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評論|823之後,高雄民進黨市長初選其實是在選「路線」

by 商情中心
2025-08-25
in 南部中心
評論|823之後,高雄民進黨市長初選其實是在選「路線」

圖/AI 生成

南部最大聲/ 記者 吳有炓 報導

不是誰的場子更熱,而是誰能修補信任缺口

823大罷免與公投落幕後,高雄民進黨市長初選快速升溫。邱議瑩、許智傑、林岱樺、賴瑞隆四條不同競選方法,折射出同一個核心提問:民進黨要用什麼樣的「治理與溝通方式」,重新說服對治理不耐的選民?從今年1至8月的公開動態與網路輿情來看,這場初選更像是一次「路線投票」。

高雄民進黨市長初選採取電話民調機制,本質上是一場「黨內治理的壓力測試」。派系整合並不是喊口號,而是要透過 透明程序、公開承諾、可檢核的政治責任,來換取社會的信任。

823公投在高雄的投票數字清楚提醒了民進黨:同意票423,651,高於不同意票229,579。這代表在關鍵政策議題上,民眾的選擇其實與黨中央期待不同。初選候選人若仍陷於派系角力,恐怕會讓民眾更質疑民進黨是否真心面對民意。

因此,如何讓市民相信「民進黨學到教訓」就成了初選核心。候選人不只是要爭奪提名,而是必須透過公開政見辯論、政策白皮書與數據檢驗機制,證明自己能 把派系文化制度化、把政策討論透明化,才能在初選中重新累積起民眾的信任感。

四條路線的本質差異

邱議瑩:把反省做成主戰場——從「檢討施政」到「政策對決」

邱議瑩在823後率先拋出「民進黨必須深刻檢討施政,尤其是能源政策」的訊號,並把戰場定義在「政策對決」而非「派系內鬥」。這種打法的好處,是能搶到議題主導權,回應選民對務實治理的期待;但它也要求高——檢討不能只停留在口號,必須把能源、電網、空汙與產業用電的細節攤在陽光下,讓城市看得見可執行的時間表與責任表。

關鍵挑戰:把「反省」轉為「可落地方案」。若缺少具體KPI(如備轉容量、轉供時間、停電件數、工安改善指標等),反省容易被對手反攻為口水。

許智傑:把政績與動員變成流量——但要「熱而不虛」

許智傑上半年穩步用地方建設、交通改善、招商案例鞏固政績敘事,下半年以大型群眾活動與社群素材拉高熱度。這條路線擅長把抽象的治理,轉化成可視化的現場與畫面;也是民進黨過往在高雄最熟悉的勝選方式。

關鍵挑戰:把「場子熱度」轉為「政策記憶」。群眾照片與短影音容易衝高聲量,但若無法沉澱成1–2個被反覆記住的政策亮點(例如「某區交通瓶頸清除計畫」「某產業聚落升級方案」),兩極化評論會同時被帶進來,熱度與支持不一定等比。

林岱樺:爭議與對抗的生存法——聲量不缺,但好感吃緊

林岱樺今年以司法爭議成為輿論中心,她選擇把敘事放在「戰到底」「不脫黨」,維持能見度與支持者的凝聚。這是高風險高波動的打法:短期可以有話題,但若正面治理議題的比重上不來,很難把「注意力」轉成「信任」。

關鍵挑戰:把輿情主軸從司法防禦,移回城市治理。建議在治安、婦幼、社福與都市更新上推出可立即驗收的小規模計畫,先讓媒體標題回到「政策」。

賴瑞隆:公益理性、低噪音——好口碑的慢變現

賴瑞隆長期靠捐血、親子與基層服務累積好感,路線溫和、理性,對中間選民友善。但在注意力稀缺的社群時代,「低噪音」也意味著容易被壓過去。

關鍵挑戰:需要1–2個「破圈」的事件級政策。例如把公益服務延伸為制度提案(長照與托育的跨局處整合、學童夏季防熱傷害與運動場域安全標準等),並用一場大型行動做為「可見的開場」。

這場初選,民進黨必答的三題

  1. 能源與電力治理
    823之後,選民其實在問:電夠不夠、網穩不穩、停電怎麼少、污染怎麼降。誰能端出「能源組合」「電網韌性」「工安監理」三張表(目標值、路線圖、里程碑),誰就比較接近「可信」。

