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榮偉/台東報導
池上青年培力工作站與池上玄天宮於9月20日合辦第三屆野生動物祭,野生動物祭舉辦主要祭祀因人類不慎行為離世的野生動物們,野生動物祭本次策展主題以田間常見的動物傷害為主題,特別的是今年野生動物祭更結合民間倡議,希望池上米產地標章、池上米達人比賽納入環境倫理審核機制,讓池上米不只是顧品質,更要顧環境永續。
由於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與氣候,加上在地推動有機米驗證、池上米產地標章機制,讓池上米成為全台品質指標,但近年池上少數農夫較不熟悉生態保育概念,做出傷害野生動物的行為,對池上米形象產生負面影響,池上米產地認證制度設計者賴永松有感於此,便和池上青培站共同設計池上米環境友善宣言,並號召地方協會、社區、米廠、小農響應推動。
該構想獲得池潭源流協進會、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臺東縣農創協會、青銀共創社會暨環境關懷協會、富興社區發展協會、陳協和米廠、源天然企業、池龍企業社與地方環境工作者簡淑瑩、林國欽和在地小農支持,希望發起倡議形成地方政策,當日野生動物祭池上鄉長林建宏前來共同簽署池上米環境友善宣言,允諾推動,讓池上米往永續之路邁進。
目前池上已陸續進行相關永續行動,陳協和米廠主動跟契作戶明訂,若農戶故意非法傷害動物、違背環境倫理經查獲,米廠就會終止契作,源天然企業目前定期和契作農戶定期進行環境教育,推廣友善生態的農法,而池上青培站和池龍企業社、明知稻、烝橙享食、小農食在等小農推動友善驅鳥和生態監測三年之久,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投入多起野生動物與農業衝突救傷、協助毒物檢驗等工作,萬安國小更將野生動物農田關係為主題,參加科展獲獎。
行動發起人之一,池上米產地標章機制設計者賴永松老師表示,池上米品牌得來不易,而池上米除了品質的追求外,更應當跟環境共好,我們對消費者負責,也應當對這塊土地負責,希望鄉公所可以採納將環境倫理納入池上米產地標章和比賽機制,並找尋資源輔導農夫,盼未來更多米廠、農夫加入,共同找尋生產、生態共好的解方,讓池上米品牌象徵的不只是品質,更是永續價值。
池上鄉長林建宏表示,池上和池上米的名聲走到今天相當不易,如果我們只重視米的品質,卻忽視土地的永續價值,我們將失去守護這片土地世代傳承的責任感,我們會先試著把鄉內生態敏感衝突區劃出來,跟林業保育署爭取生態給付,鼓勵農夫生態友善,也希望溝通推動這些衝突區,透過集中時間插秧、收割,引進驅鳥等方式來降低農損風險,會盡快邀請各大米廠、農夫、專家學者、鄉內環境生態工作者、協會共同推動,讓池上成為慢城永續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