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近期兩岸「緊張」!?民眾街訪曝心聲:人民很可憐【小記者採訪後記】

by 商情中心
2022-03-07
in 生活消費

(聲明:在這個小天地中,不屬於任何公司、沒有任何立場,只是記錄採訪當下大家帶給我的感想,也歡迎大家跟我討論!)

 

兩岸、軍事新聞轟轟烈烈,尤其「鳳梨事件」更在近期佔據各大新聞版面。而這次的採訪,時間就在鳳梨新聞爆發之前。老實說,過去擔任社會線記者,跑的都是一些社會案件,對於這次兩岸的新聞,也是花了許多時間做功課,畢竟社會事件單純,而政治兩岸新聞則是長久之下不斷在變化、推進。

 

在這次的採訪前,我並非熱愛政治話題,更簡單來說有些「冷感」。但深入研究許多報導、論壇,同時也在訪問民眾的過程中,更了解了台灣人們的真心話。獲得的感悟,比起看報章雜誌來得更有溫度。

簡單介紹訪問的問題:

  • 對於兩岸情勢,感到緊張與否?

  • 美專家言:兩岸5年內可能開戰,民眾看法?

  • 美總統拜登當選,蔡政府力圖緩解兩岸關係,人民有感?

 

在這之前,先來個前情提要:

  1. 首先,2020年1月開始,中國派出“戰機”擾台海次數明顯增加。頻繁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甚至還越過了台海中線。又在今年2021年,又派出大批軍機擾台。

  2. 中國沿海軍防衛升級,逐漸東擴

  3. 拜登當選,台灣力圖與美建立友好關係,蔡政府是否在政策上軟化?

 

 

 

「上面怎麼做,我們百姓也無能為力」— 這是訪問的10多個民眾中,有8個是這樣說的。

 

 

 

近期兩岸「緊張」!?民眾街訪曝心聲:人民很可憐【小記者採訪後記】

 

與其說訪問了 10個人,不如說在街上問了幾十個人,只有這10個人願意接受採訪,要不然就是「沒有關心這個議題、沒有感覺…等」

 

最令我難過的是,大多數年輕人對於兩岸議題還是屬於無感的狀況,同時願意接受並表態新生的民眾年齡約落在40歲以上。

 

「我80歲,眼睛不好,只能每天聽新聞報導,我也在關心社會,但真正要關心的還是年輕人,因為假如發生事情時,我可能不在世界上了」

 

老實說,採訪前一晚,我曾在年輕人眾多的instagram上發問:「兩岸關係緊張有感嗎?」大多數人的回應是「有嗎?沒有感覺耶…」

 

可能吧,這類議題對年輕的我們來說太深了,也許我們習慣了每天的生活步調,不為這些瑣事影響,更覺得這些是在上位者的事情,我們就算想做的、想說的都無法改變什麼,就認真過日子吧!(感覺像是想出力卻有無力改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過好日子)

 

他們就算打來了,一定只會打重要機關,不會影響到我們的
不用去奢望美國救我們,他們不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們在美國立場,也不會想做出沒有利益的舉動
兩岸關係從大陸不來台灣就開始緊張了啊!緊張好久了

 

這些都是大多數人的回應,我就簡單整理成:「無奈」、「我們能做什麼?好像也不行」、「習慣成自然,無感」、「過好自己的日子比較重要」

 

然而之中,也有相當熱血的民眾回應:「打來就打回去啊!」不過下一秒又回答:「人家那麼強大,我們也只有挨打的份QQ」

 

 

 

老實說台灣只是小咖,在我看在中國的這些行為,只是做給美國看的,而蔡政府只是順其應變而已

 

說出這句話的民眾,祖先是外省人,會找上他訪問,是因為這位先生在等待咖啡時,雙手不離報紙(你也知道這年頭看報紙的不多了XD)我立馬拉著攝影上前訪問。這次訪問的過程中,雖然他屬於外省人,但他秉持相當中立的角度深入分析,因此我決定特別拉出來講。

 

 

 

沒有人想再造成一次228,光這件事情,幾代都算不清,還不完

 

沒有人願意發生流血事件,也不讓台灣人民發生,既然想達成和平,勢必不會動武

 

中國的一切舉動,都是在試探美國,又或者是在鎮赫台獨份子,若真的動武,美國也不好介入,一切將很難收拾

 

