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上班族注意!長時間用電腦肩頸痠痛、手麻舉不起⋯醫:恐患1症候群

by 商情中心
2023-04-24
in 優活健康網

40歲陳先生是一位科技公司的工程師,3個月前開始出肩頸痠痛,有時會伴隨雙手麻木、頭痛、上背或下背痛的狀況。雖過去也曾出現類似的狀況,但多數時間休息之後得以改善,但這次的症狀持續了一陣子,因此到醫院復健科門診求助。經過病史詢問、工作狀況了解、鑑別診斷區別發現為「頸椎小面關節炎」。

奇美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程信翰提醒,肩頸痠痛致雙手麻木、頭痛合併上、下背痛等症狀,可統稱為「肩頸症候群」,恐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甚鉅,應改善不良生活型態,防止疾病找上門。上述個案在採用物理治療、增生注射及衛教後,痠痛的問題終於獲得解決,長年嚴重失眠也明顯獲得改善。

延伸閱讀:
常肩頸痠痛?4步驟舒緩「電腦肩」

肩頸症候群1族群最易罹患

程信翰表示,現代人因為生活習慣、工作型態改變,以及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導致肩頸痠痛的病人逐漸增加,而工作相關的肌肉骨骼痠痛也非常常見,如果不加以治療,可能會影響到日常生活,甚至影響工作效率。

根據勞動部勞保局2022年勞工保險職業病傷病給付資料顯示,手臂頸肩疾病患者年齡群以40~59歲占最多。另一篇發表於國外醫學期刊的研究統計也指出,超過一半的電腦工作者曾經出現肩頸症候群,症狀包含頸部、腦後、肩頸交界處、肩膀、上背、上肢延伸至手腕、甚至手指的疼痛、痠脹、麻木或刺痛感覺,多數時候休息得以改善,但有時也不一定。

事實上,肩頸症候群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原因,細部診斷可分為「肌肉骨骼問題」及「神經問題」2大類:

  • 肌肉骨骼問題:包含頸部肌肉拉傷、頸椎關節退化、頸椎椎間盤疼痛、頸椎小面關節骨關節炎及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等
  • 神經問題:包含周邊神經壓迫、神經根壓迫、脊髓壓迫及後縱韌帶鈣化壓迫等

延伸閱讀:
肩頸痠痛⋯按壓肌肉有一處特別痛!當心「肌筋膜痛症候群」找上你

肩頸症候群的診斷及治療

程信翰指出,在臨床診斷上,醫師需透過:

  • 病史詢問:了解疼痛發作的情況、疼痛持續的時間及特徵(例如,是否延伸到上肢或是否伴隨感覺異常)以及限制活動的程度
  • 理學檢查:包括觀察頸部活動、關節活動範圍、肩頸肌肉的觸診等等
  • 儀器檢查:透過X光、骨骼肌肉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及神經傳導等檢查,總和上述結果,才能精確診斷病因,以利後續治療

程信翰指出,治療肩頸症候群,重點還是要針對確認的病因才會有效,避免藥效過了,症狀又會再次發作。上述個案中,藥物、推拿、按摩、針灸及物理治療等,都必須反覆執行才能舒緩症狀。因此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增生注射,徹底處理神經壓迫、節省原本其他治療所需的時間,使肩頸痠痛問題終於獲得解決,長年嚴重失眠也明顯獲得改善。

程信翰提醒,要避免工作相關的肌肉骨骼痠痛,還是有賴生活型態及工作習慣調整,才能更有效避免肌肉骨骼痠痛。工作者的肩頸症候群很常見,但有時候卻沒有明確的診斷,因此治療上效果會有所折扣;而增生注射能治療肌肉骨骼及神經壓迫的問題,配合生活及工作型態改善,才能根治並長久避免此一問題的發生。

Previous Post

台灣每2人有1人感染幽門桿菌⋯竟8成沒感覺!醫警:忽略恐癌前病變

Next Post

避孕方法TOP5網友狂批「這1招」最危險又傷身「非必要不建議」

Related Posts

三軍總醫院-運動醫學暨智能恢復中心打造智慧再生醫療新標竿

三軍總醫院 運動醫學暨智能恢復中心打造智慧再生醫療新標竿

2025-05-15
不愛吃甜食,為什麼還是得糖尿病?護理師揭「胰臟罷工」害代謝出問題

不愛吃甜食,為什麼還是得糖尿病?護理師揭「胰臟罷工」害代謝出問題

2025-05-15
明明沒下雨,地板卻濕答答?家事達人列「3大除濕法」防春天反潮

明明沒下雨,地板卻濕答答?家事達人列「3大除濕法」防春天反潮

2025-05-15
放過別人一馬,就是放過自己一馬!成熟大人必學「3方法」改變心態

放過別人一馬,就是放過自己一馬!成熟大人必學「3方法」改變心態

2025-05-15
胃癌末不再只能化療,化療加免疫5成病患可控制癌細胞,醫師提醒:初期常誤認消化潰瘍,定期胃鏡檢查為必要

胃癌末不再只能化療,化療加免疫5成病患可控制癌細胞,醫師提醒:初期常誤認消化潰瘍,定期胃鏡檢查為必要

2025-05-15
長輩臥床「電動床」如何挑?教你「4重點」選對款式、高度方便起身

長輩臥床「電動床」如何挑?教你「4重點」選對款式、高度方便起身

2025-05-14
Next Post

避孕方法TOP5網友狂批「這1招」最危險又傷身「非必要不建議」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行動牛奶車快閃太保日照中心-長輩化身店員歡慶母親節

行動牛奶車快閃太保日照中心 長輩化身店員歡慶母親節

2025-05-15
打擊不法守護綠能-嘉義地檢推動廉政教育與跨機關合作

打擊不法守護綠能 嘉義地檢推動廉政教育與跨機關合作

2025-05-15
警察節捐熱血-東港警讓愛滿盈

警察節捐熱血 東港警讓愛滿盈

2025-05-15
獨一無二手繪藝術 台北牆壁彩繪讓平凡牆面化身

獨一無二手繪藝術 台北牆壁彩繪讓平凡牆面化身

2025-05-15
從水肺潛水到跨國潛水 台北潛水課程開啟水下冒險之旅

從水肺潛水到跨國潛水 台北潛水課程開啟水下冒險之旅

2025-05-15
經濟部全台50條AI試製線支援產業升級  工研院助力智慧製造競爭力

經濟部全台50條AI試製線支援產業升級 工研院助力智慧製造競爭力

2025-05-15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