生產管理提升培力計畫,透過5場次專業課程與1場推廣運用工作坊,培育社區居民、青農與業者掌握香草栽培與加工技術,進一步規劃食農教育活動及香草體驗內容,活化農村經濟與遊憩價值。

都蘭香草市集 打開香氣觀光之門
而在東河鄉尚德社區,橄欖葉合作農場推動結合里山精神,由傳統農產與農耕方式轉型為自然農法的香草栽培,更推動香草精油的六及產業,不僅增加當地就業機會,也為香草產業創新價值。本年度將香草產業串聯到都蘭社區,透過24日至25日辦理的「浪草派對」香草市集,呈現調香DIY、音樂表演、精油療癒體驗、草地野餐及無敵海景,打造兩天限定的沉浸式活動。
活動邀集香草職人、特色選品、ESG理念企業參與,展現臺東香草從農田到生活的多元面貌。活動當天也結合原住民文化與在地產業,強調在地共創與產業鏈延伸,共帶動超過500位民眾共襄盛舉,提升香草產業的可見度與市場潛力。

串連山海香氣,打造永續香草經濟
臺東農村經營主體持續深化在地文化與產業的連結,透過產業培力、品牌行銷與市集活動等多元策略,打造東海岸香草產業鏈的生活風格樣貌。無論是山林中的草生香氣,或是海岸邊的香氛市集,這些從土地長出的味道與故事,正串起地方生計與文化永續的可能性,也開啟農村生活與觀光體驗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