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品儒/ 台中報導】
中台灣產業版圖再添強力引擎!「臺中國際會展中心(TICEC)」於10月21日正式啟用,象徵中台灣正式與國際產業鏈接軌。距離會展中心僅約500公尺的僑光科技大學,也成為最大受惠者之一,積極帶領學生走入展會現場,打造「學界+產業」的實戰學習模式。
僑光科大設計與資訊學院及觀光與餐飲學院日前組成百餘名師生團隊,參訪「2025臺中工具機暨智慧製造展」。校方指出,學生能近距離觀察AI、智慧製造及機械產業的最新趨勢,並與國內外廠商交流,對未來職涯與國際視野都有加分效果。由於僑光擁有來自多國學生,也讓台灣機械產業能量更具國際化潛力。
僑光科技大學創校已逾61年,原以商管領域聞名中部。面對工業4.0與AI浪潮,校方五年前啟動中長程轉型計畫,投入AI研發及跨域人才培育。經多年努力,已成功轉型為中台灣重要的AI研發與教學基地,為區域產業升級奠定關鍵基礎。

機械系主任王以莊指出,董事長陳伯濤為台大電機系校友,致力將僑光打造為百年綜合型大學,因此積極推動工程學院籌設,補足技職教育最後一塊拼圖。為呼應中台灣智慧製造聚落發展,學校成立「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整合資訊科技系的AI能量,鎖定半導體、航太、精密製造等關鍵產業。該系首屆招生率達100%,資訊科技系也高達93.4%,顯示產業界對僑光人才的高度肯定。其,表示僑光科大坐擁中台灣少見的產業聚落地利。校園東側鄰近生產經國號戰機的漢翔航空工業與研發飛彈的中科院,南側為逢甲國際商圈,北至西側則連接臺中國際會展中心、台積電廠區、台中工業區及精密園區,形成完整的軍工、科技與製造業生態鏈。王以莊主任強調,會展中心啟用後,不僅工程相關科系在研發合作上受惠,觀光、旅館與餐飲科系也因國際級展場的落成,擁有更多實習與就業機會。
觀光與餐飲學院院長馮翰士表示,未來將善用會展中心資源,結合僑光在AI、觀光與智慧製造等專業量能,透過產官學合作機制,共同培育具國際競爭力的人才,推動中台灣產業國際化。他指出,僑光與會展中心的相鄰,不僅象徵學界與產業的緊密結合,更將成為促進區域發展與技術創新的重要基石。

校方進一步表示,將深化AI、智慧製造與會展產業的跨域合作模式,透過教學革新、實務場域扎根與企業鏈結,強化人才培育與產學研合作動能。隨著更多國際展會進駐臺中國際會展中心,未來將有更多跨國企業實習、技術專題與人才共育計畫。因此,在全球競爭與科技轉型加速之際,掌握趨勢與持續創新,是中台灣產業升級的重要關鍵,而僑光與會展中心的緊密連結,將持續為區域帶來新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