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長期便秘、血便就是大腸癌嗎?名醫揭「7大症狀」別再和痔瘡搞混

by 商情中心
2023-09-08
in 優活健康網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常見的癌症之一,可怕的是任何人都可能罹患,而且大腸直腸癌在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平常要如何察覺與預防呢?《SAY NO TO大腸癌》一書由消化道癌症名醫林肇堂撰寫,並邀請台灣頂尖專家學者共同編寫,於書中分享大腸癌的衛教知識,包括大腸癌的預防、發現與治療,幫助讀者遠離大腸癌。以下為原書摘文:

無症狀之大腸直腸癌

很多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時,會很驚訝的說:「我有大腸直腸癌?真的嗎?我沒有不舒服,怎麼會有大腸直腸癌?」。其實,大腸直腸癌不一定有症狀,早期的大腸直腸癌或右側大腸直腸癌(包括盲腸、升結腸、部分橫結腸)常常無明顯症狀,或是與其它良性之腸道疾病症狀相似,不痛、糞便外觀沒有異常,因此不易察覺。

延伸閱讀:
大腸長息肉就是癌症?醫:出現「這5大症狀」恐是警訊

既然無症狀,該如何因應?目前,建議的解決方式是「篩檢」,依風險等級不同,篩檢建議也不同:

  • 低風險:50歲以上的一般民眾,應定期接受篩檢(常用的工具是糞便潛血檢測或大腸鏡檢查),方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 中等風險:若有大腸直腸腫瘤家族史,肥胖,抽菸等危險因子者,則可提早於40~50歲時,就接受篩檢。
  • 高風險:風險等級更高的民眾,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FAP)或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這兩種遺傳疾病均為顯性遺傳,發生癌症之年紀較輕且風險高,應尋求專家諮詢。

延伸閱讀:
7旬翁腹瀉不止、腸絞痛⋯腸癌篩檢竟「偽陰性」!醫:維他命C吃太兇

  • 血便:包括外觀即可辨識之出血或需檢測而得知之潛血。此症狀無論在左側(部分的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或右側之大腸直腸腫瘤均可能出現。雖然血便也常見於痔瘡,腸炎等疾病,但這是最客觀的症狀,切莫以為是痔瘡出血而忽略,務必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診。
  • 便秘、腹瀉或交替出現等排便習慣改變:此症狀與大腸直腸功能性失調(如:腸躁症)之表現相近,不易區分。短時間內出現的改變,更應小心。

大腸直腸癌常見之症狀

  • 糞便型態改變:變得細小。通常在左側大腸直腸癌較易出現此症狀,主要是因為糞便在大腸後端(指左側大腸)才成形,且左側大腸的管徑比右側大腸小,所以易有此症狀。
  • 裏急後重:排便後,經過沒多久又想解便,常有解不乾淨的感覺。這樣的症狀,常是肛門附近之病灶所造成,若是癌症則多見於大腸直腸癌。
  • 不明原因體重下降:會造成體重下降的原因很多,如糖尿病,牙齒疾病,甲狀腺疾病,情緒壓力等,需逐一釐清。若是腫瘤,則常出現在癌症期別較嚴重的病人,預後較不好。

長期便秘、血便就是大腸癌嗎?名醫揭「7大症狀」別再和痔瘡搞混

  • 腹脹,腹痛:這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也最難鑑別。以大腸直腸癌而言,常見疼痛的位置易發生在下腹部,但無法清楚指出確定部位,可能是因腫瘤阻塞了腸道而造成。
  • 貧血:此症狀與大腸直腸癌斷斷續續,慢性出血有關,因此常以缺鐵性貧血來表現。

長期便秘、血便就是大腸癌嗎?名醫揭「7大症狀」別再和痔瘡搞混

(本文摘自/SAY NO TO 大腸癌:一次破解腸癌迷思,讀懂預防與治療方法,擁抱無癌快活人生!/大都會文化)

Previous Post

主題「虛幻邊界」 WirForce2023 電競嘉年華 11 月登場!

Next Post

為什麼我的老闆都聽不懂人話?專家教你「7步驟」應對職場難搞人

Related Posts

醫提醒留意急性血癌四大症狀 基因檢測+創新標靶藥物 癌友癒見希望

醫提醒留意急性血癌四大症狀 基因檢測+創新標靶藥物 癌友癒見希望

2025-11-26
美不盲從 專業評估打造精準自然美

美不盲從 專業評估打造精準自然美

2025-11-26
專家呼籲 台灣腎臟病防治必須從更前端開始 減少洗腎新發生

專家呼籲 台灣腎臟病防治必須從更前端開始 減少洗腎新發生

2025-11-25
抗藥性危機拉警報 成大醫院打造抗藥性防護網守護民眾健康

抗藥性危機拉警報 成大醫院打造抗藥性防護網守護民眾健康

2025-11-24
多發性骨髓瘤迎來健保給付四合一治療時代 及早治療是穩定控制關鍵

多發性骨髓瘤迎來健保給付四合一治療時代 及早治療是穩定控制關鍵

2025-11-20
20歲男大生乾癬疾病延燒關節誤認痛風 醫籲提早控制發炎為關鍵

20歲男大生乾癬疾病延燒關節誤認痛風 醫籲提早控制發炎為關鍵

2025-11-18
Next Post

為什麼我的老闆都聽不懂人話?專家教你「7步驟」應對職場難搞人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司法前的靜默與政治中的暗潮 高虹安案的新竹觀察

司法前的靜默與政治中的暗潮 高虹安案的新竹觀察

2025-11-28
跟著TOTO桑出任務 入住飯店變身「極淨小尖兵」 把立體繪本帶回家再抽大獎

跟著TOTO桑出任務 入住飯店變身「極淨小尖兵」 把立體繪本帶回家再抽大獎

2025-11-28
不是幻覺是心動!7 個身體藏不住的真愛信號

不是幻覺是心動!7 個身體藏不住的真愛信號

2025-11-28
花蓮縣政府:已完成吉安鄉露天垃圾去化 花蓮市預計115年完成

花蓮縣政府:已完成吉安鄉露天垃圾去化 花蓮市預計115年完成

2025-11-28
僑光科技大學舉辦境外生迎新活動

僑光科技大學舉辦境外生迎新活動

2025-11-28
崇右影藝科技大學與陸軍第六軍團關渡地區指揮部簽訂MOU 策略聯盟 強化官兵無人機培訓與應用

崇右影藝科技大學與陸軍第六軍團關渡地區指揮部簽訂MOU 策略聯盟 強化官兵無人機培訓與應用

2025-11-28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