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面對人生的兩難,該如何做出抉擇?心理學「空椅療法」幫你做決定

by 商情中心
2025-02-10
in 優活健康網

與自己交談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經常被忽視的一塊。丹麥諮商心理師伊麗絲.桑德(Ilse Sand)於《我想陪你好好聊傷》一書中,提供許多實用的心理學技巧和建議,任何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都能從書中簡單易懂的範例,找到適合的方法來幫助他人。以下為原書摘文:

用空椅法與自己對話

當我們需要與自己對話時,不管是在意識上或其他層面,空椅法會是個好選擇。底下的例子將告訴你可以怎麼做:海茵想搬到城市去,同時又不想離開,她開始對無法做決定的自己感到生氣。我請她將2張椅子面對面而放,其中一張椅子坐著想要搬走的海茵,另一張椅子則是滿懷不安且不想搬往任何地方的海茵。 

在第1張椅子,我請她先把自己視為想要搬到城市的海茵,並且用她的表情和姿態去呈現這個部分。對她而言,讓自己完全投入,並滿腔熱情的去講出她對於生活在城市的想像是很重要的。等這個自己想講的話都講完了,再換到另外一張椅子,由充滿不安與擔心的海茵接手。

同樣地,她得用肢體語言和表情來展現這個自己,如此才能好好表達她在害怕些什麼。她可能得不斷轉換角色,來來回回地,坐到不同的椅子上,讓對話不斷發生與繼續。如果可以,以提問和回答的方式來進行。

例如充滿熱情的海茵可以問不安的海茵:「妳到底在害怕什麼?」而不安的海茵可以問:「萬一妳遇到一個很吵的鄰居,要怎麼辦?」協助一個人把內在對話說出來,並不代表問題就會解決。他很有可能變得更加茫然。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很可能會產生新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可以幫助他做出決定。

日常使用空椅法 

你也可以把這個方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協助自己釐清思緒或釋懷某些事。如果你正因為某個問題、兩難的困境,或是一段你不太確定該怎麼處理的關係而痛苦掙扎,你可以拿幾張空的椅子來,要求自己的內在開誠布公地進行對話。比起讓一切都發生在心裡,不如讓自己坐在不同的椅子上,對著不同的自己說話,反而還比較容易處理。 

我自己也會使用這個方法,像是出現選擇困難時。在其中一張椅子上,我會百分之百屬於其中一種視角,例如認為自己應該要安排更多場演講,而在另外一張椅子上,我則會認為我把時間做不同的運用會更好。當有更多不同的聲音想出現時,可能會需要更多椅子。當我需要發洩自己對另外一個人的感覺時,也會利用空椅法。我會想像對方坐在眼前的椅子上,然後毫無掩飾地展現出我所有的情緒。 

這些情緒有可能是正向的或負向的,多半是後者。當我任由自己暢所欲言時,往往會驚訝於我所使用的強烈字眼,那是我平常不太容許自己使用的。但當我宣洩完後,常常會開始大笑。我會放任自己因為生氣而口無遮攔,並享受因此所帶來的解脫感。

隨後我會感到放鬆,這往往會激發我的創意,讓這段原本不怎麼愉快的關係變得比較容易處理,且能用比較具有建設性的方式來展開與另外一個人的對話。如果我真的當著另外一個人的面把這些情緒倒給他,可能還要想辦法善後;但如果是透過空椅法將這些情緒宣洩出去,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以自己的身分來結束這段對話

在表達負面情緒時,我幾乎不會想要坐到另外一張椅子上。如果是一段不怎麼重要的關係,例如可能只是某個沒禮貌的店員,我就會放過自己,不強迫自己非得要從另外一個人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不可。 

反過來說,如果這是一段很重要的關係,我通常會要自己打起精神來好好面對,坐到另外一個人的椅子上,去感受他們的感覺,如此一來,這個練習將變得有建設性。同樣的,最後要由你坐在自己的椅子、以自己的身分來結束這段對話。 

如果你覺得進行了空椅法後,沒有解脫的感覺,很可能是因為你無法克制地做了太多解釋,或者你很難放下理智讓感覺順其自然地流動。其實感覺沒有所謂的對錯,無論喜歡與否,我們就是會有感覺。我們以為只要什麼都不說,就不會傷害到任何人,事實卻正好相反。

