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氣喘久咳控制不好,恐造成全球暖化?胸腔科權威揭研究表示:是真的

by 商情中心
2023-04-27
in 優活健康網

氣喘控制不好,可能會造成全球暖化?研究指出,全球氣喘患者用來緩解急性症狀的短效性吸入劑,每年將產生上千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為增加溫室效應的一部份;且氣喘控制不佳者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更是氣喘控制良好者的3倍。而造成這些情況的主因,皆在於氣喘患者常落入的1項錯誤治療觀念⋯⋯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指出,氣喘控制不佳者常需倚靠「短效型緩解用吸入劑」來舒緩急性不適症狀,但由於此藥劑內含一種推進劑氣體(HFA),它被證實為具有較高全球暖化潛勢的溫室氣體。

延伸閱讀:
天氣一變就喘不過氣,是氣喘還是慢性肺阻塞?醫教「1招」60秒速測

氣喘短效吸入劑 增溫室效應風險

英國調查研究指出,全球氣喘患者每年使用的「短效型緩解用吸入劑」約造成1,3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氣喘控制不佳者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更是氣喘控制良好者的3倍。台灣健保資料庫數據也指出,過度依賴短效型吸入劑的氣喘控制不佳者,住院高7成2、死亡風險增加9成。

王鶴健表示,氣喘常見4大症狀為:

  • 久咳不癒:2週以上未癒
  • 胸口緊:常感胸悶、喘不過氣
  • 喘鳴聲:咳到胸腔發出咻咻聲
  • 反覆出現感冒症狀:正常人每年感冒2~3次就算多,氣喘患者可能每3~4個月就會感冒一次

他進一步說明,「尤其是反覆出現感冒症狀,其實就是因為未能根治的咳嗽或喘鳴,最可能在天氣溫差變化,或是身體免疫力下降的時候明顯惡化,患者常以為怎麼又感冒了,但其實是氣喘在作祟。」

延伸閱讀:
頭暈、氣喘、情緒低落初春「氣象病」者增,透過居家環境調整可改善

氣喘、長新冠勿再混淆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表示,民眾常將氣喘跟長新冠混淆,根據英國醫學期刊研究指出,有過半的氣喘患者在確診後,出現長新冠的症狀,但這其實是因為體內早已存在了氣喘病因,卻未妥善控制而致,兩者並不能混為一談。

鄭世隆曾收治一名40歲新冠患者,久咳2週未癒以為是長新冠,直到咳到發出咻咻聲、夜咳不止,就醫後才被診斷為氣喘。他解釋,氣喘的致病主因,是氣管慢性及過度發炎,造成氣道中呼吸氣流受阻,導致患者有咳嗽、喘不過氣等症狀,遇到季節交替、溫度改變就易發作,而長新冠是因新冠病毒殘存所導致。

鄭世隆進一步解釋:「因此應該解讀為,是因確診新冠使原本就有的氣喘症狀被誘發,而不能說氣喘屬於新冠康復後的長新冠症狀之一。」

對此,王建鶴也提到,台灣的氣喘盛行率與糖尿病相當、皆為10%,推估全台約有200萬名氣喘患者,但實際就醫人數僅3成,這代表約7成患者,可能不清楚自己罹患氣喘疾病,常見主觀原因多以為自己只是久咳難好或慢性支氣管炎。

氣喘是一種需要控制的慢性病,治療上應避免因觀念錯誤,而過度使用短效型緩解用吸入劑,導致不必要的氣喘急診或住院,還會增加不必要的碳排放。王建鶴呼籲,氣喘患者應正確選擇及規律使用抗發炎的「吸入型類固醇」氣喘控制劑,從根本治療、維持氣道的日常保養,才能真正達到氣喘控制。

Previous Post

腸病毒疫情高峰曝!醫示警「腸病毒完美風暴」成形:3要素已確定2項

Next Post

高雄通勤月票1250降到399 今天上線

Related Posts

眼睛出現飛蚊、閃光⋯當心視網膜剝離前兆!醫列「6大高風險族群」

眼睛出現飛蚊、閃光⋯當心視網膜剝離前兆!醫列「6大高風險族群」

2025-05-16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2025-05-16
面對「中年迷惘」該怎麼辦?日本精神科醫師:正視自己的衰老與死亡

面對「中年迷惘」該怎麼辦?日本精神科醫師:正視自己的衰老與死亡

2025-05-16
有圖表》端午連假吃粽「熱量最高」是它!營養師教4招「吃粽不變重」

有圖表》端午連假吃粽「熱量最高」是它!營養師教4招「吃粽不變重」

2025-05-16
台大醫性侵女病患「逼做到高潮」!女性就醫必知「6件事」保障安全

台大醫性侵女病患「逼做到高潮」!女性就醫必知「6件事」保障安全

2025-05-16
腳後跟疼痛腫脹、跛行不是小事!醫示警:恐「1部位」肌腱斷裂萎縮

腳後跟疼痛腫脹、跛行不是小事!醫示警:恐「1部位」肌腱斷裂萎縮

2025-05-15
Next Post

高雄通勤月票1250降到399 今天上線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T1戰士征途三重開戰台港日格鬥高手對決

T1戰士征途三重開戰台港日格鬥高手對決

2025-05-16
臺灣龍頭大廠泰豐輪胎觀音廠關閉出售資產 川普對等關稅重創臺廠 製造業轉型壓力升溫

臺灣龍頭大廠泰豐輪胎觀音廠關閉出售資產 川普對等關稅重創臺廠 製造業轉型壓力升溫

2025-05-16
COMPUTEX 2025: 正文科技展示800G高速光通訊模組、軟體雲端與AI智慧醫療創新成果

COMPUTEX 2025: 正文科技展示800G高速光通訊模組、軟體雲端與AI智慧醫療創新成果

2025-05-16
迎接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 臺北捷運重點車站加強告示引導 展現雙北友善城市形象

迎接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 臺北捷運重點車站加強告示引導 展現雙北友善城市形象

2025-05-16
2025 CCCE電競大賽臺北熱血開戰,AI遊戲設計賽首次登場!

2025 CCCE電競大賽臺北熱血開戰,AI遊戲設計賽首次登場!

2025-05-16
高師大攜手明陽中學 以科學遊戲及球賽激勵向善少年

高師大攜手明陽中學 以科學遊戲及球賽激勵向善少年

2025-05-16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