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健檢報告「紅字比標準高一點」沒關係?醫揭「3指數」超標就是慢性病

by 商情中心
2025-05-29
in 優活健康網
健檢報告「紅字比標準高一點」沒關係?醫揭「3指數」超標就是慢性病

近年健康管理意識上升,許多人都開始有定期健康檢查的概念,但如果健康檢查報告上的紅字只是超標一點點,到底要不要進行健康管理呢?《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家醫科醫師指出,如果是肥胖、血脂、血壓、糖尿病前期等三高相關指標異常,就要特別當心,若不積極控制可能衍生慢性疾病,帶來代謝症候群甚至是心血管疾病問題。

59歲吳先生每年定期接受員工健檢,近10年來每次健檢都是相同的結果,血壓、血糖、血脂都比標準值高一些,但還不到需要藥物治療的程度。幾年下來,收到健檢報告之後,他總是說看到紅字習慣就好。

不過上個月在歷經一次劇烈胸痛送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並置放冠狀動脈支架手術之後,他很慶幸能逃過死劫,也體認到積極管理三高紅字的重要性。

三高微超標恐增代謝症候群風險

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表示,面對健檢報告,千萬不能因為每年檢查都是紅字就習以為常,特別是三高的異常,即使只是些微超標也要注意,肥胖、血脂異常、初期高血壓、糖尿病前期等應綜合評估,視為慢性疾病來看待,異常值一項一項的累積帶來的影響是相乘而不是相加。

血脂、血壓、血糖等的異常被統稱為代謝症候群,研究顯示,罹患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發生原因與生活習慣、飲食有密切的關聯。

康宏銘提到,在三高尚未達須服用藥物程度時,透過飲食、運動、避免菸酒、體重控制等,並配合個管計畫積極控制,維持甚至降低數值,減少用藥的可能。

預測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工具多

除了利用一般健檢提供的風險因子來預測將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有許多檢查包括動脈硬化指數(脈波傳導速度)、頸動脈超音波、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檢查、腦血管磁振造影等,適當運用這些檢查可以幫助我們直接看到血管的健康狀態,做更積極、更完整的心血管及慢性疾病預防管理。 

康宏銘提醒,近年健康管理意識上升,許多人都開始有定期健康檢查的概念,但對於檢查的數值除非明顯異常,常常是看了就放一邊,其實面對健檢報告,即使只是些微超標也要注意,經由醫師綜合評估,瞭解應對的方案,尤其是隨著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轉變,罹患代謝症候群有年輕化的趨勢,年輕族群也別輕忽,在代謝症候群發生的早期,積極面對,降低未來的風險。

延伸閱讀:
「5指標中3」代謝症候群找上你了!醫曝:4分之1人沒自覺 教你5招防病
博士營養師推1飲食法,不怕血糖飆高,能預防代謝症候群,要搭配減少久坐和運動

(本文獲常春月刊授權轉載,原文為:健檢報告「紅字比標準高一點」沒關係? 醫忠告「這3項異常」即便不用服藥,也應視為確診)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生理期不能洗頭?生理期不能染燙髮?醫破解「經期5大迷思」別搞錯

Next Post

乾眼症反覆發作,小心眼睛慢性發炎!醫揭「1療法」抑制發炎反應

Related Posts

心臟科領域一大突破 最新研究:減重針劑不只瘦身 更護心

心臟科領域一大突破 最新研究:減重針劑不只瘦身 更護心

2025-07-17
21天習慣養成挑戰:從自我批判到自我成長轉變

21天習慣養成挑戰:從自我批判到自我成長轉變

2025-07-17
全球醫療減碳挑戰下 如何科學看待麻醉藥選擇並兼顧病患權益

全球醫療減碳挑戰下 如何科學看待麻醉藥選擇並兼顧病患權益

2025-07-15
兔寶爸媽成長工作坊歷十屆有成 台灣唇顎裂產前診斷與產後治療典範轉移

兔寶爸媽成長工作坊歷十屆有成 台灣唇顎裂產前診斷與產後治療典範轉移

2025-07-12
身心倦怠是身體哀號的求救訊號!小心腦神經衰弱!

身心倦怠是身體哀號的求救訊號!小心腦神經衰弱!

2025-07-10
西芹汁風潮下,慢性腎臟病患者該如何安全飲食?營養師提醒:勿輕易跟風

西芹汁風潮下,慢性腎臟病患者該如何安全飲食?營養師提醒:勿輕易跟風

2025-07-04
Next Post
乾眼症反覆發作,小心眼睛慢性發炎!醫揭「1療法」抑制發炎反應

乾眼症反覆發作,小心眼睛慢性發炎!醫揭「1療法」抑制發炎反應

最新新聞

從台青自詡「厭世代」看賴清德兩次「死亡交叉」及深遠影響

從台青自詡「厭世代」看賴清德兩次「死亡交叉」及深遠影響

2025-07-20
直擊嘉義災區|186戶屋頂急需修復 報廢輪胎+防水帆布成救命組合

直擊嘉義災區|186戶屋頂急需修復 報廢輪胎+防水帆布成救命組合

2025-07-20
銀髮族養魚抗失智!屏東創新「蓋斑鬥魚長輩組」 驚豔彩耀盃國際觀賞魚高峰會

銀髮族養魚抗失智!屏東創新「蓋斑鬥魚長輩組」 驚豔彩耀盃國際觀賞魚高峰會

2025-07-20
日本多個城市捐款義助台南災後重建 患難見真情

日本多個城市捐款義助台南災後重建 患難見真情

2025-07-20
【南方視角】設計的靈魂不能外包:AI時代的創新態度與設計本質 專訪東壁設計總監鄭國章

【南方視角】設計的靈魂不能外包:AI時代的創新態度與設計本質 專訪東壁設計總監鄭國章

2025-07-20
高市勞工局偕南科舉辦大型徵才活動 助北高雄民眾在地就業

高市勞工局偕南科舉辦大型徵才活動 助北高雄民眾在地就業

2025-07-20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