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漾新聞|吳益政提「在宅安老」新觀念 建議打造「分散式高齡友善社區」

by 商情中心
2022-09-26
in 漾新聞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台灣已經邁入高齡化社會,正當大家都在談長照、長照2.0時,高雄市議員吳益政卻提出新的觀點,建議市府打造「在宅安老」的「分散式高齡友善社區」,政府利用閒置空間「微形美容」,建立社區高齡行動地圖,讓高齡者可以就近在所居住的社區「健康在宅安老」。

高雄市議員吳益政昨(26)日在市政總質詢時指出,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台灣是14%、台北20%、高雄17%、日本29%,其中,苓雅23%、新興24%、前金25%,而台灣老人需被照顧的時間平均是8點8年,不但造成家人的經濟負擔,在機構養護則脫離長者習慣的環境,如待在受管制、隔離的空間,造成心靈痛苦,更加速老化。

吳益政以高齡90歲的媽媽為例指出,近五年來,從安養機構返回家中照顧後反而變得健康為由指出,這五年來,媽媽用身體在教育他,讓他發現,高齡社會來臨所將面臨的種種問題,以及怎麼樣的安養照顧環境,才是高齡者需要,最適合他們的方式。

吳益政說,這些年來,他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在宅安老」的創建,不過後來他發現,其實在德國,「在宅安老」已經實施20多年。

吳益政說,「在宅安老」的觀念,是改變目前集中機構養護的觀念,而是從社區開始,打造成「在宅安老」的「分散式的高齡友善社區」,讓每個社區都是「高齡友善社區」。

也即將老人照護的任務從偏遠集中式的拉回到社區、家裡,在社區鄰里就建置老人設施、分散式社區安養機構、加強設置B、C型據點、銀髮運動中心,讓老人在原來熟悉的環境生活,就近與家人生活,能保持快樂的心情。 

而政府要做的,吳益政說,就是釋出需要的社區土地來使用。特別是新興、苓雅、前金都屬老舊社區,公家機關集中於此,高齡退休人口多,公有閒置土地也多,開發不易,政府可以透過「公有土地公辦都更」、「改造老舊閒置空間」、「既有社區街巷與舊屋改造」,即「微形美容」的方式,來滿足「高齡友善社區」的所有需求。

而政府另外要做的一件事,是建置「社區高齡行動地圖」,讓高齡者可以很快速的了解,要洗頭、要買水果、要買藥,即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透過這場地圖,很方便的去完成。

吳益政強調,「在宅安老」的目標,是要帶給老年人尊嚴、快樂,與身心靈的健康,能夠「健康老化」、「活躍老化」。

市長陳其邁答詢時則表示,舊城區土地多,公家機關的土地沒有使用目的,有部分是公共設施保留地,其中也參雜一些私有地,造成公辦都更進度緩慢,將責成林欽榮副市長組織舊城區公辦都更小組來推動。

Previous Post

AWS Outposts首座城市級混合雲落地高雄 提供高雄企業免費申請使用至年底

Next Post

漾新聞|衛武營攜手樹科大合作培育藝術創意產業人才

Related Posts

南星風雨- 中捷殺人事件與北捷殺人時隔10年 星座解析巧合點

南星風雨- 中捷殺人事件與北捷殺人時隔10年 星座解析巧合點

2024-06-08

影/李眉蓁科目三街頭拜票吸睛度破表/漾新聞

2023-12-25

漾新聞|平安夜陪李柏毅車掃 陳其邁把最重要時間留在左楠

2023-12-25

漾新聞|黃柏霖推百億老屋延壽計畫 陪同掃街李四川也說讚!

2023-12-25

漾新聞|陳菁徽、李四川助選李眉蓁聲勢看漲 支持者送來貨櫃型電子影音車成選戰秘密武器

2023-12-25

漾新聞|前挺韓五虎將陳清茂為柯文哲辦岡山造勢 曹桓榮:目標一起下架民進黨

2023-12-25
Next Post

漾新聞|衛武營攜手樹科大合作培育藝術創意產業人才

最新新聞

高雄台南並肩作戰 賴瑞隆號召首批志工小隊馳援台南災

高雄台南並肩作戰 賴瑞隆號召首批志工小隊馳援台南災

2025-07-13
「台中隊」馳援嘉義、台南災後重建 盧秀燕延長支援至7/16

「台中隊」馳援嘉義、台南災後重建 盧秀燕延長支援至7/16

2025-07-13
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第51屆記者初訓暨招考現場直擊:172位熱血志工齊聚臺中,只為一支筆的使命!

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第51屆記者初訓暨招考現場直擊:172位熱血志工齊聚臺中,只為一支筆的使命!

2025-07-13
皇家生命數字週運勢07.14~07.20

皇家生命數字週運勢07.14~07.20

2025-07-13
氫能支援臺南災區供電 賴清德總統稱許臺南市府應變作為

氫能支援臺南災區供電 賴清德總統稱許臺南市府應變作為

2025-07-13
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第51屆記者初訓暨招考現場直擊:120位熱血志工齊聚臺中,只為一支筆的使命!

國際同濟會臺灣總會第51屆記者初訓暨招考現場直擊:120位熱血志工齊聚臺中,只為一支筆的使命!

2025-07-13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