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新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3日舉辦《新北市社宅十年有成》專書成果發表會暨中和安邦社宅入厝園遊會,市長侯友宜出席表示,自2013年起新北市已推動達3.6萬戶社宅,成為全國推動規模最大城市,並建立多元興辦與公私協力模式,為全台縣市樹立典範。
侯友宜指出,新北市率先以BOT方式興建社宅,推動BIM碳排監控與淨零設計,實踐永續住宅理念。政策亦強調社宅功能多元,陸續推出「青銀共居」、「高齡友善換居」、「長者安心居」等方案,鼓勵跨世代共居,建構全齡安養社區。
(圖/ 新北市政府)
市府也透過都更、容積獎勵、工業區回饋、與派出所共構等多元方式取得社宅用地,例如三峽國光社宅設置公托與長照服務、土城員和社宅主打青年共居、新店央北結合醫療資源等,體現社宅與在地需求整合。
(圖/ 新北市政府)
侯友宜並強調,為保障公平入住,新北推動「租金依所得分級」、「育兒加籤」等制度,並規劃社福機構進駐,回應高齡少子化挑戰。
House91找房趣企劃室主任曾崇典指出,新北市在社宅政策上的規模與彈性設計,已不僅是解決居住問題,更體現城市治理整合資源、面對高齡化與社福需求的能力,尤其多元取得機制與社區導向規劃具高度參考價值,值得各地借鏡。
(圖/ 新北市政府)
城鄉局補充,《宜居家園的追尋》專書完整紀錄10年來社宅政策的制度創新與推動經驗,為全國各地政府提供具體參考依據。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