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高雄榮總呼籲民眾 聽心音找心病 遠離瓣膜疾病

by 商情中心
2023-08-26
in 波新聞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由高雄榮民總醫院、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及台灣心肌梗塞學會今日聯合在高雄榮總發起「聽心音、找心病」活動,呼籲民眾就醫時、請醫師協助聽聽心臟有無心雜音,尤其是60歲以上長輩,合併有全身無力、走路會喘等情況,有時光是「聽心音」就有機會發現致命卻可治療的心臟瓣膜疾病,及早揪出心頭大患。

心臟瓣膜疾病。聽心音可望及早揪出心頭大患、及早介入治療

高雄榮民總醫院許書雄副院長指出,心血管疾病百百種,心臟聽診是診斷心臟疾病的重要檢查之一,若心臟出現異常往往會從心音與心律等面向反應,像患者心臟結構出了問題,聽診時可以聽到很明確的心雜音,即便不是心臟專科,也能透過聽診器察覺異狀、揪出問題來。

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暨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黃偉春醫師表示,心臟瓣膜疾病在各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生,早期可能完全沒有感覺、即便有症狀也不一定能直接聯想到是心臟發生了問題。聽心音主要是借助聽診器,來分辨心音的強弱、速度與頻率等。當心音不正常或有心雜音時,通常會建議患者接受心電圖,以離清病情所在。

發現早晚預後大不同  若等到症狀明顯  壽命可能只剩二到五年

高雄榮總心臟內科郭風裕醫師指出,以主動脈瓣膜狹窄為例,發現期別不同,預後差很多。輕度狹窄時,可能只是覺得走路有點喘,但當重度狹窄、胸口會痛,這時平均壽命可能只剩五年。一旦到了走路會昏厥、就只剩三年。若等到腳都已經腫了、已經心臟衰竭,平均壽命只剩兩年。若有心悸、容易喘、胸痛胸悶、容易疲勞、頭暈昏厥、體力下降要及早就醫。顧推廣「找心音、找心病」的活動,讓民眾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要拖到後面變成急症、重症才到醫院,讓疾病「治療風險」變高、「治療效果」也變差。

治療已有新進展。不開胸也能換瓣膜  生活品質大不同

高雄榮總心臟外科潘俊彥醫師表示,有些年齡較長的患者,拒絕就醫其實是擔心即便真找出什麼問題來,自覺年紀這麼大、手術很辛苦,做完也不知道能多活幾年!

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醫師表示近年部分心臟疾病治療有了突破性進展,以主動脈瓣膜狹窄來說,除了傳統開胸手術,現在有經導管置換瓣膜,使用微創的方式植入瓣膜讓風險降低、傷口小、術後復原時間短,造福原本無法負荷傳統手術風險的病人。讓病人心中的害怕降低,願意積極的配合醫師治療後,健康的回歸家人身邊享受天倫之樂。

家人多關心 醫師多費心。「聽心音 找心病」為長者健康多盡一份心

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醫師表示呼籲民眾平時可以在家自行使用聽診器,聽聽看聽的是健康的「撲通撲通」聲還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的「轟轟轟」的聲音。除此之外,若有全身無力、走路會喘等看似跟心臟無關的症狀時,千萬不要以為只是老化。及時陪同就醫,即便是在家裡附近的家醫科、耳鼻喉科診所,一樣可以請醫師幫忙聽個心音。一但發現心臟雜音、再轉診心臟專科進一步檢查。

Previous Post

體驗救生衣站1日志工,陳麗娜籲安全戲水

Next Post

明德水庫「水漾明湖」首波活動 重現「魯冰花」電影經典回憶

Related Posts

從家庭到工業水處理全面升級  佳津淨水科技健康好水人人可及

從家庭到工業水處理全面升級 佳津淨水科技健康好水人人可及

2024-07-02
放鬆就在好腳舍!高屏區高貴不貴的五星級足體養生體驗

放鬆就在好腳舍!高屏區高貴不貴的五星級足體養生體驗

2024-07-02
南星風雨- 中捷殺人事件與北捷殺人時隔10年 星座解析巧合點

南星風雨- 中捷殺人事件與北捷殺人時隔10年 星座解析巧合點

2024-06-08

112年體育運動精英獎今頒獎  高市謝元愷榮膺最佳新秀運動員獎傑出獎 高雄籃壇幕後推手劉錦池教練頒獲終身成就獎

2023-12-25

帕莎蒂娜聖誕爺爺傳遞祝福  今晨現身河堤國小發放手作餅乾迎佳節

2023-12-25

大仁科大協助提升霧臺鄉「機駁車司機」之人才培訓  推銷觀光產業 帶動人潮走訪部落

2023-12-25
Next Post

明德水庫「水漾明湖」首波活動 重現「魯冰花」電影經典回憶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強化觀光管理新制上路 非法旅宿最高罰鍰達200萬元 花蓮縣政府籲民眾選擇合法旅宿 共創安全、優質的旅遊環境

強化觀光管理新制上路 非法旅宿最高罰鍰達200萬元 花蓮縣政府籲民眾選擇合法旅宿 共創安全、優質的旅遊環境

2025-05-16
推動韓國直飛花蓮 Aero K與花蓮縣府簽署啟動直航合作MOU

推動韓國直飛花蓮 Aero K與花蓮縣府簽署啟動直航合作MOU

2025-05-16
塩寮村長呼籲改善積水問題 保障村民及用路人安全

塩寮村長呼籲改善積水問題 保障村民及用路人安全

2025-05-16
眼睛出現飛蚊、閃光⋯當心視網膜剝離前兆!醫列「6大高風險族群」

眼睛出現飛蚊、閃光⋯當心視網膜剝離前兆!醫列「6大高風險族群」

2025-05-16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2025-05-16
面對「中年迷惘」該怎麼辦?日本精神科醫師:正視自己的衰老與死亡

面對「中年迷惘」該怎麼辦?日本精神科醫師:正視自己的衰老與死亡

2025-05-16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