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求才令)
高薪夢背後的陷阱:別讓甜言蜜語套住你
【徵!! 周XX演唱會工作人員,時薪4XX元起…】、【寶媽、懷孕也可以在家賺大錢…】【徵海外打工換宿…】、【原本帳號被鎖…、好的工作機會你一定要知道…、合法可信顧問公司…】……
你有沒有看過類似的訊息或貼文 ? 或是被這種消息騙的新聞 ? 你一定覺得很假很浮誇,在想怎麼會有人被這種消息騙吧,但很遺憾,必須告訴你的是這些都是天天在你我身邊發生的真實事件。
高薪、輕鬆、海外工作、居家工作,怎麼樣 ? 心動了吧,找一份能賺大錢的工作,掙的盆滿缽滿,然後年紀輕輕就開開心心退休待在家裡或四處出國玩想必是每個在職場奮鬥的人都曾幻想過的事吧,小編也恨不得每天都可以不用賺錢在家嚕貓、沒事就出國。但現實卻是很骨感的,樹上不會長黃金、天空不會突然降下鑽石、美好的工作也不會突然從天而降,你我都還是要乖乖面對現實的,所以我們應該隨時保持警覺、日常也要隨時更新自己對詐騙的認識,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免於受騙,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阿星拿著一本路邊來的武功秘笈就真的可以習得絕世武功的。
假職缺新花樣:精緻話術包裝的求職陷阱
比起那些年我們怕的購物詐騙、銀行詐騙,現在的詐騙集團更懂得包裝、運用新的工具,抓準的,就是你心裡對「工作機會」的渴望。 近年來隨著社群網路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不再受限於地域的限制,大家都可以輕易的得知來自其他縣市、國家的資訊,許多社群平台也隨之興起。但隨著便利而來的,也是假訊息能流傳的更遠更廣,更多人會接受到虛假的資訊,其中Thread更因他獨特的演算法與運作模式,淪為詐騙訊息傳遞的新工具。
在這波「演唱會工讀詐騙」、「居家高薪打工」、「小幫手轉特助」的假職缺風暴中,受害者遍布全台各地。這些詐騙手法不再是拙劣的詐術,而是精緻的包裝與話術操作,小編這裡幫你整理了近期常見的詐騙流程與套路,下次再看到類似的訊息也要保持警覺ㄛ!
(圖/ 求才令)
第一步:假招募,主動私訊你
📲「這個職缺剛好滿了,但我可以推薦你另一個機會」——這是詐騙者慣用的切入話術,看似貼心推薦,其實是在測試你的信任度,為後續引導埋下伏筆。尤其在 Threads、FB、IG 等社群平台上,許多所謂的「輕鬆高薪」職缺都是誘餌。
第二步:提供「看似真實」的公司名稱與網站
🔍例如「Carewell人事顧問」、「新星創業股份有限公司」,網頁排版整齊、logo設計完整,甚至附有聯絡資訊與公司簡介,讓人誤以為是合法機構。實際上這些都是偽裝,只要你不深入查證,就很難識破真偽。
(圖/ 求才令)
第三步:要求你填寫個資進行所謂「登記」
🧾 名稱、電話、LINE ID、住址、學經歷、郵局帳戶資料——這些資訊一旦提供,就等於將自己的數位身分雙手奉上,讓詐騙集團能自由操作,不僅會被用於假交易、假報稅,還可能變成日後詐騙他人的「工具人」。
第四步:層層導入群組,製造信任與真實感
👥 詐騙者會先邀請你進「小幫手群」,接著說升級為「特助」,最後再發一個「正式面試報名表」讓你填寫。這種層層包裝的套路,模擬真實求職流程,讓人不知不覺陷入一個看似正常的招募體系,直到為時已晚。
第五步:誘導你從事「轉帳、代收款」行為
💸 當你完成了前面的步驟,詐騙者會進一步要求你「幫忙刷單」、「操作帳戶」、「代收款項」。事實上這些行為就可能涉及虛假交易與洗錢,帳戶一旦被追查,不但會被金融機構凍結,還可能吃上刑責,背上不必要的前科ㄛ。
