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老翁跌倒、健忘竟不是失智?醫揭「老年低血糖」共病多:嚴重恐腦死

by 商情中心
2023-10-24
in 優活健康網

日前,一名75歲老翁跟兒子一起來到診間,兒子表示爸爸最近比較奇怪,有時會忘記他是誰,半夜會比較激動甚至還會跌倒。老翁表示,7月時醫師改成晚餐前施打胰島素,而停藥之後情況就比較好,不清楚是否是因為藥物所造成的問題。對此,醫師表示其實這是「老年低血糖」作祟。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室秘書李佳蓉表示,台灣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目前65歲以上高齡人口佔全人口約18%,台灣65歲以上民眾高血糖的盛行率約為27.8%,隨著老年糖尿病患愈來愈多,民眾不可忽略血糖問題。

延伸閱讀:
糖尿病友適合做什麼運動?醫建議「3種組合」每週運動●●分鐘就好

低血糖嚴重恐腦死

糖尿病有許多慢性併發症,嚴格控制血糖可以預防或減緩相關併發症的發生,但是照護高齡長者時,也要注重低血糖風險。糖尿病的控制,除了藥物之外,飲食、運動、避免肥胖、戒菸、控制血壓和血脂肪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老年糖尿病患的情況會更複雜,需要病人、家屬和照護團隊一起合作,讓照護品質可以更加提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醫師謝正芳表示,低血糖的症狀可能會手抖、心悸、焦慮 、冒汗和飢餓,但也有可能會頭暈、無力、嗜睡、混亂、癲癇發作和昏迷。特別是老年人共病多,症狀不典型,常不容易診斷;低血糖太嚴重時間太久,也可能會導致腦死。

延伸閱讀:
糖尿病可以吃水果、保健品嗎?醫列糖尿病飲食「3原則」有效控血糖

老年糖尿病更需注意低血糖

夜間低血糖在老年且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並不少見,但常被忽略。2023年發表在美國老年醫學會期刊的低血糖研究,該研究針對75歲以上且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自我監測血糖和使用連續血糖監測來分析血糖狀況。

後續追蹤28天,使用自我監測血糖約有37.6%的病患有低血糖事件(<70 mg/dl),但使用連續血糖監測時有65.2%的患者在夜間發生低血糖,研究發現認知功能障礙、心臟衰竭和憂鬱症的患者較容易有夜間低血糖出現。

定期監測血糖是關鍵

謝正芳補充,其他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危險因子包含有飲食不正常、運動量增加、用藥錯誤、飲酒、慢性腎臟病等,因此當糖尿病患的飲食、運動量、生活作息、藥物改變或是有急性病症時都要特別留意,可能都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

建議民眾,不要因為高齡就不監測血,適時的監測血糖以及合理的懷疑是否有低血糖才是最佳預防方法。低血糖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認知功能障礙和失智症、以及跌倒和骨折的發生,因此不可等閒視之。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方姿蓉主任進一步說明,老年糖尿病患由於身體較脆弱、合併慢性疾病較多,是低血糖的高危險族群,要安全的控制血糖,醫師、病人和家屬的配合都不可少,藥物的使用也要適時的調整,定期監控血糖是照護糖尿病的關鍵。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兒童青少年情緒發展問題被忽略,「心動家族」發起關懷行動,盼建置友善生態系統

Next Post

發燒流鼻水⋯是流感、感冒還是新冠肺炎?醫揭「4症狀」才是辨別關鍵

Related Posts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公布去年成果報告 深化預防教育、守護全民腎臟健康

2025-08-22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守護家人聽力健康 中醫師教你預防中耳炎 掌握症狀與居家薰蒸妙方

2025-08-20
同步結合治療與監測 童綜合醫院打造癌症精準放療新篇章

同步結合治療與監測 童綜合醫院打造癌症精準放療新篇章

2025-08-14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2025-08-13
2025「腎鬥士永恆保衛戰」第二屆盛大登場 推動創新遊戲化學習平台 落實腎病防治教育向下扎根

2025「腎鬥士永恆保衛戰」第二屆盛大登場 推動創新遊戲化學習平台 落實腎病防治教育向下扎根

2025-08-13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 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2025-08-11
Next Post

發燒流鼻水⋯是流感、感冒還是新冠肺炎?醫揭「4症狀」才是辨別關鍵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藍白合力最後催票 呼籲全民8月23日出門投同意票

藍白合力最後催票 呼籲全民8月23日出門投同意票

2025-08-22
中油公司煉製事業部暨大林煉油廠參加淨零學院訓練課程,精進淨零轉型專業

中油公司煉製事業部暨大林煉油廠參加淨零學院訓練課程,精進淨零轉型專業

2025-08-22
影迷必聽!《9453看電影》帶你看五大強片 還有機會免費看電影

影迷必聽!《9453看電影》帶你看五大強片 還有機會免費看電影

2025-08-22
台灣首部環島馬拉松電影誕生《人吶,為什麼要跑步》啟動集資躍上大銀幕

台灣首部環島馬拉松電影誕生《人吶,為什麼要跑步》啟動集資躍上大銀幕

2025-08-22
法律教室|手機門號代表個人  亂借恐負法律責任

法律教室|手機門號代表個人 亂借恐負法律責任

2025-08-22
愛妮雅化妝品集團七夕公益 用愛點亮植物人家庭

愛妮雅化妝品集團七夕公益 用愛點亮植物人家庭

2025-08-22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