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老翁跌倒、健忘竟不是失智?醫揭「老年低血糖」共病多:嚴重恐腦死

by 商情中心
2023-10-24
in 優活健康網

日前,一名75歲老翁跟兒子一起來到診間,兒子表示爸爸最近比較奇怪,有時會忘記他是誰,半夜會比較激動甚至還會跌倒。老翁表示,7月時醫師改成晚餐前施打胰島素,而停藥之後情況就比較好,不清楚是否是因為藥物所造成的問題。對此,醫師表示其實這是「老年低血糖」作祟。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室秘書李佳蓉表示,台灣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目前65歲以上高齡人口佔全人口約18%,台灣65歲以上民眾高血糖的盛行率約為27.8%,隨著老年糖尿病患愈來愈多,民眾不可忽略血糖問題。

延伸閱讀:
糖尿病友適合做什麼運動?醫建議「3種組合」每週運動●●分鐘就好

低血糖嚴重恐腦死

糖尿病有許多慢性併發症,嚴格控制血糖可以預防或減緩相關併發症的發生,但是照護高齡長者時,也要注重低血糖風險。糖尿病的控制,除了藥物之外,飲食、運動、避免肥胖、戒菸、控制血壓和血脂肪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老年糖尿病患的情況會更複雜,需要病人、家屬和照護團隊一起合作,讓照護品質可以更加提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醫師謝正芳表示,低血糖的症狀可能會手抖、心悸、焦慮 、冒汗和飢餓,但也有可能會頭暈、無力、嗜睡、混亂、癲癇發作和昏迷。特別是老年人共病多,症狀不典型,常不容易診斷;低血糖太嚴重時間太久,也可能會導致腦死。

延伸閱讀:
糖尿病可以吃水果、保健品嗎?醫列糖尿病飲食「3原則」有效控血糖

老年糖尿病更需注意低血糖

夜間低血糖在老年且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並不少見,但常被忽略。2023年發表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的低血糖研究,該研究針對75歲以上且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自我監測血糖和使用連續血糖監測來分析血糖狀況。

後續追蹤28天,使用自我監測血糖約有37.6%的病患有低血糖事件(<70 mg/dl),但使用連續血糖監測時有65.2%的患者在夜間發生低血糖,研究發現認知功能障礙、心臟衰竭和憂鬱症的患者較容易有夜間低血糖出現。

定期監測血糖是關鍵

謝正芳補充,其他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危險因子包含有飲食不正常、運動量增加、用藥錯誤、飲酒、慢性腎臟病等,因此當糖尿病患的飲食、運動量、生活作息、藥物改變或是有急性病症時都要特別留意,可能都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

建議民眾,不要因為高齡就不監測血,適時的監測血糖以及合理的懷疑是否有低血糖才是最佳預防方法。低血糖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認知功能障礙和失智症、以及跌倒和骨折的發生,因此不可等閒視之。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方姿蓉主任進一步說明,老年糖尿病患由於身體較脆弱、合併慢性疾病較多,是低血糖的高危險族群,要安全的控制血糖,醫師、病人和家屬的配合都不可少,藥物的使用也要適時的調整,定期監控血糖是照護糖尿病的關鍵。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兒童青少年情緒發展問題被忽略,「心動家族」發起關懷行動,盼建置友善生態系統

Next Post

發燒流鼻水⋯是流感、感冒還是新冠肺炎?醫揭「4症狀」才是辨別關鍵

Related Posts

三軍總醫院搶先響應 正視抗藥性帶來「無聲流行病」

三軍總醫院搶先響應 正視抗藥性帶來「無聲流行病」

2025-10-22
「紅血球成熟劑」讓重度海貧治療倦怠老師重燃希望「終於敢出國」

「紅血球成熟劑」讓重度海貧治療倦怠老師重燃希望「終於敢出國」

2025-10-17
妊娠高血壓威脅母嬰健康 中醫杜仲續斷茶安胎降壓有助調理

妊娠高血壓威脅母嬰健康 中醫杜仲續斷茶安胎降壓有助調理

2025-10-15
龐貝氏症家庭走滿20年 籲早篩與不中斷治療

龐貝氏症家庭走滿20年 籲早篩與不中斷治療

2025-10-15
卸下長袖 告別脫皮人生 醫:穩控乾癬避免引發關節炎

卸下長袖 告別脫皮人生 醫:穩控乾癬避免引發關節炎

2025-10-14
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致命風險高 健保5月納入手術凝膠助提升存活率

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致命風險高 健保5月納入手術凝膠助提升存活率

2025-10-14
Next Post

發燒流鼻水⋯是流感、感冒還是新冠肺炎?醫揭「4症狀」才是辨別關鍵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臺南海安觀光商圈萬聖節派對熱鬧登場 萬人扮裝潮爆海安街頭

臺南海安觀光商圈萬聖節派對熱鬧登場 萬人扮裝潮爆海安街頭

2025-10-26
全國名流150大會師 臺中霧峰聚焦經典速克達回憶 重現80年代「把妹神車」風華

全國名流150大會師 臺中霧峰聚焦經典速克達回憶 重現80年代「把妹神車」風華

2025-10-26
新北市捷運三鶯線永吉公園站開發案正式動工 新北市長侯友宜:以捷運聯開案帶動地區發展

新北市捷運三鶯線永吉公園站開發案正式動工 新北市長侯友宜:以捷運聯開案帶動地區發展

2025-10-26
防堵非洲豬瘟入侵 臺南市啟動跨局處防疫機制 五大防線全面阻絕疫情

防堵非洲豬瘟入侵 臺南市啟動跨局處防疫機制 五大防線全面阻絕疫情

2025-10-26
選手們注意! 給正在準備比賽的你

選手們注意! 給正在準備比賽的你

2025-10-26
臺中綠美圖試營運倒數 10/28起多場跨域展演邀您一起體驗美術館

臺中綠美圖試營運倒數 10/28起多場跨域展演邀您一起體驗美術館

2025-10-26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