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榮偉/台東報導
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南迴自救會、長濱成功自救會)今(9/12)日於台東縣政府與縣府共同召開聯合記者會,正式提出近5000份具名連署,嚴正要求台亞風能公司撤回「東風」、「東成」兩項風機開發計畫。該計畫共計 58 座大型陸域風機,範圍涵蓋長濱、成功、太麻里、大武與達仁,居民憂心將對環境、生態、文化與生活造成不可逆的衝擊。
環境部公告顯示,全臺正面臨 82 座陸域風機開發壓力,其中台東縣便佔 58 座,涵蓋大面積海岸線及人口聚落。部分選址甚至位於玉長公路坍方熱區等高風險地點,讓居民憂心災害風險更加惡化。
今年 8 月 12 日於大武舉辦的公開說明會中,因廠商僅照稿宣讀,刻意迴避居民質疑,現場爆發激烈抗議與「滾出去」怒吼,顯示地方民意的強烈反彈。居民指出:「風機在西部已運轉二十年,造成噪音、眩影與健康影響,如今業者卻要把這些問題帶來更脆弱的東海岸,這是對地方的再一次傷害。」
外商早已評估東海岸不是好的風場、不值得開發,海岸線倒退嚴重、腹地狹窄,只有台11接著台9的對外道路,大型風機一設立,南來北往是全面的影響。
自救會聯盟強調,他們並非反對再生能源,而是反對錯誤的能源規劃與草率的開發程式。東海岸幅員狹窄、人口分佈集中,卻遭廠商以回饋金美化前景,誤導民眾。居民痛批:「有補償金的地方,往往就是受害最深的地方!」
風機一旦設定,壽命長達 20–30 年,對景觀、環境、原民文化場域與在地產業將造成長期影響。自救會聯盟呼籲,真正的綠能應該是「適地適用」,而非讓不適合的東海岸承擔沉重代價。
在環境權基金會律師團協助下,東海岸聯盟於 8 月 18 日發起具法律效力的紙本連署。即使在颱風豪雨、偏鄉交通受阻、資訊難以傳播的情況下,仍於短短半個月內累積 3,523 份親筆簽署(截至 9 月 4 日統計),且數字持續增加。
事實上,今年已有兩波台東連署,第一波的4月有近 3,500 份,由長濱、成功居民親筆簽署。第二波的8月至今已突破 4,900 份。兩波合計已超過 8,400 人次,展現地方堅定、壓倒性的反對聲音。
這些數據清楚顯示,東海岸的民意不僅未消退,反而在時間推進下更為壯大,成為不可忽視的集體力量。同時,也獲得旅外鄉親及各界專業人士的聲援,展現跨地域的守護能量。
自 4 月以來,長濱、成功居民率先發聲,迅速引發全臺超過 四萬份網路連署響應,迫使主管機關與政治人物不得不正面回應。9 月 4 日,環境權基金會律師團更已將紙本連署正式送交台東縣政府、經濟部與環境部,凸顯地方堅決立場。
今日記者會上,長濱鄉僅那鹿角部落頭目萬富求代表族人,向台東的山神、海神祝稟,並為居民向祖靈祈福,祈求祖靈庇佑東海岸的土地與人民。
隨後舉行「堅若磐石」簽署儀式:由大武鄉居民帶來「大武9420濱海公園」的石頭,象徵土地與家園的堅實基礎。縣長、民意代表及各鄉代表紛紛在石頭上簽名,象徵地方團結與結盟承諾,誓言共同守護東海岸的環境與文化。這一儀式,成為地方民意最具象徵性的展現。
自救會聯盟進一步指出,台東縣的再生能源政策以「因地制宜」為核心,規劃六成地熱、近三成小水力,以及屋頂型太陽能與生質能源,完全未納入風力發電。縣府早已明確表態「地方不支持」。
然而經濟部卻持續推送環評,導致不在「風力發電四年推動計畫」盤點範圍內的東海岸,成為廠商「依法」獵地的標的。居民質疑,這樣的矛盾政策,將迫使地方反覆陷入抗爭,耗盡社會成本。
居民更指出,現行環評制度與公開程式嚴重失衡:
1.公告僅張貼於村里辦公室或環境部網站,偏鄉居民難以得知。
2.公開說明書僅有三頁,沒有具體揭露噪音、眩影或健康影響資訊。
3.廠商往往在居民未充分理解前,就草率進行意見調查,甚至以回饋金包裝方案。
這樣的「形式合法」,實際卻悖離程序正義,讓居民完全喪失知的權利。自救會聯盟呼籲,政府應全面檢討環評制度,確保資訊公開、雙向溝通。
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提出三大訴求:
1.經濟部、環境部:應立即回應地方訴求,終止不當開發,並釐清政策矛盾。
2.台亞風能公司:我們嚴正要求台亞風能立即撤銷東海岸風機開發計畫。身為準跨國能源企業,不能僅追逐利潤,卻無視地方環境、文化與居民健康的永續價值。若台亞能展現勇於停損的智慧,轉而投資於符合「適地適用」的綠能項目,將成為真正具有遠見的企業典範。反之,若一意孤行,不僅將承擔地方強烈抗爭與社會撻伐,更將背負企業悖離ESG永續責任的污名。
3.中央政府:應落實資訊公開與程序正義,保障民眾權益,推動符合「適地適用」的能源轉型。
東海岸反風電自救會聯盟對台東縣政府在 9 月 12 日明確重申立場、公開表示「本縣再生能源政策以地熱、小水力與屋頂型太陽能為主,從未將大型陸域風力發電列為選項,並不支持未經地方共識的陸域風力開發計畫」表達誠摯的感謝。
然而,聯盟也鄭重提醒縣府:感謝不是放手,支持更不是妥協。若縣府僅以模糊字眼回應,終究無法迴避地方要求的明確承諾。今日的立場,不只是對地方民意的尊重,更是對全民與未來世代的莊嚴承諾。倘若縣府未能堅守,或在中央與財團壓力下退縮,便形同背棄東海岸人民洶湧如太平洋的血汗心聲!
自救會聯盟懇切要求台東縣政府,務必持續以具體行動,向經濟部與環境部強力傳達縣內「絕不接受陸域風力開發」的民意,並確保任何環評程序不得凌駕地方決策。唯有如此,縣府才能真正兌現其「因地制宜、不傷環境、不害居民」的能源政策,成為地方守護者,而非成為歷史的遺憾。
聯盟也特別感謝不分黨派的中央、地方民意代表同聲反對,以及立委們大力協助、居中協調,展現東台灣共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