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2023「小雪」節氣不宜熬夜、大汗淋漓!中醫揭「小雪養生」這樣做

by 商情中心
2023-11-20
in 優活健康網

小雪是24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每年落在國曆11月22日前後。中醫師指出,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率較高的節氣;即便今年「暖冬」,但早晚氣溫偏低,保暖防寒、避免傷風感冒依然重要,尤其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間,小雪養生不妨多練氣功、瑜伽,或多做健康操。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涂育維表示,小雪養生的基本原則在於「藏」;作息上應當「早睡晚起」,早點處理好一天的事情,然後上床就寢,不要熬夜,早晨若有外出活動的習慣,建議避開7時前的低溫時段,最好等太陽出來、陽氣生發後再出門。

慢性病高發期  外出首重保暖

在起居方面,早睡可養人體陽氣,遲起能養人體陰氣;習慣清晨出門運動的民眾, 應晚些出門或準備足夠的禦寒衣物,以免突然進入寒冷的環境中,因溫差過大而發病,早晚氣溫低,保暖工作更是重要,特別是年長者需要小心看護,適時添加衣物、帽子、圍巾、手套等禦寒物品,另外,這個時節也是許多慢性疾病的高發期,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者與抵抗力較差者,容易造成疾病復發。

涂育維強調,暖冬更需要加強防寒保暖,避免突來的寒邪對身體造成傷害,在萬物斂藏的冬季,人們應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以收藏陰精,潤養五臟。

根據中醫理論,冬季五行屬水,對應的是五臟的腎,因此小雪冬季食補,應重視維持陽氣,以溫熱養陽,溫而不散、熱而不燥為原則,可食用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之功的蔬菜,如蘿蔔與山藥,都有滋陰和陽之效。

運動勿滿身汗  以免招致風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冬天要注意鍛鍊身體,可打太極拳、練八段錦,或散步、慢跑等,建議選擇和緩活動,例如氣功、健康操或輕度的有氧運動等,不宜過度劇烈,尤其忌諱全身大汗淋漓,一旦風吹就會招致風寒。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說,正因為小雪時節「沒有很冷,只是有點涼」,民眾很容易忽略中午過後的氣溫變化,往往早上8、9時出門還穿短袖,在沒穿外套的狀態下,很容易招致感冒、痠痛,建議民眾在接近傍晚或冷熱變化的時間點,「要穿得比你感受到的溫度,稍微再暖一點」。

王崧表示,在季節轉變為冬季時,正值陰陽轉換,陰性加劇、陽氣封藏,由於「人的陽氣會收斂,防禦能力就變弱」,此時寒氣很容易侵襲身體,尤應注意「頭部」和「手腳」的保暖,盡量「避寒就溫」。

王崧建議,小雪時節,可以多待在溫暖的室內,但不要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外出要避免吹風,喜歡戶外運動者,可穿帽T或風衣,並降低運動強度,稍微流一點汗就好。

他也表示,冬天是「儲存能量」的時節,適合早睡晚起、收斂心性,不要做太激進的事情,盡量儲藏能量,等天氣轉暖時使用,平日可搭配適當食物補養腎氣,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

(本文獲人間福報授權轉載,原文為:小雪養生應早睡晚起 練氣功瑜伽養精蓄銳)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眼睛乾澀、刺痛就是乾眼症?醫圖文解析「3類乾眼症」眼藥水別亂點

Next Post

養成減肥習慣跟「大腦類型」有關!教你檢測「2人格」用6步驟瘦身

Related Posts

流感疫苗接種率不到5成 詹鼎正:接種時機是關鍵

流感疫苗接種率不到5成 詹鼎正:接種時機是關鍵

2025-10-03
2~5歲肺炎鏈球菌突破性感染大敵 黃立民:血清型變化快應補疫苗強化防護

2~5歲肺炎鏈球菌突破性感染大敵 黃立民:血清型變化快應補疫苗強化防護

2025-10-03
台灣糖友突破250萬!「請問糖三臟2.0」數位衛教破解共病威脅

台灣糖友突破250萬!「請問糖三臟2.0」數位衛教破解共病威脅

2025-10-02
足底筋膜炎中醫觀點與日常調養

足底筋膜炎中醫觀點與日常調養

2025-10-01
健保放寬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給付至兩年 異位性皮膚炎迎來新曙光

健保放寬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給付至兩年 異位性皮膚炎迎來新曙光

2025-09-30
讓「罕見病」不再「罕治」尿素循環障礙納入健保新藥

讓「罕見病」不再「罕治」尿素循環障礙納入健保新藥

2025-09-30
Next Post

養成減肥習慣跟「大腦類型」有關!教你檢測「2人格」用6步驟瘦身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新北資源回收公會與雙北救災大隊聯手 強力支援花蓮光復鄉災區清理

新北資源回收公會與雙北救災大隊聯手 強力支援花蓮光復鄉災區清理

2025-10-12
吳晧瑀拚連任黨代表 青年實戰力獲肯定:世代傳承

吳晧瑀拚連任黨代表 青年實戰力獲肯定:世代傳承

2025-10-12
一碗暖粥傳遞幸福!粥大福攜手等家寶寶推動愛心捐款 助兒少安心成長

一碗暖粥傳遞幸福!粥大福攜手等家寶寶推動愛心捐款 助兒少安心成長

2025-10-12
遷台記憶廣播節目(普通話版本)

遷台記憶廣播節目(普通話版本)

2025-10-12
遷台記憶廣播節目(閩南話版本)

遷台記憶廣播節目(閩南話版本)

2025-10-12
遷台記憶廣播節目(英文版本)

遷台記憶廣播節目(英文版本)

2025-10-12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