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面對越討厭的人要越有禮貌?專家教「4招」維持禮儀:先主動打招呼

by 商情中心
2025-02-13
in 優活健康網
面對越討厭的人要越有禮貌?專家教「4招」維持禮儀:先主動打招呼

面對越討厭的人要越有禮貌?專家教「4招」維持禮儀:先主動打招呼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複雜,必須保持一個合適的距離,才能彼此依靠,卻不互相傷害。韓國人際溝通專家吳秀香於《靠太近會受傷,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一書中,分享「人際相處方式」,唯有在不斷碰壁中學習,把「心意」融入語言,在每段關係中多關照對方一些,才能找出彼此都不會疼痛的距離。以下為原書摘文: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可能總是良好的。就算是學校裡的同一個班級,也可能會有關係好的朋友,也可能會有在某處說自己壞話的朋友。從學校畢業出社會後,就更是如此了,會遇到老是對你有負面評價的職場主管,也會遇到在你面前對你很好,卻在背後說你壞話的同事。

就像這樣,我們會在各種環境中遇到讓人感到不適的人,想要完全不遇到這種人,那是不可能的,不論身處何處,勢必會出現令人不自在的關係,也很容易會因為對方隨意的一句話或一個舉動而受傷。

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如果不想要演變成不自在的關係,就必須好好地扣好第一顆鈕釦才行,換句話說,必須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才能降低關係變不好的機率。萬一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彼此之間就會產生「那個人和我不一樣」的偏見,隨著時間推移,對彼此的誤解就會逐漸加深,一旦誤會一直累積,最後就會演變成光是碰面就會覺得尷尬的關係。

那麼,決定第一印象的要素有哪些呢?可能是乾淨的外貌、端莊的服裝、沉穩的聲線等等多種條件,不過,即使具備了所有條件,只要說錯一句話,就有可能讓初次見面的印象被破壞殆盡。不考慮對方的感受只顧著自吹自擂,或是只一股腦地說自己想說的話而不傾聽對方的意見,又或是說話的內容本身沒什麼問題但卻支吾其詞或結結巴巴,就很難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可以左右人的一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這件事,不僅只體現在男女關係上,在職場等人際關係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對話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眼睛對視是一種尊重對方的表現,也給人一種正在聆聽對方說話的感覺,這樣能夠帶給對方信任感,此外,比起對自己的事情高談闊論,更重要的是簡潔扼要地說出需要說的話,傾聽對方說話的態度也是必要的,因為不論是誰,心裡都會希望有人能夠聽自己說話。

但即便是如此,也不可能完全不碰到令人不自在的人。如果每天都會遇到讓人不自在的對象,大部分的人都會建議要盡可能地避開,若是工作上的關係,那就不要和對方有工作以外的談話,盡可能減少會牽扯在一起的事情,但這麼做的話,除非兩人之中有一個人先離職,否則這種不自在的關係就只會一直持續下去。

如果這是一間除了那個人以外都還算不錯的公司,那總不能因為那一個人而持續承受壓力吧,「躲不掉的話就享受它」,就如這句話所說,如果是很難遠離的關係,那就先從主動打招呼開始吧。聽到這種建議,可能有人會這麼想:

「關係又不好,要怎麼打招呼啊?」
「如果我先打招呼的話,人家不會更不把我放在眼裡嗎?」

其實,並沒有人規定「要由誰先打招呼」,先看到對方了,或是眼神對上了,不用管誰先誰後,直接打招呼就行了,但如果因為對方是讓你感到不自在的人而想要避開,又或是因為在思考「我職位更高/我是前輩,我為什麼要先打招呼?」這樣就只會讓關係變得更糟糕而已。

想得簡單一點,這不過就是說出「你好」2個字而已,為什麼會那麼難說出口呢?箇中原因大多是出在「心(想法)」上。當心裡有「和那個人在一起時好尷尬」「光是碰到面就那麼難受了,有辦法繼續一起工作嗎?」等等想法時,不自在的感覺在剛開始只會是暫時的,但之後可能就會變得整天都不自在。

首先,必須先思考對方「為什麼」會讓你感到不自在,根據讓你變得不自在的原因,因應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不要為了克服不自在的感覺而勉強自己,「本來就有可能會覺得尷尬啊,那又怎樣?」只要抱持著這種輕鬆的想法,你的視野就會變得截然不同。

4招保持最低限度的禮儀

主動打招呼時,要留意以下4點。

第1,即使對方不理你,也要繼續打招呼。

就算對方不接受也要繼續打招呼?這可能會有點讓人難以理解,但這並不是什麼顏面之爭,如果你覺得不自在的話,對方也可能因為你而感到不自在,所以就算你先打招呼了,對方也很難馬上就有所回應,他甚至有可能會感到驚慌,心想「他這是在幹嘛?」或「是我的錯覺嗎?」但如果隔天、再隔天,都能始終如一地打招呼的話,對方最終也能敞開心胸,全然接受你的問候。

