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中心/綜合報導
MIT抗癌新藥報佳音!工研院今(11)日宣布,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補助下,攜手國內生技龍頭藥華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針對國內首創「抗T細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體酪氨酸抑制基序(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TIGIT)免疫檢查點抗體新藥 ITRI-501」展開策略合作,推動創新技術從實驗室邁向臨床應用,加速新藥商品化進程。雙方將在臨床試驗、製程開發等緊密合作,促進免疫治療技術落地,帶動臺灣生醫產業與國際接軌。ITRI-501臨床前試驗中,對於實體腫瘤及高度表現TIGIT靶點的血癌,具有顯著治療潛力,療效優於國際同類藥物。此一成果不僅彰顯臺灣在次世代免疫治療領域的研發實力,更協助臺廠在發展自主創新藥物方面,打造完整產業供應鏈。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表示,根據美國調研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報告,相較於其他癌症治療方法,免疫療法在臨床上的採用率較高,且新型免疫療法的上市核准案越來越多,也進一步推動市場成長。預計到2030年,全球癌症免疫治療市場規模將達到4,431.7億美元,折合新臺幣逾13兆元,2025至2030年期間的複合年成長率高達11.9%。另外,癌症已連續43年位居國人死因首位,為此賴總統「健康臺灣」政策特別提出強化國家癌症防治計畫,目標2030年癌症死亡能減少三分之一,並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促進新藥研發與可及性。技術司長期以科技專案補助法人研發創新技術,期盼透過持續投入豐沛資源,協助壯大臺灣生醫供應鏈,提升產業競爭力,促使民眾邁向健康。
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工研院在經濟部科技專案支持下,持續深耕癌症治療領域,近年在癌症新藥與免疫細胞療法等方面獲多項成果。今針對實體腫瘤免疫抑制機制成功開發出國內首創、鎖定TIGIT靶點的「抗TIGIT免疫檢查點抗體新藥」。具備辨識TIGIT免疫檢查點、啟動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抗體毒殺作用等多重機制,僅需低劑量單一用藥,即能達到聯合用藥與活化T細胞的雙重抗腫瘤效果,有效抑制腫瘤生長、改善治療成果。已於年初專屬授權國內生技龍頭藥華醫藥。此次雙方攜手合作,盼憑藉其在製造與產業轉譯的深厚實力,加速新藥的臨床推進,提升臺灣在全球免疫治療領域的研發能見度,為癌症治療帶來全新契機。
藥華醫藥表示,本次很榮幸能與工研院合作,取得「抗TIGIT免疫檢查點抗體新藥」的全球專屬授權。此新藥具備治療多種癌症的潛力,不但有機會與藥華藥現有產品相輔相成,也成為藥華藥在免疫治療領域的重要項目。TIGIT抗體作為新一代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能透過多種機制增強抗腫瘤免疫力,工研院的抗TIGIT抗體臨床前數據已顯示其卓越競爭力,為新一代癌症免疫療法帶來希望。藥華醫藥將憑藉專業創新研發,突破傳統框架,以嶄新方式推動新模態藥物開發,研發團隊將全力投入加速推進此新藥的應用。藥華醫藥誠摯感謝工研院的信任與合作機會,期待攜手共創突破性治療方案,造福更多病患。
T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對抗癌細胞的重要防線,但腫瘤常會透過一種名為「TIGIT」的抑制蛋白,讓免疫細胞「失靈」,無法辨識或攻擊癌細胞,導致癌症持續擴散。工研院研發出抗TIGIT抗體新藥「ITRI-501」,能有效阻斷TIGIT干擾,重新啟動T細胞與NK細胞的抗癌能力。在前臨床實驗中,使用ITRI-501連續三週後,有75%腫瘤完全消失,且後續觀察未出現復發,顯示具備良好的長效性與抗腫瘤效果。研究亦發現,ITRI-501無論單獨使用或與其他免疫藥物合併使用皆能顯著提升免疫細胞活性,整體療效更勝國際同類藥物。該藥物不僅具創新性與競爭力,也為癌症治療帶來全新突破。
面對新時代的機會與挑戰,工研院擬定《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作為研發方向,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的研發方向,並發展「智慧化致能技術」以促成應用領域。在「健康樂活」領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解決方案;如鎖定社會與市場需求,將創新生醫技術移轉予產業,推動商品化,帶動臺灣醫療科技產業轉型升級,以謀求人類社會福祉,引領產業社會邁向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