執政黨跟在野黨其實都很可憐,只是一直在大環境下不斷轉變,而這些改變的政策對於大環境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訪談過程,他一再強調,要是對方動武,甚至發生流血事件,這勢必幾輩子子孫都無法解決的怒火,這絕對不是雙方政府願意看見的。其實很多中國人也不是很認同他們的政府,只是共產主義是他們建國以來的中心思想,換句話說,美國要求中國拔掉共產主義,相對的中國也可以要求美國拿掉資本主義,這要將心比心。

 

其實他說的沒有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三方為了維護自己國家的根本,做出的這些舉動,反而讓台灣順著局勢去改變。

 

整體訪問下來,從一開始感受到的只是人民的無奈,最後則是台灣的處境令我們無奈,未來會怎麼樣其實大家都很難講,也許多數民眾所說的:「我們做好自己的本分」才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近期兩岸「緊張」!?民眾街訪曝心聲:人民很可憐【小記者採訪後記】

 

身為政治菜鳥的我,也許並不像詹家們的深入,重視時事,我更加重視身邊人的感覺,因此採訪後記就產生了,就只是想記錄一下採訪過程的冷暖與點滴,有機會再分享~~

 

我是Abby艾比,養了一隻刺蝟,謝謝大家看完~~~😝

 

 

 

近期兩岸「緊張」!?民眾街訪曝心聲:人民很可憐【小記者採訪後記】
IG | yogaxuan.1221

 

臉書搜尋|璇姐愛碎念

 

#艾比有刺蝟 #記者 #採訪後記 #人民心聲 #政治 #兩岸 #百姓 #兩岸關係

#共機 #中美關係 #台美關係 #拜登 #蔡政府 #南海軍事

Previous Post

為何瑜伽老師總要我們「鼻子呼吸」!論「呼吸」對人體的重要,越深長、壽命越長!

Next Post

被食物綁架的那十年,進食焦慮症心路歷程…

Related Posts

<美食>14小時熬煮湯頭 蘆洲牛肉麵一試成主顧

<美食>14小時熬煮湯頭 蘆洲牛肉麵一試成主顧

2025-05-09
聖暉*首季EPS5.18元 創單季新高

聖暉*首季EPS5.18元 創單季新高

2025-05-09
巧新Q1營運效率展 三率三升 稅後EPS1.53元

巧新Q1營運效率展 三率三升 稅後EPS1.53元

2025-05-09
人氣利口酒推薦 高雄酒商引進東歐風味 來自烏克蘭醇厚果香

人氣利口酒推薦 高雄酒商引進東歐風味 來自烏克蘭醇厚果香

2025-05-09
還在亂挖耳朵嗎?新北新莊采耳專業耳道清潔擺脫耳朵油膩悶塞感

還在亂挖耳朵嗎?新北新莊采耳專業耳道清潔擺脫耳朵油膩悶塞感

2025-05-08
髮量越洗越少?結合中西醫與科學新選擇 解決髮量焦慮

髮量越洗越少?結合中西醫與科學新選擇 解決髮量焦慮

2025-05-08
Next Post

被食物綁架的那十年,進食焦慮症心路歷程...

最新新聞

5個必學渡假穿搭祕訣!連海鷗都忍不住多看妳一眼

5個必學渡假穿搭祕訣!連海鷗都忍不住多看妳一眼

2025-05-09
<美食>14小時熬煮湯頭 蘆洲牛肉麵一試成主顧

<美食>14小時熬煮湯頭 蘆洲牛肉麵一試成主顧

2025-05-09
聖暉*首季EPS5.18元 創單季新高

聖暉*首季EPS5.18元 創單季新高

2025-05-09
巧新Q1營運效率展 三率三升 稅後EPS1.53元

巧新Q1營運效率展 三率三升 稅後EPS1.53元

2025-05-09
人氣利口酒推薦 高雄酒商引進東歐風味 來自烏克蘭醇厚果香

人氣利口酒推薦 高雄酒商引進東歐風味 來自烏克蘭醇厚果香

2025-05-09
民進黨高市黨部主委黃文益嚴正譴責朱立倫:以希特勒比喻賴清德,是對歷史的羞辱也是對民主的背叛!

民進黨高市黨部主委黃文益嚴正譴責朱立倫:以希特勒比喻賴清德,是對歷史的羞辱也是對民主的背叛!

2025-05-08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