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中正脊椎骨科醫院副院長:「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讓病患有更多選擇。圖/李熊熊攝
南部最大聲/記者 李熊熊高雄報導
膝關節疼痛不是年長者專利!現代人因運動傷害、姿勢不良、體重負擔過重等因素,容易導致關節提前磨損,根據統計全台已有超過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困擾(來源:衛福部)。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炎是因軟骨磨損導致骨頭直接摩擦,進一步產生骨刺、僵硬與行動困難。患者初期常靠止痛藥、注射玻尿酸或PRP等保守療法延緩病情,但若關節結構已嚴重磨損,需手術介入才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高雄中正脊椎骨科醫院副院長洪榮燦醫師表示:「醫師都會依照個人膝蓋狀況量身打造治療計畫,不必一味忍痛,也不需急著『全換』!」有一種「半膝關節置換手術」是一個保留性更高、恢復期更短的術式,讓患者可以有更多治療新選擇。
67歲婦人跛腳多年不再忍痛,鼓起勇氣動刀「半膝置換手術」生活幾乎回到正常步調
67歲蔡阿嬤年輕時開餐廳忙碌做生意,退休後不遺餘力在家煮飯給孫子們吃,從20年前開始就受到左膝疼痛困擾,走路常覺得「卡卡的」,後期越來越嚴重影響生活才去就醫,經診斷為中期退化性關節炎合併半月軟骨破裂。起初她因害怕手術風險與疼痛,默默又忍受劇痛長達半年,期間嘗試過玻尿酸注射、PRP與幹細胞等治療,發現一開始有效,但都無法持久。直到接受洪醫師評估,選擇進行「單側半膝關節置換手術」。
蔡阿嬤終於鼓起勇氣,做好心理準備…沒想到手術後,她第二天即可下床行走、第四天順利出院,甚至術後第五天便在家人陪同下開逛市場,蔡阿嬤轉述,菜市場的老闆們看到她都驚訝:「阿嬤走路的腳步跟以前很不一樣。」對於手術,蔡阿嬤笑說:「沒想到比想像中簡單很多,我自己是沒有痛到需要忍、也不需要恢復很久,生活幾乎回到正常步調。」三至四週後她便能自由上下樓梯、從事日常家務,更在年初與女兒約好一起歐洲自由行,實現多年來的夢想!蔡阿嬤回憶起義大利的旅行,曾需要走一段大斜坡,她說:「所有人都以為我上不去,但我竟然走上去了!」還笑說當天自己的計步手錶顯示走了兩萬步,讓她出乎意料!很慶幸自己有根據醫師建議做出換膝手術這個選擇,幫助自己踏上人生新的旅程。每位患者的病情總會有所差異,但結合自身情況和專業醫師的建議,都會有尋找到合適治療的機會。
醫師:不是每個病患都要換全膝,醫師評估符合條件的話,半膝會是恢復較快的新選擇
選對治療方式盡早脫離膝痛陰霾
洪榮燦醫師表示,膝蓋的半月軟骨如同「避震器」,對於穩定與緩衝關節負擔至關重要。年輕人常因激烈運動造成半月板損傷,而中年族群則常因關節退化導致破裂。全膝置換和半膝關節置換適用的情況有所不同,若病變侷限在單側關節,且關節尚有部分健康組織,則不需進行全膝置換,往往透過單側半膝關節置換即可有效改善疼痛、縮短復原期,也因保留下來的骨頭較多,故可以同時保留更多原始膝蓋的功能,活動上也更自然。
現今醫療器材日新月異,台灣跟歐美日同時引進新型的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有更符合人體工學的客製化變動,加上維他命E墊片,不僅抗氧化能力大幅提升,還可有效抵抗關節中反覆施力所產生的磨損與剝落,為患者帶來更長久的膝關節壽命與更穩定的日常活動。洪醫師也呼籲,不論年齡,只要膝蓋疼痛影響日常生活,都建議主動就醫,早日找回行動自由與人生節奏。
多數患者可在術後一個月內恢復日常活動,甚至回到職場或進行輕度運動。「別再讓疼痛『偷走』你的人生!」洪醫師強調,病患越早診斷與治療,就越可能以更小的付出換來更大效益。半膝置換手術如今已不再是「無路可退」的最後選擇,而是許多符合換膝條件的中期膝痛患者找回行動自由的新起點。
註:本文僅作衛教科普用途,相關資訊不應作為診療依據。因病患病症差異,具體解決方案及療效請向正規醫療機構及醫療衛生專業人員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