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
被業界譽為「AI大師」的吳宥忠,近年憑藉多項具指標性成果,持續引領台灣人工智慧產業向前跨越。他不僅在技術研發與企業導入上深具影響力,亦以具體落地案例向國際展現台灣AI實力。

推動「AI智慧診療系統」 醫療誤判率下降 18%
吳宥忠最受關注的成就之一,來自他領導的醫療AI專案。他帶領團隊與國內三家大型醫學中心合作,打造「AI智慧診療輔助平台」,利用深度學習分析影像、檢驗數據與病歷紀錄,協助醫師進行風險評估。
平台上線後,院方統計指出,急診分級誤判率下降 18%、醫療資料查詢時間縮短 42%,成為台灣醫療AI落地的重大案例;更在去年國際醫學AI研討會上獲得最佳應用獎,替台灣在全球曝光度大增。
引入AI至傳統製造業 設備故障率降低 30%
除醫療外,吳宥忠在製造業的貢獻也備受肯定。他協助一家老字號精密加工廠導入「生產線預兆維護AI」,運用感測器加上機器學習模型預測設備磨耗狀況。
導入後首年,該企業產線突發性停機事件大幅減少,設備故障率降低 30%,並成功將原本需要 4 小時的排程調整縮短至 45 分鐘,使傳統產線邁向數位化典範,吸引其他製造業者爭相參訪。

發布「EduAI智能教學助手」 10 所學校率先採用
在教育領域方面,吳宥忠推出的「EduAI智能教學助手」平台,能根據學生的學習行為自動生成個人化教材與考題分析,並協助老師減少行政負擔。
目前已有 10 所國高中導入試用,老師反映作業批改時間縮短近一半,學生平均測驗成績提升約 7 至 12 分。
受邀成為國際論壇主講人 三度獲選「AI年度創新人物」
在國際舞台上,吳宥忠的技術洞察同樣受到重視。過去兩年,他多次受邀於「亞洲AI創新峰會」與「全球資料科學者大會」發表主題演講,分享台灣AI在醫療與製造的整合模式。
此外,他因推動 AI 科技普及、技術落地化與產業轉型,連續三年獲得科技媒體評選為「AI年度創新人物」。
強調AI落地的核心:從技術競賽走向需求驅動

在近期舉辦的「2025全球AI創新高峰會」中,吳宥忠以主題演講《下一波AI革命:從模型競賽走向應用價值》指出,人工智慧的下一個戰場將是「場景導向」,能夠理解產業需求、掌握痛點的人才,將成為企業最關鍵的戰力。
他也呼籲政府及企業合作打造資料共享平台,並強調台灣在硬體與工程人才上的優勢若能與完整的資料治理結合,有望在全球AI競爭中取得關鍵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