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住安寧病房是等死嗎?平均住多久?護理長親揭「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by 商情中心
2024-06-24
in 優活健康網

住進安寧病房是等死嗎?安寧病房能出院嗎?別再誤解了!事實上,安寧病房跟你想的可能很不一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文,由振興醫院安寧病房護理長說明,安寧病房並非只能等死,反而是在處理癌末病人的急性症狀,讓他們能舒適地走完最後一條路,更有機會藉此回復到原本狀態。

當生命走到了盡頭,如何「善終」成為每個人都該學習的一項課題,如何讓病人能夠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是醫療團隊所重視的。安寧病房就是在幫助癌症末期病患,讓他們能夠安穩、舒適地走完人生。許多人認為,住進安寧病房就是等死,其實,這是個不小的誤會。

安寧病房不等於放棄治療

70歲的張老太太因為癌症末期,住進安寧病房,她擁有宗教信仰,強大的信念讓老太太對於死亡並不害怕,反而早早認知到生命有其極限,當身體無法再透過現代醫療治癒,慢慢走下坡,更應該積極把握活著的每一天,2週後,張老太太安詳的離開這個世界。

上述故事,天天都在安寧病房上演著,不過外界對安寧病房了解得並不多。振興醫院安寧病房護理長吉娜・吉瓦斯說:「病人進到安寧病房並不等於放棄治療,也非無藥可救只能等死,事實上,安寧病房就是個很簡單的病房,你在一般病房也會面對死亡啊!」

吉娜認為,實務上遇到很多家屬避諱談安寧病房,常常為了這件事要做諸多解釋,其實病人和家屬要真正理解生命中有生就有死,進到安寧病房大約有80~90%以上,被醫生認定是很接近臨終。不過,應該探究的是,從生到死過程中自己還能如何享受生命,或是還能怎麼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品質才是重要。

入住安寧病房平均活多久?

住進安寧病房大部分是癌末病人,吉娜表示,安寧病房平均壽命是2~3週,如果到第3週後,相對來講病人存活期若還有一段時間,就會啟動出院準備,不管是要回家或是去其他的機構,「在健保體制下還是有限制,病人一入院的當下就要做出院準備。」

換言之,醫師要非常清楚病人疾病接下來的走向,並且有所本,同時也要觀察病人反映出的生理條件,例如抽血數據、理學檢查數字佐證,才知道後續何時可能是生命平穩期,這時候回家才安全。

事實上,入住安寧病房,必須帶著原醫院開立的病歷摘要與相關的檢查報告,至有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醫院掛號就診。如果病人不方便或無法就醫時,可由家人帶著病歷摘要至門診掛號與醫師討論,也可經由急診方式入院,由醫療團隊評估是否需接受安寧療護服務或是轉介其他服務。

安寧病房給付標準3人房免付費

目前住在安寧病房之給付標準均按全民健保標準。如果是住3人房,不必付費;住2人房,一天約付1,000多元,住1人房,則約2,000多元之病房補助差額,視各開辦病房醫院收費標準而定;醫藥費部份,若是健保局尚未核准給付的藥品或治療才需付費。

吉娜強調,安寧病房是對癌末病人的急性症狀處理,治療後還是有機會回到原本的狀態。安寧病房裡幾乎每一個病患都有看護,「我們會跟家屬說,如果進到安寧病房,可以在旁邊跟著學習如何照顧病人,由於病人不會是逐漸康復,而是會越來越虛弱,回家銜接才不會太焦慮,照顧技巧不難。」

提到住進安寧病房的優點?吉娜說,她照顧過的每一位病人,不管是在病房離開或是暫時出院的離開,每一位家屬對安寧病房的回饋都是正向的,因為安寧病房提供病人高品質的臨終照護,包括了餵食、皮膚照顧、每兩小時翻身一次、檢查尿布、有排泄物會大量清洗換尿布、每週一次泡澡等,曾經有清醒病人都豎大拇指說是「最高級的照護」。

最後,由於近年來護理人員嚴重不足,吉娜說,安寧病房醫護和病人的比例相較一般急性病房寬裕,目前是1﹔4,「多出來的時間用在病人跟家屬身上,包含五全照顧,照顧病人外,還有病患家屬的身心靈需求。」

(本文獲橘世代授權轉載,原文為:安寧病房不只是等著「死亡」靠近!積極照顧到最後,滿足特定條件能回家更圓滿)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想當「深海美人魚」要注意什麼?搞懂深潛3大原則:深度只是迷思

Next Post

為什麼我的孩子長不高?復健醫揭「1觀念」不懂:狂做運動也沒用

Related Posts

乾眼症反覆發作,小心眼睛慢性發炎!醫揭「1療法」抑制發炎反應

乾眼症反覆發作,小心眼睛慢性發炎!醫揭「1療法」抑制發炎反應

2025-05-29
健檢報告「紅字比標準高一點」沒關係?醫揭「3指數」超標就是慢性病

健檢報告「紅字比標準高一點」沒關係?醫揭「3指數」超標就是慢性病

2025-05-29
生理期不能洗頭?生理期不能染燙髮?醫破解「經期5大迷思」別搞錯

生理期不能洗頭?生理期不能染燙髮?醫破解「經期5大迷思」別搞錯

2025-05-29
發燒、咳嗽可以吃粽子嗎?端午節吃粽「注意順序」5大族群別吃太多

發燒、咳嗽可以吃粽子嗎?端午節吃粽「注意順序」5大族群別吃太多

2025-05-29
除了新冠、流感,RSV也正流行!醫警吿:嬰長大「恐增10倍氣喘風險」

除了新冠、流感,RSV也正流行!醫警吿:嬰長大「恐增10倍氣喘風險」

2025-05-29
腸病毒升溫!醫師提醒:盡快打疫苗、辨識早期症狀是預防重症關鍵

腸病毒升溫!醫師提醒:盡快打疫苗、辨識早期症狀是預防重症關鍵

2025-05-28
Next Post

為什麼我的孩子長不高?復健醫揭「1觀念」不懂:狂做運動也沒用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魏嘉彥市長轉贈企業贊助金 助吉安國中海外移訓

魏嘉彥市長轉贈企業贊助金 助吉安國中海外移訓

2025-05-29
花蓮地方稅務局募集鄉親愛心發票 轉贈社福團體

花蓮地方稅務局募集鄉親愛心發票 轉贈社福團體

2025-05-29
【專訪】陶秀華 與川劇結緣半世紀 立志讓川劇變臉在臺灣薪火相傳!

【專訪】陶秀華 與川劇結緣半世紀 立志讓川劇變臉在臺灣薪火相傳!

2025-05-29
乾眼症反覆發作,小心眼睛慢性發炎!醫揭「1療法」抑制發炎反應

乾眼症反覆發作,小心眼睛慢性發炎!醫揭「1療法」抑制發炎反應

2025-05-29
健檢報告「紅字比標準高一點」沒關係?醫揭「3指數」超標就是慢性病

健檢報告「紅字比標準高一點」沒關係?醫揭「3指數」超標就是慢性病

2025-05-29
生理期不能洗頭?生理期不能染燙髮?醫破解「經期5大迷思」別搞錯

生理期不能洗頭?生理期不能染燙髮?醫破解「經期5大迷思」別搞錯

2025-05-29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