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護理師大缺工》新人逃、老鳥退!醫揭「血汗職場」未來恐沒護理師

by 商情中心
2023-11-29
in 優活健康網

新冠肺炎疫情後,台灣面臨嚴重的護理人力不足問題,然而護理人力大規模流失,導致醫院出現「有床沒人」只能關床的窘境,這樣也嚴重影響病患的就醫權益。《優活健康網》特摘前急診第一線醫師安東尼蘇所撰此文,他分享「護理荒」的原因,糟糕的不只是護理人員不夠,而是「有能」的護理人員流失太快⋯

今天一位以前急診的同事來找我打雷射,問她最近班上得怎樣,當然是很難上,連我們那種不算大型的急診室,以往住院管道暢通的,現在待床已成常態,還有在急診躺3天上不去的,這我以前還沒見過,所以講一講她也想離職了。

急診醫護成惡性循環

之前有講過,決定一家醫院的capacity,就是能處理、收治多少病患的,不是醫師而是護理師。特別是病房評鑑有個「護病比」規範,就算有些地方作假,那還是有基本約束力在,護理人員不夠,你就是得關病房。

關病房就影響到急診病患的流動,大量等待住院床位的病人滯留在急診,讓急診醫護在處理急症的時候,不得不同時負擔病房的工作⋯然後急診護理人員再流失⋯形成惡性循環。

本來急重症單位護理人員的流動率就很高,先別說來沒2個月就嚇跑的,很多年輕護理人員結婚後就會想換去比較穩定、無壓力的單位,這就會先走一批,懷孕生小孩大概又會再走一批⋯
能做到30歲以上的已經是鳳毛麟角。

而醫院高層似乎也習慣了這種一代新人送舊人的現象,對於資深護理人員離職,他們不會有任何「惋惜」,或有任何慰留,他們眼裡只有人力空缺,只要有人能填補好班表上的洞就沒什麼好煩惱的。

「有能」的護理人員流失太快

他們不認為資深護理人員離職,是連帶知識、經驗、醫療品質都一起消逝,是醫院重大的損失。你在忙翻天的現場還得訓練新人,而且每個月都是新人換舊人,無止盡的從頭開始教⋯
班表上看似沒有空缺,但你付出的成本更多,同樣的醫療處置必須用更多人力來處理,也讓每個人上班的疲累及壓力更往上提升。

急診醫師應該特別能體會,當天一起上班的如果有手腳快警覺度高資深護理人員,那個安定感,整個診間的流暢度,你當天上班的情緒穩定度都是完全不同等級。所以糟糕的不只是護理人員不夠,特別是「有能」的護理人員流失太快,造成醫療現場永遠的青黃不接,常常新人在教育不足的情況下,必須硬著頭皮去面對一些複雜的傷病處置⋯⋯這就是所謂的新人逃、老鳥退了。

別把護理師當填班表的人頭

最關鍵的問題,還是我們的護理環境對於有能者沒有給予應有的報酬與尊重,把每一位護理師當成填班表的人頭,欠缺對能力的評價。

所以看到我們的衛生主管機關,還在以「廣開設護理系」來當作解決良方,我就不禁搖頭嘆息,高級外傷救命術(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ATLS)都告訴你了,不要對內出血的病人狂灌水⋯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啊!

以前常會聽到病患要求說:「我的血管很細不好打針,請幫我找資深一點的護士⋯」以後這句話不要講得好似理所當然,最會打針的已經離職了,今天現場最資深的剛過試用期,不要拉倒。

(本文獲安東尼蘇的救命救急暗黑閒話授權轉載,原文為:此篇)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秋冬呼吸道感染 中醫辨證分型改善有良效

Next Post

上皮下腫瘤是胃癌嗎?該不該切除?醫建議:看檢查先從「這幾點」判斷

Related Posts

輔醫學苑正式啟動 推動全人照護健康促進新時代

輔醫學苑正式啟動 推動全人照護健康促進新時代

2025-05-23
癌症治療期間營養支持指南:中醫師分享化療飲食建議與副作用應對策略

癌症治療期間營養支持指南:中醫師分享化療飲食建議與副作用應對策略

2025-05-23
臺大醫院啟用AI 系統「助胰見」 突破胰臟癌早期診斷瓶頸

臺大醫院啟用AI 系統「助胰見」 突破胰臟癌早期診斷瓶頸

2025-05-23
雙腳麻木又無力,小心脊椎狹窄!醫:長輩走路「呈1姿勢」快就醫

雙腳麻木又無力,小心脊椎狹窄!醫:長輩走路「呈1姿勢」快就醫

2025-05-23
女性癌症發病年齡早5年 五月全國女性健康篩檢活動開跑

女性癌症發病年齡早5年 五月全國女性健康篩檢活動開跑

2025-05-23
「燕麥片VS麥片」哪裡不同?醫揭「這種」恐致肥胖:口感甜香要小心

「燕麥片VS麥片」哪裡不同?醫揭「這種」恐致肥胖:口感甜香要小心

2025-05-22
Next Post

上皮下腫瘤是胃癌嗎?該不該切除?醫建議:看檢查先從「這幾點」判斷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世壯運鏈球金牌得主機板橋包粽 挑戰包粽王快手益起送愛心!

世壯運鏈球金牌得主機板橋包粽 挑戰包粽王快手益起送愛心!

2025-05-23
MANO MANO 首度參展台北國際電腦展 打造視覺與味蕾的雙重饗宴

MANO MANO 首度參展台北國際電腦展 打造視覺與味蕾的雙重饗宴

2025-05-23
北水處舉辦第二屆繪畫比賽 鼓勵學子用畫筆說永續

北水處舉辦第二屆繪畫比賽 鼓勵學子用畫筆說永續

2025-05-23
高雄產官學合作最佳範例曝光!市府實習主管聯繫會議助青年搶先卡位職場

高雄產官學合作最佳範例曝光!市府實習主管聯繫會議助青年搶先卡位職場

2025-05-23
川普警告沃爾瑪:關稅吞下去,別轉嫁消費者!

川普警告沃爾瑪:關稅吞下去,別轉嫁消費者!

2025-05-23
蕭美琴副總統出席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盼強化臺灣實力、貢獻全球科技

蕭美琴副總統出席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盼強化臺灣實力、貢獻全球科技

2025-05-23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