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投資VS認真工作,哪個能讓你當有錢人?雨果揭「1事」沒搞懂賠更多

by 商情中心
2024-05-06
in 優活健康網

近日主計總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統計,貧富差距達66.9倍,加上5月報稅季來臨,讓不少民眾更關心投資理財議題。身為小資族的我們都想靠投資致富,真的可以做到嗎?《優活健康網》特摘投資專家雨果所撰此文,透過5個問題來解答,到底要靠投資還是認真工作,才能換到更好的收入,他建議不妨先做到這件事。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寫的是看完「投資金律」後的感想,並理出了20歲時就該知道的5個理財問題,我也根據他的問題來寫出我的看法。

1. 投資可以致富嗎?

光靠投資無法致富,但認真工作可以。大多數人進入股市其實都是抱著想要快速致富的心態開始的,每個月3萬、5萬的薪資收入怎麼可能讓我開名車住豪宅,創業做生意又不知道要怎麼開始,也沒有大筆資金,於是從股票市場是最快的途徑了,書局裡很多從10萬變上億的投資書籍,我只要學會後套用跟著做,很快就可以變有錢人了。

但絕大多數的有錢人,要嘛不是祖先早就擁有大片房地產,後代坐收租金或賺到土地增值,不然就是冒著高風險出來創業,投入大量的時間,成功的作出了一番事業,極少有人是僅靠著自己的薪資收入,透過股票市場致富的。

即使有人真的靠著股市將本金翻了百倍,那也是如創業般花大量時間做足功課,並且運氣很好的賺到了一次機會財,達到數千萬或上億的身價,絕不是透過投資輕鬆致富,而這樣的方式還未必能長期持續下去。

投資該是期待手上的資產不要因為通貨膨脹而貶值,運氣好還可以稍微增值,如果你的年收入是100萬,你可以期待退休時有個2、3千萬的資產,不該期待透過股市變成2、3億,要有這種跨級距的增長,是需要冒很大失敗風險換來的。

而認真工作是可以有很高的機會換來更好的收入,認真在職場上學習進步,達到更高的職位與收入,或是努力創業為自己帶來更好的機會,這樣讓自己致富的機會會比投資股市高。

2. 投資理財該從何開始?

先認清投資的本質,但要從存錢開始。如果一開始就把投資當作是致富翻身的手段,那你很有可能會因此賠掉更多。不只是股票市場,任何投資機會告訴你可以在短時間翻倍,或是保證每個月可以賺到6%報酬這種美好的事情,多數情況是為了要騙你的錢,若一開始的心態不對,就很容易掉入這一類的陷阱。

投資理財要先認清投資的本質與目的,認清你的期待是否合理,你可以藉由閱讀書籍或是參加講座上課來學習,多聽聽不同人的見解,並深思他的論述是否合理有邏輯,然後吸收內化成對自己有用的投資理財心態。這些學習不需要花幾十萬,一本書幾百塊,一堂課可能幾千塊,總共幾萬塊的學習,就可以避免自己在投資上虧掉幾十萬幾百萬,絕對是划算的一筆投資。

然而要投資理財,最基本的是先要有財可以理。即使一開始每個月只有幾千塊可以做投資,那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先養成習慣,看到成效後就會幫你建立信心,然後你可能就會更努力賺錢存錢,把你每個月的投資金額擴大。如果你的消費習慣很隨意,賺再多的錢都留不下來,光理財這一塊就過不了關了,更別論及投資了。

3. 哪種投資標的是最好的?

沒有一種投資標的是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與特定目標的。常見的金融理財標的有公司股票、債券、房地產、原物料,各有各的預期報酬、可能風險、產業特性、與其限制。若想要有比較高的投資報酬,公司股票(包含指數ETF)就是比較能符合期待的,但其相對應的風險也高。若是想要穩穩的領息,不希望本金會有太大的波動或損失,那債券可能是比較適合的,其風險相對較小。

房地產需要的本金較高,可以買賣賺價差或出租收取租金,REITs的方式可以用較低資金參與房地產收租,但須要承受股市的漲跌影響。原物料又有分投資採礦公司與原物料價格(通常是透過原物料期貨),其限制是通常不會有利息可以領,完全要看全球景氣與原物料價格波動,難以預期未來發展。

各種金融投資商品都有其優缺點與限制,沒有一種商品或方式是最好的,只有最符合自己的需求與目的的。譬如你是想存退休金,距離目標期限還有30年,則股票與債券市場可能是最適合的。若你是要準備3年內會用到的遠途旅遊資金或是學費,定存與債券可能才是最適合的標的。

4. 投資股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是參與企業經營的成長,不是像在賭場壓大小。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希望公司規模能持續的成長,獲利能越來越好,甚至有時候是被環境逼得不得不成長,而投資人投資這些企業為的就是可以透過企業成長讓投資人的資產也跟著增加。

如果你投資的是一家餐廳或飲料店,你定是希望這些店每個月都有賺錢,然後又繼續展店,把會賺錢的店變的更多,當這些店因要展店需要資金時,相信多數人會願意再投入,而不是想說本店有賺錢了,我要把我投資的股份換成現金拿回來。

但投資股票時,相當多人是看股價漲多了,就想要賣出股票落袋為安。一家企業在擴張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過幾段營收成長期與平穩期,甚至有時還會有一小段衰退期,企業股東會耐心的等待公司成長茁壯。

可是企業的股價每天都會變動,投資人每天都在評價這家公司的目前與潛在價值有多少,並給予一個自己心裡內定的價值,更糟的是根本不知道公司的價值在哪裡,於是就像在賭場壓大小一樣,一下覺得漲高了,一下覺得跌多了,買買賣賣,以為自己在投資,其實是在賭大小。

5. 選股技巧會帶來更好的投資報酬嗎?

