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美醫院「手術全期照護三部曲」減輕乳癌病人焦慮與恐懼!術後六月健側上肢功能上升,全人照護跨越重重障礙
65歲黃女士,去(2023)年2月因為右側乳癌、左乳浸潤性導管癌及三陰性乳腺癌,到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接受乳房切除手術。由於乳癌手術後可能影響局部或鄰近區域的神經血管或肌肉骨骼系統,易造成患側疼痛及上肢肢體的活動度受限,導致病人心理擔憂等健康問題,奇美醫院開刀房團隊透過手術全期訪視,術前評估黃女士焦慮程度,提供個別化的護理指導。並與物理治療師合作,教導手臂運動復健;術中正確擺位及皮膚防護,降低潛在風險;術後至病房評估上肢活動功能及手臂運動復健回覆示教;手術後6個月,再定期電話訪視病人情況,並於回診時至開刀房進行上肢活動功能評估。透過手術前、中、後三階段的手術全期訪視,今(2024)年黃女士5月回診時,雙上肢活動功能都達到滿分,大幅提升乳癌術後的照護品質,也降低病人術後的心理壓力。
%E5%B9%B4%E5%A5%87%E7%BE%8E%E9%86%AB%E9%99%A2%E4%B9%B3%E7%99%8C%E7%97%85%E5%8F%8B%E8%BA%AB%E5%BF%83%E9%9D%88%E8%88%92%E7%B7%A9%E9%97%9C%E6%87%B7%E6%B4%BB%E5%8B%95%E7%8F%BE%E5%A0%B4%EF%BC%8C%E7%97%85%E5%8F%8B%E5%80%91%E9%80%8F%E9%81%8E%E9%9F%B3%E6%A8%82%E4%BC%B8%E5%B1%95%E5%92%8C%E7%B2%BE%E6%B2%B9%E8%87%AA%E6%88%91%E6%8C%89%E6%91%A9%E6%94%BE%E9%AC%86%E8%BA%AB%E5%BF%83-1.jpg)
去(112)年奇美醫院乳癌病友身心靈舒緩關懷活動現場,病友們透過音樂伸展和精油自我按摩放鬆身心
去(2023)年9月,黃女士回奇美醫院參加手術全期照護小組舉辦的「乳癌病友身心靈舒緩關懷活動」,在音樂聲中進行全身伸展運動以及精油自我按摩舒壓,黃女士笑著說:「謝謝開刀房人員從手術前就開始關心我們」、「參加這個活動讓我知道原來我不孤單」、「謝謝大家教我們運動以及不斷為我們加油打氣」。不僅讓病友面對病程時更有勇氣,也感受到醫療團隊的用心與關懷。』
-2.jpg)
開刀房護理師到病房進行術前訪視示意圖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護理部開刀房護理長黃代泱說明,手術室對多數人來說,常常給人冰冷、陌生的印象,加上疾病本身的影響,病人對手術的焦慮和恐懼是難以避免;而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首位,手術是乳癌治療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手術前病人往往對這一未知的過程感到不安,手術後又要面臨疼痛、胸壁緊繃感、患側手臂水腫及患側手臂與肩膀活動受到限制等問題,因此乳癌病人除了面臨生理問題之外,心理也恐會有困擾,因此針對全乳手術併淋巴結切除病人,護理團隊偕同物理治療師秉持全人照護的理念,發展涵蓋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後的「乳癌手術全期護理模式」,提供病人手術相關訊息,強化其自我照護效能並提升整體醫療照護品質。
美國手術室護理學會(The Association of periOperative Registered Nurses,AORN)於1975年提出手術全期護理,強調護理的連續性及整體性,將手術室護理由技術性操作發展為以病人為中心之護理,達到促進病人健康、減少傷害及合併症發生。手術護理分為手術前期護理、手術中期護理、手術後期護理,藉由手術全期護理照護模式,提供病人直接、整體的照顧。
%E7%A4%BA%E7%AF%84%E6%94%BE%E7%BD%AE%E4%BA%BA%E5%B7%A5%E8%A1%80%E7%AE%A1%E5%BE%8C%E7%9A%84%E4%B8%8A%E8%82%A2%E5%AE%89%E5%85%A8%E9%81%8B%E5%8B%95%EF%BC%8C%E5%8D%94%E5%8A%A9%E4%B9%B3%E7%99%8C%E7%97%85%E5%8F%8B%E6%81%A2%E5%BE%A9%E4%B8%8A%E8%82%A2%E6%B4%BB%E5%8B%95%E5%8A%9F%E8%83%BD%E4%B8%A6%E6%8F%90%E5%8D%87%E7%94%9F%E6%B4%BB%E5%93%81%E8%B3%AA.jpg)
奇美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組物理治療師陳玟君(左)示範放置人工血管後的上肢安全運動,協助乳癌病友恢復上肢活動功能並提升生活品質
黃代泱醫師表示,有感於全乳手術併淋巴切除病人常因術後淋巴水腫、手臂與肩膀活動度降低,進而影響到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因此,為提供全乳手術併淋巴切除手術病人的優質照護品質,奇美醫院開刀房整合外科部、復健部及癌症中心、社會服務部社工師與外科病房等相關團隊提供全面專業模式,建置「全乳手術併淋巴結切除病人」手術全期照護三部曲,並利用實證手法建立「全乳房手術併淋巴結切除術前擺位照護」、「全乳房手術併淋巴結切除身體心像改變照護」及「全乳手術併淋巴結切除病人上肢活動功能照護」等相關病人照護標準。
物理治療師則於術後2至3天至病房評估上肢活動功能,以及進行手臂運動復健回覆示教及指導;術後6個月,開刀房護理師會電話關心病人狀況,也會請病人回診時,由開刀房護理師進行上肢活動功能評估,需要時提供相關協助。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護理部開刀房護理師凃怡君表示,根據奇美醫院開刀房統計,2022年手術後6個月病人上肢功能評估分數平均從8分提升至13分,2023年則更進一步,平均從術後9分提升至14分,病人患側皆可恢復術前上肢活動功能。然而,去(2023)年執行術後6個月上肢功能評估時發現,病人健側肢體分數低於患側肢體,調查發現原來是因為病人在健側放置人工血管後不敢活動,導致活動侷限,因此手術全期照護團隊共同完成「人工血管植入術後的上肢安全運動衛教單」,於術後2至3日評估時進行衛教,消除病人疑慮,改善結果顯示術後6個月的健側上肢功能分數平均提升3分。
中華超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