第2,打招呼時要清楚地講到完。

出於彆扭的心情而在打招呼時含糊其辭是毫無用處的,必須要清晰有力地打招呼,讓對方好好聽懂,這樣才能確實地傳達你的意思。

第3,講究禮數時要彎腰。

如果只是用眼神致意,可能反而會加深負面的印象,即使是以明亮的聲線打招呼,如果只是輕輕點頭示意的話,也有可能會給人不禮貌的感覺,假如讓你感到不自在的對象是主管的話,那就更是如此了。若你開始打招呼是為了讓自己的心情放鬆一點,也為了讓對方不那麼尷尬,保持一定程度的禮儀會比較好,並不需要做到九十度鞠躬,只要適當地欠身就好,如此一來對方某天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你的。

第4,不要失去臉上的微笑。

如果要板著臉孔,那就不如不要打招呼了。面無表情地說出「你好」,對方也不會感到開心的。想像一下,如果有人生硬且面無表情地向你點頭打招呼,你的心情會如何?和帶著明朗的微笑說出「早安啊」相比較後,你就會知道笑著打招呼的力量有多大了。

即使是關係良好的時候都不見得能夠輕鬆打招呼了,讓人感到不自在的對象想必會更加困難,但如果不是再也不會見面的關係,還是保持基本禮儀會比較好,招呼打著打著,或許某一天就會突然覺得對方沒那麼讓人感到不自在了。
 
(本文摘自/靠太近會受傷,離太遠會寂寞的刺蝟:24個治癒人我關係的「界線人際學」!/平安文化)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Previous Post

永遠困在「錢不夠」的循環?金融分析師教你1招達到「真正的富有」

Next Post

每餐都只花10分鐘吃完?醫揭「吃飯太快會變胖」4招練習細嚼慢嚥

Related Posts

2025春夏「耳下短髮」當道!短髮入門「5種清爽髮型」縮小臉部比例

2025春夏「耳下短髮」當道!短髮入門「5種清爽髮型」縮小臉部比例

2025-05-09
異位性皮膚炎癢到徹夜難眠?靠健保給付小分子標靶藥物找回生活節奏

異位性皮膚炎癢到徹夜難眠?靠健保給付小分子標靶藥物找回生活節奏

2025-05-09
社交場合只會換名片?溝通教練「5方法」成功建立人脈:多準備故事

社交場合只會換名片?溝通教練「5方法」成功建立人脈:多準備故事

2025-05-09
現在的工作沒什麼前途,我該直接躺平嗎?心理師揭「1招」自我評估

現在的工作沒什麼前途,我該直接躺平嗎?心理師揭「1招」自我評估

2025-05-09
6歲童染「黴漿菌」高燒久咳⋯吃抗生素也沒用!醫揭「常見5症狀」

6歲童染「黴漿菌」高燒久咳⋯吃抗生素也沒用!醫揭「常見5症狀」

2025-05-09
「簡單伸展」就能擺脫蝴蝶袖!5個必學「瑜珈動作」消除手臂贅肉

「簡單伸展」就能擺脫蝴蝶袖!5個必學「瑜珈動作」消除手臂贅肉

2025-05-08
Next Post
每餐都只花10分鐘吃完?醫揭「吃飯太快會變胖」4招練習細嚼慢嚥

每餐都只花10分鐘吃完?醫揭「吃飯太快會變胖」4招練習細嚼慢嚥

最新新聞

高雄酒商引進東歐人氣利口酒 烏克蘭醇厚果香

高雄酒商引進東歐人氣利口酒 烏克蘭醇厚果香

2025-05-09
吉伊卡哇+原創IP公仔娃娃 彰化潮玩IP強勢來襲

吉伊卡哇+原創IP公仔娃娃 彰化潮玩IP強勢來襲

2025-05-09
從頭開始學保養 中西合併與科學技術重拾健康方髮

從頭開始學保養 中西合併與科學技術重拾健康方髮

2025-05-09
職人級料理刀具 彰化客製化專賣

職人級料理刀具 彰化客製化專賣

2025-05-09
<美食>潮玩×科技風 台中南屯限定火鍋夯

<美食>潮玩×科技風 台中南屯限定火鍋夯

2025-05-09
街頭較量戰到賽道對決 熱銷運動車款大評比

街頭較量戰到賽道對決 熱銷運動車款大評比

2025-05-09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