  2. 生活治理 vs. 政治動員
    地方治理的痛點(排水、交通、登革熱防疫、公共工程品質、弱勢支持系統)需要的是「問題解決的週期」,不是一場又一場的造勢。誰能把動員的熱,導進「服務流程的冷」,誰就能持久。

  3. 派系文化的透明化
    初選是黨內治理的壓力測試。整合不是叫口號,而是用透明程序、公開承諾、可檢核機制換取信任。派系不會消失,但可以被制度化。

三個決勝變數

  • 社群平台的敘事差
    Facebook偏向社交分享、群眾動員;YouTube看重內容厚度;短影音平台吃情緒起伏。四位的內容策略要分流:一個主軸跑三種語法,才不會「聲量看起來很大、轉化卻很小」。

  • 中間選民的耐性
    對中央政治口水的疲乏,會在地方選舉反彈。誰越早把語言從「攻防」換成「服務」,越容易縮短信任距離。

  • 黑天鵝風險
    公共安全、重大事故、極端天氣都可能重排議題。準備好「48小時應對手冊」(通報、現場、補救、說明、檢討、追蹤),比任何一句口號更能說服民眾!

資料來源:TPOC/QuickseeK 輿情資料庫、聯合報、中央社、Yahoo新聞、CNEWS 匯流新聞網、公視新聞網等公開報導

Previous Post

永續送關懷!高市經發局推動「能源弱勢關懷」 號召企業捐贈節能家電予社福團體

Next Post

鹿野茶鄉轉型進行式 農村好店翻轉紅烏龍文化日常

Related Posts

國光客運所屬「【9189】高鐵左營站-台88線-小灣」等6條一般公路客運路線自114年8月31日起停止經營權

國光客運所屬「【9189】高鐵左營站-台88線-小灣」等6條一般公路客運路線自114年8月31日起停止經營權

2025-08-25
高市鼓山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家庭、社區群聚疫情 擴大疫調採檢主動發現3例確診

高市鼓山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家庭、社區群聚疫情 擴大疫調採檢主動發現3例確診

2025-08-25
張博洋直指柯建銘 你一個人不負責,民進黨再多人說要檢討都看起來沒有說服力!

張博洋直指柯建銘 你一個人不負責,民進黨再多人說要檢討都看起來沒有說服力!

2025-08-25
2025屏花漾市集8月29登場! 萬倉街鐵橋下綻放城市新風貌

2025屏花漾市集8月29登場! 萬倉街鐵橋下綻放城市新風貌

2025-08-25
「高雄捷運 O9 站 B、C 基地捷運聯合開發案」招商說明會盛大舉行 打造一座全民運動休閒的創意街區

「高雄捷運 O9 站 B、C 基地捷運聯合開發案」招商說明會盛大舉行 打造一座全民運動休閒的創意街區

2025-08-25
七夕情人節愛在曲線之間!EASY SHOP推性感戰袍點燃專屬浪漫

七夕情人節愛在曲線之間!EASY SHOP推性感戰袍點燃專屬浪漫

2025-08-25
Next Post
鹿野茶鄉轉型進行式 農村好店翻轉紅烏龍文化日常

鹿野茶鄉轉型進行式 農村好店翻轉紅烏龍文化日常

最新新聞

薛兆基公布8大政見,擘劃「百年奠基」願景 師承謝長廷精神,力推多項跨世代重大建設

2025-08-26
長照2.0縮短出院時間 長照3.0醫照整合無縫接軌

長照2.0縮短出院時間 長照3.0醫照整合無縫接軌

2025-08-26
太陽能不只發電!美歐亞綠能深入偏鄉,用永續教育點亮孩子的未來

太陽能不只發電!美歐亞綠能深入偏鄉,用永續教育點亮孩子的未來

2025-08-26
衛浴設備選購指南 專家提醒三大地雷與解方

衛浴設備選購指南 專家提醒三大地雷與解方

2025-08-26
全台景點|七夕快到啦!精選九大浪漫心型景點,快來尋找傳說中的愛心吧!

全台景點|七夕快到啦!精選九大浪漫心型景點,快來尋找傳說中的愛心吧!

2025-08-26
桃園美食|夏日冰品地圖!4 間桃園超人氣冰店,芋頭、黑糖、芒果冰大集合!

桃園美食|夏日冰品地圖!4 間桃園超人氣冰店,芋頭、黑糖、芒果冰大集合!

2025-08-26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