這五個步驟看似合理,但實際上是連環設計。有人原本只是填個資料、幫個小忙,直到接到銀行通知「你變成人頭戶了」,才猛然驚醒。這類詐騙之所以難防,正是因為它們善於利用「半真半假」的手法,一步步引導你進入深淵。
切記:只要涉及個資、群組、轉帳等敏感操作,務必再三查證與拒絕。別讓善意被利用,最後損失錢財甚至是健康,讓求職美夢變成惡夢。
詐騙集團擅長的不是暴力,而是設計、偽裝,他們扮演成你「最想遇到的那個人」可能是人資、主管等等他們備齊溫和、有邏輯的話術,就只差你的一個點頭。
而你一點頭,資料出去了、錢出去了,身分跟帳戶也就淪為他們詐騙下一個受害者的工具。
(圖/ 求才令)
求職防詐 SOP 三步驟——保住你辛苦打拼的未來
大家不是笨,也不是不小心。你只是缺了一套清楚、有力、能讓自己「停下來思考」的求職防詐 SOP。
這邊幫你提供了3個SOP幫你
請記住這三個字:「查、問、報」。
(圖/ 求才令)
🧩 第一步:「查」——看清楚公司與職缺的來源
🔎 別再只看時薪、福利、幾個 emoji 的圖卡。詐騙最怕的,就是你多看幾次、多思考一下。
● 查平台:先看這份職缺是不是來自 104、1111、yes123 等合法平台,也歡迎上我們求才令的官網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 查名稱:Google「公司名稱+詐騙」看看有無黑歷史
● 查實體:這家公司有統編嗎?有登記地址嗎?網站是真的還是仿的?
📌 小提醒:如果對方跟你說「這是內部職缺不能公開」,那你也可以篤定的把 不內部處理。不透明,視為風險的訊號。
🧩 第二步:「問」——問自己:這樣合理嗎?
🧠 把求職當作一場選擇,也是一場思辨。你要做的,是問自己這些基本但關鍵的問題:
● 「為什麼一個不認識的人會主動私訊我?」
● 「為什麼沒面試就錄取我,還說我很適合?」
● 「為什麼工作要我先匯錢、加群組、給帳戶?」
⚠️ 這些問句的存在,不是懷疑世界,而是保護自己。
每一個你問出口的問號,都是對詐騙說「不」的盾牌。
🧩 第三步:「報」——遇到可疑就報165,你不是一個人
☎️ 詐騙讓人害怕,是因為你以為自己只能一個人處理。其實,你可以:
● 截圖可疑訊息/群組,傳給 165 或 LINE 上的「警政署反詐騙」官方帳號
● 找你信任的親朋好友討論這份職缺合不合理
● 如果你已經匯款或提供帳戶,請立刻打給銀行、報警處理
📣 一通電話、一個提醒,可能就救了一個正要陷入的人。你不是一個人,也不該孤單地面對詐騙。
我們要的,不只是錢,而是安全與尊嚴
我們努力打工,不是為了掉進風險。
我們追求穩定,不是為了成為人頭戶。
我們渴望的,是一份能好好工作的地方,而不是一段被包裝的陷阱。
真正的好工作,不會叫你「趕快決定」;不會要求你「加LINE、交錢、給帳戶」;不會在半夜還傳來「上工了嗎?」的訊息。
把這篇文章,傳給你認識的同事、正在轉職的朋友、或任何看起來「快找到工作」的人。
因為我們無法保證詐騙不會來,但我們可以保證:我們不用獨自面對。
📌 附加工具與資源(收藏起來)
● 📞 165 反詐騙諮詢專線(免費、匿名、24 小時)
● 📱 LINE 搜尋「警政署165反詐騙」官方帳號,即時查詢職缺真偽
● 🔍 推薦APP工具:
- Whoscall(來電辨識)
- 全民防詐達人(實例查詢)
- 報你知 App(新聞即時詐騙警示)
● 董氏基金會——工作壓力自我檢測表:
https://www.etmh.org/Online_tool/detection4
● 衛生福利部壓力指數量表:
https://health99.hpa.gov.tw/onlineQuiz/pressure
● 勞動部勞工諮詢申訴專區:
https://www.mol.gov.tw/1607/28690/28700/
中華超傳媒
(文/ 求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