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每餐都只花10分鐘吃完?醫揭「吃飯太快會變胖」4招練習細嚼慢嚥

by 商情中心
2025-02-13
in 優活健康網
每餐都只花10分鐘吃完?醫揭「吃飯太快會變胖」4招練習細嚼慢嚥

每餐都只花10分鐘吃完?醫揭「吃飯太快會變胖」4招練習細嚼慢嚥

你吃一頓飯需要花多長時間?是5分鐘草草了事,還是花30分鐘至1小時細細品味?根據2014年一篇發表在《Obesity》肥胖期刊研究顯示,細嚼慢嚥不僅能增加熱量消耗,比狼吞虎嚥多出25倍,甚至可以改善血糖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如何讓細嚼慢嚥成為日常習慣?醫師分享4個實用小撇步。

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分享一名40歲、接受過縮胃手術的女性病患。她術後1年內成功減重25公斤,但隨著時間推移,食量逐漸恢復加上進食速度過快,經常在5~10分鐘內吃完便當,短短半年內體重反彈20公斤,糖化血色素達6.4%(正常值4.0~5.6%),診斷為糖尿病前期。

除了體重回升外,這位患者每次進食後還會出現心悸、冒冷汗、腹痛等症狀,甚至影響日常交友與自信。楊智雯解釋,縮胃手術後,沒有充分咀嚼消化的食物,將更快速地進入小腸,若進食速度過快,特別是攝取高精製醣類時,食物會更快速地「傾倒」進入小腸,引發心悸、 噁心、腹痛、腹瀉等「傾食症候群」。

調整飲食順序,延長飽足感

楊智雯建議,應先透過細嚼慢嚥逐步延長進食時間,並且調整飲食順序,先吃蛋白質,再吃碳水化合物,避免因傾食症候群造成蛋白質攝取不足,還能延長飽足感。

此外,選擇糙米飯、地瓜等高纖維、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取代精緻澱粉,減緩食物排空速度,穩定血糖、減少腹脹、噁心等不適感。在此基礎上,再搭配消化酵素與營養素補充,患者在兩個月內減重7公斤,糖化血色素也回到標準值,成功化解糖尿病危機。

楊智雯指出,細嚼慢嚥不限於縮胃手術患者,對一般人同樣非常重要。例如花椰菜、甘藍、芥菜和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具有肝臟解毒和抗癌效果,是因為它們富含異硫氰酸鹽。但若未充分咀嚼,蔬菜中的硫代配醣體將無法與酵素作用、生成此化合物,「吃了等於沒吃」。

4招讓細嚼慢嚥成習慣

如何讓細嚼慢嚥成為日常習慣?楊智雯分享4個實用小撇步:

  • 選擇高纖維食物:例如空心菜、青江菜、全麥麵包、堅果等,增加咀嚼次數。
  • 以大塊食物為主:選擇需要更多咀嚼的蛋白質種類,不切小塊食用,延長入口後的進食時間。
  • 營造專注用餐環境:放下手機、電腦與書籍,專注享受美食。
  • 搭配酵素與益生菌:促進消化吸收,減輕腸胃負擔。

研究顯示,特別對於有控糖需求或面臨第2型糖尿病風險的族群,增加「咀嚼」次數,可降低糖化血色素平均值約2%;無需死記「每口咬20~30下」規則,只要從簡單的習慣養成開始,細嚼慢嚥,便能自然融入日常生活。

(本文獲人間福報授權轉載,原文為:細嚼慢嚥養成習慣 有效化解血糖風險)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Previous Post

面對越討厭的人要越有禮貌?專家教「4招」維持禮儀:先主動打招呼

Next Post

每次約會都想不到去哪?100種「字母約會」提案:隨機抽取增情趣

Related Posts

妊娠高血壓威脅母嬰健康 中醫杜仲續斷茶安胎降壓有助調理

妊娠高血壓威脅母嬰健康 中醫杜仲續斷茶安胎降壓有助調理

2025-10-15
龐貝氏症家庭走滿20年 籲早篩與不中斷治療

龐貝氏症家庭走滿20年 籲早篩與不中斷治療

2025-10-15
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致命風險高 健保5月納入手術凝膠助提升存活率

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致命風險高 健保5月納入手術凝膠助提升存活率

2025-10-14
做重訓竟導致疝氣 微創技術助快速回復生活常態

做重訓竟導致疝氣 微創技術助快速回復生活常態

2025-10-14
四成以上止痛藥患者受困便秘 世界疼痛日揭示隱形危機

四成以上止痛藥患者受困便秘 世界疼痛日揭示隱形危機

2025-10-11
當心跳失控、喘不過氣 中醫帶你理解恐慌症 找回內心平靜

當心跳失控、喘不過氣 中醫帶你理解恐慌症 找回內心平靜

2025-10-09
Next Post
每次約會都想不到去哪?100種「字母約會」提案:隨機抽取增情趣

每次約會都想不到去哪?100種「字母約會」提案:隨機抽取增情趣

最新新聞

Together with HER 女力共創無限媽媽築夢家引領女性就業新未來

Together with HER 女力共創無限媽媽築夢家引領女性就業新未來

2025-10-18
花蓮縣長徐榛蔚陪同內政部長劉世芳 前往光復鄉立幼兒園關懷馬太鞍堰塞湖收容鄉親

花蓮縣長徐榛蔚陪同內政部長劉世芳 前往光復鄉立幼兒園關懷馬太鞍堰塞湖收容鄉親

2025-10-18
單杯調酒消費型態大爆發:RTD市場席捲居家派對,高端酒吧深化精緻服務

單杯調酒消費型態大爆發:RTD市場席捲居家派對,高端酒吧深化精緻服務

2025-10-18
何厝國小新校長上任 推動交通安全改革打造安心通學環境

何厝國小新校長上任 推動交通安全改革打造安心通學環境

2025-10-18
土地出租要小心!環檢警送辦37人棄土集團 桃園多處農地遭濫用

土地出租要小心!環檢警送辦37人棄土集團 桃園多處農地遭濫用

2025-10-18
九大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共創教育韌性 師資培育國際研討會展現教學創新成果

九大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共創教育韌性 師資培育國際研討會展現教學創新成果

2025-10-18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