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肌肉流失僅會造成體力變差、握力不足?醫:心衰竭風險恐增加4成

by 商情中心
2023-08-03
in 優活健康網

一位84歲的黃伯伯,因多重疾病纏身,每日需要服藥量高達18顆,身體狀態不佳讓他3個月內暴瘦體重驟減3公斤,醫師建議需補充足量的蛋白質與熱量,來填補營養缺口;所幸在他及時補充營養品1.5個月後,其體重從55.4公斤回升到58.8公斤,手的握力也從 21.2公斤增加至22.6公斤,距離80歲以上的男性握力標準23.6公斤,僅有一步之遙。醫師提醒,持續穩定攝取均衡營養,才能預防肌肉快速流失。

「肌少症風險是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均需要重視的問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顏啟華表示,尤其台灣每4位男性,就有1位有肌肉流失困擾(23.6%),且男性的肌少風險盛行率約是女性的1.3倍,建議民眾在40歲後,應多加重視肌肉流失及行動力退化問題。

延伸閱讀:
肌少症飲食怎麼吃?營養師揭「4大營養關鍵」補充蛋白質、增肌補體力

下肢肌少增4成心衰竭風險

顏啟華提醒,台灣民眾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的意識逐漸提升,但卻常常忽略「一少」,也就是肌肉流失、肌肉量變少。肌肉流失的加劇與年齡有關,40歲後肌肉將以每10年平均流失8%的速度迅速減少,40至80歲之間,就可能流失將近三分之一的肌肉,若發現自己體力變差、力量變小,小心是肌少症找上門。

他進一步舉本土研究說明,55歲以上的民眾,起坐站秒數超過12秒的人,約有86.8%、也就是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超過4人以上具有肌少風險,由此可見,起坐站測試對於了解初步肌肉狀態的重要性。建議民眾可進行5次起坐站測試,用1分鐘的時間快速了解自己的肌肉狀態。

顏啟華強調,隨著肌肉流失,除了影響日常活動及生活自理能力外,也會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失能,進而降低生活品質及增加死亡率;也有研究指出,下肢肌力較差的心臟病患者,心衰竭風險會增加41%,可見肌肉流失會影響全面性的健康與生活品質,若輕忽後果,恐將導致陷入臥床危機。

延伸閱讀:
少吃不一定更健康!最新「肌少症」數據顛覆2大迷思

防肌肉流失營養補充建議

顏啟華指出,改善肌肉流失、增加肌肉量,民眾常會以為多運動就好,但其實補充足夠熱量、適量吸收蛋白質與多元營養也同樣重要,可防止身體沒有足夠的原料製造肌肉,還優先分解掉肌肉內的蛋白質作為能量來源,避免導致肌肉雙重流失,猶如把蓋好的房子拿去當柴燒,最後導致肌少症風險增加。

他建議民眾,若平時牙口不好、食慾不佳,可透過挑選具醫學實證、有食品合格標章的營養補充品,補充均衡及適量的熱量、蛋白質,且在任何時間都可以補充,例如可作為運動後的點心、消夜、代餐等;長輩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外出旅遊,也可替代1杯牛奶或豆漿,或是加入穀粉或麥片作為早餐享用,創造口味變化,快速補充重要營養,幫助提升肌肉健康。

Previous Post

夏天私密處搔癢⋯瘋狂「分泌豆腐渣」?醫教你「這樣做」治療陰道炎

Next Post

夏日拉傷高峰來襲,小心肌肉疼痛的「公主病」

Related Posts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2025-08-22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2025-08-20
同步結合治療與監測 童綜合醫院打造癌症精準放療新篇章

同步結合治療與監測 童綜合醫院打造癌症精準放療新篇章

2025-08-14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2025-08-13
2025「腎鬥士永恆保衛戰」第二屆盛大登場 推動創新遊戲化學習平台 落實腎病防治教育向下扎根

2025「腎鬥士永恆保衛戰」第二屆盛大登場 推動創新遊戲化學習平台 落實腎病防治教育向下扎根

2025-08-13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2025-08-11
Next Post

夏日拉傷高峰來襲,小心肌肉疼痛的「公主病」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9國260組海內外新創會師高雄  2025 「Meet Greater South 亞灣新創大南方」正式登場

9國260組海內外新創會師高雄 2025 「Meet Greater South 亞灣新創大南方」正式登場

2025-08-23
113年國人平均壽命80.77歲,較上年增加0.54歲 高於全球平均

113年國人平均壽命80.77歲,較上年增加0.54歲 高於全球平均

2025-08-23
小球迷熱血應援 中信兄弟盼鼓勵病友積極向前

小球迷熱血應援 中信兄弟盼鼓勵病友積極向前

2025-08-23

六合夜市,「盛奕大腸包小腸」飄出的香氣,總能吸引遊客駐足。這份小吃,看似簡單,卻承載著三代人的心血

2025-08-23
南投推點點投數位點數平台 招募合作店家零成本加入

南投推點點投數位點數平台 招募合作店家零成本加入

2025-08-23
中市文化局攜手產官藝 一起打開文化ESG新契機

中市文化局攜手產官藝 一起打開文化ESG新契機

2025-08-23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