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不孕治療「排卵針」選擇有哪些?醫:先評估「3件事」決定療程長短

by 商情中心
2023-05-10
in 優活健康網

41歲陳小姐因過去尚未遇到合適伴侶,曾在年輕時即進行凍卵,兩年多前與丈夫邁入婚姻,並於婚後自然受孕、產下一子。但由於與丈夫都期盼家中有第2個小孩,故在產後仍積極嘗試自然受孕,但已經是高齡產婦的她,嘗試半年後仍未懷孕,為避免未來懷孕和生產的負擔更大,因此果斷採取人工生殖方式,並於2個月前成功再誕下一子。

台灣生殖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黃楚珺表示,女性最理想的生育年齡約在18~30歲,37歲以後生育能力雪崩式衰退,此時高齡產婦患有不孕症機率相當高。若想要備孕,需積極進行婚後孕前檢查,包括基因檢測、女性卵巢功能檢查,以及男性精液檢查等。

延伸閱讀:
心理壓力大更不易受孕!常見「5原因」困擾,醫揭受孕1成功關鍵

不孕症婦女 排卵針施打困擾

「台灣孕婦平均每4人就有1人是高齡產婦。」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台北馬偕紀念醫院高危險妊娠科主任陳震宇指出,高齡產婦的定義,根據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的標準來說:

  • 初次懷孕時年齡超過34歲,生產時年齡超過35歲,即為高齡產婦
  • 若是已曾有生過孩子的產婦,則40歲以上為高齡產婦

然而在進入不孕症治療後,備孕婦女及伴侶最常遇到的問題中,以對排卵針施打的顧慮最為常見。即使接受過詳細的藥物施打解說,據統計仍有約4成5民眾,曾發生排卵針注射錯誤(施打時間錯誤);達5成5民眾更坦承,每天施打排卵針,對日常生活造成一定衝擊。

延伸閱讀:
試管嬰兒成功關鍵是什麼?專家解析療程「3大錯誤迷思」擺脫不孕

排卵針有哪些選擇?

黃楚珺說:「排卵針的作用在於,幫助卵泡成熟及增加排卵數目,以增加受孕機會。」但排卵針該如何選擇才適合自己?因每個人打針後的效果及變異性都非常大,建議積極與醫師討論療程、瞭解目前排卵針的種類及多元選擇,是不二法門。

目前臨床上已有「3種排卵針」選擇:

  • 單方短效型排卵針:每天或隔天施打,持續刺激卵泡
  • 複方短效型排卵針:依療程需求施打,特色在於增加了1種荷爾蒙的成份「黃體化激素」(LH),對某些LH荷爾蒙缺乏患者,可能有更佳的效果反應
  • 單方長效型排卵針:一次施打可維持5~6天,降低打針次數

她指出,排卵針的施打方式,可為「自行施打」、「家人協助施打」,若不會或不敢施打,也能至醫療院所,尋求由「專業人員協助施打」等3種方式。此外,民眾也可透過選擇適合自己的排卵針,能幫助減緩自身心理上的焦慮及壓力。

排卵針療程長、短差在哪?

不孕症患者接受排卵針治療前,該如何決定要採取長療程或短療程呢?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理表示,通常要經由醫師,依照每位患者的身體狀況,並以年齡、卵巢存量、基礎濾泡量,來判別所需適合的療程。

以下舉例常見情形:

  • 一般卵巢功能健康、體重正常的女性:可能會以長療程為主,醫師較好掌控效果
  • 卵巢功能較差的女性:若經檢查後,發現該女性的卵巢功能比較差,醫師可能會採用短療程為主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如果採用排卵針刺激卵泡,但又擔心發生過度刺激的副作用,醫師可能會以短療程為主

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自2021年7月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後,適用對象、補助次數及補助金額,整理1張表如下:

人工生殖補助方案一覽表

陳震宇強調,除了孕前檢測、孕中積極產檢,產後照護也要做好,掌握產後6~8週黃金恢復期。他特別提醒高齡產婦、高妊娠風險族群、產後憂鬱者等3大族群,產後更應穩定回診追蹤,醫療團隊才能掌握產婦的生理與心理狀態,及時給予對應協助,可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並幫助產婦盡快恢復原始生活型態。

Previous Post

安樂死該合法化嗎?網友掀「正反論戰」喊:先做到「3件事」再來談

Next Post

汕尾日照植樹減碳 實踐ESG挺永續

Related Posts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2025-08-22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2025-08-20
同步結合治療與監測 童綜合醫院打造癌症精準放療新篇章

同步結合治療與監測 童綜合醫院打造癌症精準放療新篇章

2025-08-14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2025-08-13
2025「腎鬥士永恆保衛戰」第二屆盛大登場 推動創新遊戲化學習平台 落實腎病防治教育向下扎根

2025「腎鬥士永恆保衛戰」第二屆盛大登場 推動創新遊戲化學習平台 落實腎病防治教育向下扎根

2025-08-13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2025-08-11
Next Post

汕尾日照植樹減碳 實踐ESG挺永續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企業楷模天圓文化愛心不間斷 捐贈救護車予馬六甲聖約翰救傷機構

企業楷模天圓文化愛心不間斷 捐贈救護車予馬六甲聖約翰救傷機構

2025-08-24
星光、海浪與樂聲交織 2025花蓮七星潭星光音樂會浪漫落幕

星光、海浪與樂聲交織 2025花蓮七星潭星光音樂會浪漫落幕

2025-08-24
【展現青少年世代的活力與精神 「初聲之犢2025」花蓮名師流舞共創學習營展演】

【展現青少年世代的活力與精神 「初聲之犢2025」花蓮名師流舞共創學習營展演】

2025-08-24
桃園市大溪老人文康活動中心正式啟用 桃園市長張善政:持續打造高齡友善宜居城市

桃園市大溪老人文康活動中心正式啟用 桃園市長張善政:持續打造高齡友善宜居城市

2025-08-24
調查局長陳白立親自入鏡 宣導影片高喊「全民捍衛國安,永不妥協!」

調查局長陳白立親自入鏡 宣導影片高喊「全民捍衛國安,永不妥協!」

2025-08-24
啟賦科技新市區新廠落成 臺南市長黃偉哲:攜手打造臺南產業升級新里程碑

啟賦科技新市區新廠落成 臺南市長黃偉哲:攜手打造臺南產業升級新里程碑

2025-08-24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