書上的理論看似可以,但歷史數據顯示恐怕不行。市面上有許多挑選好股票的技巧,不管是看技術線型預測股價未來的漲跌方向,或是用財報基本資料來分析公司表現好壞,預測未來公司發展會更好更差,都有人做的好與做的不好。就以市場上的基金來說,有些規模小的主動型基金(有經理人在選股操作買賣)在剛開始幾年的績效或許可以表現的比大盤好,但可能10年後或規模變的更大時,其累積績效就會輸給大盤。

為什麼呢?選股的表現好壞都是機率問題,前面提到的分析方法都不是100%準確的,即使運氣好連續猜中了幾次並獲得很好的報酬,終有一次會碰到與自己預期不同的時候,而這一次就很可能把之前的超前報酬都吐了回去。

經理人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重複發生,通常就是會增加持股分散風險,把單一個股的資金比例降低,至少錯的時候不會太痛。然而這個做法慢慢的就會讓基金表現趨近大盤表現。

另一個情況是當基金市值很大的時候,無法只投資成長性可能很高的中小型股,就必須要將資金分配到市值很大的權值股,有時候是所謂的牛皮股,於是整體表現也會越來越接近大盤表現。可是基金每年會收取管理費與手續費,若表現越來越接近大盤,中間又要被扣掉管理費與手續費,長期累積下來的整體報酬,勢必就很難超過大盤指數,這就是其先天的限制。

個人選股就可以帶來更好的報酬嗎?或許可以有1次、2次、甚至3次,但幾十年的投資生涯裡,同樣總是會有預測錯誤的時候,同經理人操作基金一樣,如果集中投資少數幾檔個股,只要一次犯錯就可能會將之前的獲利都吐回去。

如果要夠分散,最後就是每一檔都帶來影響不大的漲跌結果,所以以幾十年的投資時程來看,要靠自己選股來獲得更好的投資報酬,機率相當的低。

(本文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轉載,原文為:「十個理財問題(上)」)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不幸的婚姻會代代相傳?當父母不斷爭吵時⋯孩子心裡都在想「這些事」

Next Post

早餐店「大冰奶」一喝就拉爆?解析5大原因:加「1物」成罪魁禍首

Related Posts

為什麼會有雙下巴?林靜芸揭「3關鍵」形成雙下巴:不只脂肪堆積

為什麼會有雙下巴?林靜芸揭「3關鍵」形成雙下巴:不只脂肪堆積

2025-05-18
口香糖成分竟然是橡膠!吞下去會黏住腸胃嗎?「6大迷思」一次破解

口香糖成分竟然是橡膠!吞下去會黏住腸胃嗎?「6大迷思」一次破解

2025-05-18
生理期適合運動嗎?生理期可以跑步嗎?經期跑步必知「5大注意事項」

生理期適合運動嗎?生理期可以跑步嗎?經期跑步必知「5大注意事項」

2025-05-18
白天嗜睡、癱軟只是太累?小心大腦生病了!醫揭4大「猝睡症警訊」

白天嗜睡、癱軟只是太累?小心大腦生病了!醫揭4大「猝睡症警訊」

2025-05-18
「母親不記得我的生日了⋯」他照顧失智母親學會體諒:忘記不代表不愛

「母親不記得我的生日了⋯」他照顧失智母親學會體諒:忘記不代表不愛

2025-05-18
洗澡也能改善失眠?專家授「正念淋浴」4步驟:學會接納當下情緒

洗澡也能改善失眠?專家授「正念淋浴」4步驟:學會接納當下情緒

2025-05-17
Next Post

早餐店「大冰奶」一喝就拉爆?解析5大原因:加「1物」成罪魁禍首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誤信隨便買都賺爛!他入手2間「這款房」7年後價格看傻了… 網曝沒翻身運:會越來越窮

誤信隨便買都賺爛!他入手2間「這款房」7年後價格看傻了… 網曝沒翻身運:會越來越窮

2025-05-18
李多慧搬家了!揭台韓租屋差異「真的超方便」 再曝買房存錢計畫

李多慧搬家了!揭台韓租屋差異「真的超方便」 再曝買房存錢計畫

2025-05-18
遺產想避開「特留分」有招 防晚景淒涼律師建議做「這件事」

遺產想避開「特留分」有招 防晚景淒涼律師建議做「這件事」

2025-05-18
荷包緊…但「這裝潢」優先做?網一致點頭:空屋的時候就要用

荷包緊…但「這裝潢」優先做?網一致點頭:空屋的時候就要用

2025-05-18
房價吸睛區「溫泉宅被搶爆」?專家揭不可忽略購屋細節

房價吸睛區「溫泉宅被搶爆」?專家揭不可忽略購屋細節

2025-05-18
男友等繼承!她「掏百萬幫忙翻新」 眾看傻:夠付頭期了

男友等繼承!她「掏百萬幫忙翻新」 眾看傻:夠付頭期了

2025-05-18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