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全身蝴蝶斑、關節腫痛⋯醫警告「此病」易復發:逾5成嚴重器官損傷

by 商情中心
2023-09-01
in 優活健康網

30歲宋小姐從去年開始,出現不明全身性肌肉痠痛、異常疲倦、關節腫脹以及大片紅斑,嘗試過中醫針灸、推拿、吃保健食品皆無法改善,甚至嚴重到雙腳膝蓋、腳踝紅腫劇痛,扶著欄杆無法走路,更連續好幾天高燒40度,最後經中醫轉診至風濕免疫科,經血檢才確診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林口長庚醫院風溼過敏免疫科醫師羅淑芬表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9成患者都是女性、好發20~49歲族群,男女比1:9,在台灣確診紅斑性狼瘡者有近2.5萬人。俗稱蝴蝶斑的大片紅疹,是該疾病最典型症狀,高達8成患者易於臉部、頸部、手臂等處出現紅斑;還有圓盤狀狼瘡、口腔潰瘍都是常見症狀。

延伸閱讀:
「紅斑」怎麼分紅斑性狼瘡、皮肌炎?

紅斑性狼瘡有先天及後天性

羅淑芬表示,紅斑性狼瘡會受到先天基因遺傳,以及後天環境因素如飲食、曬太陽、病毒、荷爾蒙變化、藥物等影響而被誘發。根據2015年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統計指出,其疾病表現差異原因為:

  • 43.9%來自遺傳
  • 25.8%來自共同環境因子
  • 30.3%來自非共同環境因子

羅淑芬表示,若有一位紅斑性狼瘡患者,他的雙胞胎罹患紅斑性狼瘡風險為316倍、兄弟姊妹風險為24倍、父母為11倍、子女則為14倍,共同生活者為4.4倍。「但這些數據只是相對結果,目前醫學上無法確知患者的疾病誘發源來自基因或環境,只能說是易受到多重環境影響而誘發的疾病。」

延伸閱讀:
天氣一熱,皮膚乾癢、紅疹又過敏?醫:小心患這4類「夏季皮膚病」

5成患者恐致嚴重器官損傷

由於許多器官可能遭到免疫系統持續攻擊,紅斑性狼瘡症狀其實會遍布全身器官,使許多紅斑性狼瘡患者長期處於疲勞狀態,嚴重更可能侵犯腎臟及心血管等重大器官損傷。羅淑芬指出:「反覆發作是一個慢性發炎的過程,器官發炎受損會一直在體內累積,有逾5成患者在10年內可能產生嚴重器官損傷。」

紅斑性狼瘡患者伴隨的全身性症狀分布佔比:

  • 90%骨骼關節病變
  • 80%血液系統異常
  • 60%腎臟病變
  • 40%腦部神經病變
  • 35%胸膜炎
  • 30%腸胃系統病變
  • 30%乾眼症

高劑量類固醇成死亡風險因子

個案宋小姐自述,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就像是一顆未爆彈,容易伴隨許多併發症,且每位患者症狀皆不相同,雖在確診紅斑性狼瘡後有定期治療,但疾病有隨時復發的可能性。她形容,每天起床都像「開驚喜包」,無法預測今天會痛哪裡,也因現有藥物治療的限制,難以避免腦膜炎、左腦腦幹血栓等併發症發生,曾因此差點變成植物人。

羅淑芬指出,台灣紅斑性狼瘡患者死亡率為一般人的2.6倍,其中前3大死因分別為:感染症、心血管疾病及惡性腫瘤;而常見因紅斑性狼瘡所引起的急性腎衰竭,以及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治療(每天大於10毫克)患者,也是死亡的高風險因子。

食藥署4月通過新型生物製劑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說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症狀反覆多變,又易侵襲全身器官,超過半數患者在被迫放棄工作、面對收入中斷與治療花費的雙重經濟危機下,承受極大壓力,加上容易疲勞的症狀表現,不只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更對患者身心造成巨大負擔。

針對紅斑性狼瘡的治療現況,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表示,類固醇等常規治療容易伴隨多重副作用,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應減少類固醇使用劑量,改以其他藥物輔助治療,穩定控制病情,就有機會停藥。

盧俊吉說明,紅斑性狼瘡已有10年以上未出現新藥,所幸近年已有新型生物製劑(針劑)出現,在今年4月通過食藥署核准,可減少類固醇使用,目前提供自費每個月打1針,費用約5萬元,療程至少持續1年,有望全面緩解疾病及降低疾病活動度。

Previous Post

2023東岸舖食節登場!iPASS MONEY綁TTPush消費滿百送100臺東幣

Next Post

培養「感恩習慣」能變超快樂?專家教你「感恩呼吸法」10步驟秒放鬆

Related Posts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2025-11-10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2025-11-10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2025-11-07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2025-11-06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2025-11-05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2025-11-05
Next Post

培養「感恩習慣」能變超快樂?專家教你「感恩呼吸法」10步驟秒放鬆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台灣三代人的陝西情 跨越時空的文脈牽引

台灣三代人的陝西情 跨越時空的文脈牽引

2025-11-23
小雪節氣來襲 健康養生指南「開運達人」楊登嵙教授–揭密!

小雪節氣來襲 健康養生指南「開運達人」楊登嵙教授–揭密!

2025-11-23
北港媽祖南巡進香繞境18大禁忌「開運達人」楊登嵙教授!

北港媽祖南巡進香繞境18大禁忌「開運達人」楊登嵙教授!

2025-11-23
蕭美琴副總統親訪竹北仁義市場,全面肯定市場改造成果 樹立全國典範並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蕭美琴副總統親訪竹北仁義市場,全面肯定市場改造成果 樹立全國典範並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2025-11-23
「17 STARTUP! U-Together」U-start頒獎典禮震撼登場!33組新創奪獎、2500萬史上最高獎金全面曝光

「17 STARTUP! U-Together」U-start頒獎典禮震撼登場!33組新創奪獎、2500萬史上最高獎金全面曝光

2025-11-23
數發部舉辦2025年全國資訊主管聯席會 聚焦公務機關AI應用與智慧治理 助力提升政府數位韌性

數發部舉辦2025年全國資訊主管聯席會 聚焦公務機關AI應用與智慧治理 助力提升政府數位韌性

2025-11-23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