舉例來說,在你大喊「滾開!我永遠不要再見到你!」的同時,你可能會感覺自己其實是想再見到對方的。如果你能把所有的感受都說出來,過後也許會發現自己對這個人的看法友善許多。 

會無法感受到放鬆或解脫,也很可能是因為你主要都還是在談論關於另外一個人的事,而沒有真的潛入內心深處去發掘你真正的感受。試著完成底下這幾個句子,也許能夠為你帶來一些想法:  

  • 我想要⋯⋯
  • 我很抱歉⋯⋯
  • 我無法承受⋯⋯
  • 實在氣炸了,我很想要⋯⋯
  • 我很害怕⋯⋯
  • 我不喜歡⋯⋯
  • 我覺得⋯⋯

很重要的是,你得持續想像對方就在你的面前。如果你發現對方的影像開始淡出,你可以試著去想像特定的細節。例如對方穿著什麼衣服?梳著什麼樣的髮型?身體呈現什麼樣的姿態?他在笑還是看起來有點緊張?記得,如果狀況變得讓你感到過於害怕,你可以拉開椅子的距離,或是把對方想像成只有原本的一半大小就好。

(本文摘自/我想陪你好好聊傷:人氣諮商心理師的15個療癒對話練習/今周刊)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Previous Post

讓大腦不老化的訓練法!腦科學家教「2招」更新大腦:變換常點的菜

Next Post

HER2乳癌雙標靶新劑型:給藥2小時變8分鐘!已納健保

Related Posts

為什麼會糖尿病足潰瘍?醫示警「4大狀況」要小心:亂剪指甲也上榜

為什麼會糖尿病足潰瘍?醫示警「4大狀況」要小心:亂剪指甲也上榜

2025-05-12
還很年輕就一臉老相?日本名醫揭「血管老化」3特徵:駝背也中標

還很年輕就一臉老相?日本名醫揭「血管老化」3特徵:駝背也中標

2025-05-12
amazon的顛覆管理學!貝佐斯推「主人翁精神」把自己當成公司老闆

Amazon的顛覆管理學!貝佐斯推「主人翁精神」把自己當成公司老闆

2025-05-12
女性偏頭痛是男性3倍!醫教「頭痛日記」助診斷:每週吞止痛藥限●●次

女性偏頭痛是男性3倍!醫教「頭痛日記」助診斷:每週吞止痛藥限●●次

2025-05-12
你是好媽媽,還是壞媽媽?心理學家揭5類型:這類型恐「把混亂傳給孩子」

你是好媽媽,還是壞媽媽?心理學家揭5類型:這類型恐「把混亂傳給孩子」

2025-05-12
我的媽媽是虐待者!不給零用錢、威脅去死⋯她經歷母愛創傷學會的事

我的媽媽是虐待者!不給零用錢、威脅去死⋯她經歷母愛創傷學會的事

2025-05-11
Next Post
her2乳癌雙標靶新劑型:給藥2小時變8分鐘!已納健保

HER2乳癌雙標靶新劑型:給藥2小時變8分鐘!已納健保

最新新聞

法國生活節演出卡司、kol陣容曝!法餐名廚打造快閃店掀熱議

法國生活節演出卡司、KOL陣容曝!法餐名廚打造快閃店掀熱議

2025-05-13
夢時代「玩味夏日」即日起登場-童趣端午市集、百人立蛋超吸睛

夢時代「玩味夏日」即日起登場 童趣端午市集、百人立蛋超吸睛

2025-05-13
藝術讓城市說話 讓世界傾聽 曾英棟以雕塑串聯信仰、人文與台灣精神

藝術讓城市說話 讓世界傾聽 曾英棟以雕塑串聯信仰、人文與台灣精神

2025-05-12
默默守護全台橋梁安全 專業及責任打造公共建設典範

默默守護全台橋梁安全 專業及責任打造公共建設典範

2025-05-12
氫分子台灣奇蹟 他讓世界看見「氫生活」新日常

氫分子台灣奇蹟 他讓世界看見「氫生活」新日常

2025-05-12
迎接夏日優雅轉換 SiOHER熹歐禾親膚材質打造輕盈舒適新裝

迎接夏日優雅轉換 無鋼圈內衣品牌打造親膚材質輕盈新裝

2025-05-12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