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為什麼「月薪3萬」更該學好投資理財?專家揭:窮人富人最大差別⋯

by 商情中心
2023-06-07
in 優活健康網

投資理財最主要的目的,主要為如何配置資產以及控制現金流,讓未來就算遭遇意外也能生活下去,但你真的懂什麼是投資、什麼是理財嗎?月收入達6位數以上、投資理財講師慢活夫妻George & Dewi於《慢富》一書中,分享「慢慢來」的投資理財觀點,先有渺小的累積,才有可觀的回報。以下為原書摘文:

投資理財的3大誤解

建立好「富人心態」後就要進到實際行動的階段——如何投資理財。如此重要的一門人生必修課,卻從未出現在我們從小到大接觸的學科中,導致很多人對這個科目產生誤解,在行動階段有許多盲點。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常見的3大誤解:

延伸閱讀:
為何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理財專家揭密:有錢人絕不購買「這4樣東西」

工作穩定,就不需要備用金?

一份穩定的工作是許多人追求的,如果目前工作很穩定,每個月有固定薪資入袋,不時還有獎金進帳,那還需要存緊急備用金嗎?也有人認為,緊急備用金放著也是放著,不如拿來做投資,讓錢滾錢更好。

緊急備用金顧名思義是在緊急時刻備用的,之所以需要準備就是為了應對未知的「風險」,既然都是風險了,又怎能準確預測何時會發生呢?

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覺得自己即將失去工作,但誰知道隔天會發生什麼事、下個月會發生什麼事,就像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沒人預測到這一天的來臨,很多人就在措手不及下失去工作。失去工作的感受很不好、很沒安全感,所以需要一筆緊急備用金,直到找到下一份工作前仍能維持正常生活,不至於短時間內失去收入而大大影響生活品質。

緊急備用金就像是保命符,必須以「現金」的形式存在,頂多設定成臺幣定存,好讓自己隨時有現金可以使用,千萬不要拿去投資,因為你絕對不知道需要現金的時候是賺錢還是虧損狀態。

延伸閱讀:
錢每過10年能翻1倍?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專家揭「4招」照做變有錢

薪水不高,何必學投資理財?

或許你認為自己目前的薪水不高,每個月都是賺多少花多少,沒有必要做投資理財,甚至有些人的觀念是薪水夠高才需要做投資理財。這些話看似有點道理,畢竟每個月要有多餘的錢才有辦法做規畫,但實際上答案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月薪8萬的工程師,這個薪水不低了吧?相較之下,月薪3萬的行政人員,收入明顯少很多,那行政人員就不用學投資理財了嗎?當然不是,行政人員更應該學好投資理財,怎麼說呢?

如果工程師每個月存10%,每個月可以存8,000元;行政人員每個月也存10%,每個月卻只能存3,000元。

高薪工程師光是用存錢就能贏過行政人員,那薪水低的行政人員是不是只能靠投資理財來彌補?薪水不高才更該管理錢財,並且做好投資,晚年才有餘裕規畫退休生活。

不學理財,學投資就好?

很多人以為投資和理財是同一件事,其實不是,應該把「投資」和「理財」拆開來看,更準確來說,要把順序對調一下,先學會理財才有資格談投資。

「理財」是指整理所有金錢與資產,所以最基本的理財是清點身上的資產與負債,可以的話也要記下每日花費,才能掌握究竟具有多少「淨資產」。

清點完資產與負債後再理解「投資」。投資必須建立在良好的理財基礎上,有好的理財才能做好的投資,因為所謂好的投資不是單次獲利,而是長期複利。如果沒有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即使靠投資賺到錢,這筆錢能不能繼續「錢滾淺」就要打上問號了,因為你可能很快就把它拿去花掉了,甚至亂花的錢都比投資賺的還多。

所以,先理財、後投資。順序對了,才能在投資理財之路上走得長長久久;順序錯了,可能一輩子都逃不出「金錢老鼠圈」。

【Point】 
投資理財是年輕人最重要的人生必修課。

(本文摘自/慢富:慢慢成為富一代,快快過上自由生活/遠流出版)

Previous Post

長輩患「失禁性皮膚炎」臀部流血、食欲不振⋯醫教「7招」照護屁屁

Next Post

工作超累還是睡不著?教你「戰國最強武將」泡澡法:3步驟去疲勞

Related Posts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2025-11-10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2025-11-10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2025-11-07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2025-11-06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2025-11-05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2025-11-05
Next Post

工作超累還是睡不著?教你「戰國最強武將」泡澡法:3步驟去疲勞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皇家生命數字週運勢11.17~11.23

皇家生命數字週運勢11.17~11.23

2025-11-16
兩岸微短劇昆明首映 光影搭橋展現雲台新篇章

兩岸微短劇昆明首映 光影搭橋展現雲台新篇章

2025-11-16
管樂節與城市博覽會12/19登場 范曉萱回嘉同台黃宣點亮嘉義

管樂節與城市博覽會12/19登場 范曉萱回嘉同台黃宣點亮嘉義

2025-11-16
台中綠美圖開館倒數!10 國藝術機構齊聚中美館 共談文化共融趨勢

台中綠美圖開館倒數!10 國藝術機構齊聚中美館 共談文化共融趨勢

2025-11-16
盧秀燕市長探班玖壹壹送暖 「南北貳路音樂節2025」今登場 臺中中央公園再掀音樂熱潮

盧秀燕市長探班玖壹壹送暖 「南北貳路音樂節2025」今登場 臺中中央公園再掀音樂熱潮

2025-11-16
德國探險家獨旅第 80 站選擇臺北 大讚臺北城市安全友善、魅力多層次

德國探險家獨旅第 80 站選擇臺北 大讚臺北城市安全友善、魅力多層次

2025-11-16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