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榮偉/花蓮報導
受強颱樺加沙影響,花蓮昨天晚間起出現豪雨等級以上降雨,導致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快速上升,今(9/23)日下午馬太鞍溪大量的土石向下游沖刷,造成馬太鞍溪橋斷裂,滾滾泥流進入光復鄉市區,災後復原工作恐雪上加霜。
台灣民眾黨林憶君痛斥,早在今年8月院會質詢時,就已經提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恐衝擊下游鄉鎮隱憂」的問題,但當時相關部門都謹以「該湖滿庫會以溢流方式而不會直接潰堤,因此無急迫危險性」的話術來搪塞;如今,一場風災就證實當時的隱憂,馬太鞍溪大量的土石流進入光復鄉市區,造成當地民眾居無定所,造成嚴重人命與財產損失,甚至癱瘓交通命脈,相關部門對此應當解釋清楚。
林憶君嚴正要求,交通部等相關部會應立即啟動撤村等緊急救災機制,並討論後續清淤等修復行動,確保受災居民的生命安全不再受到威脅。她強調,政府應以最快速度完成災情評估,並在地方需求與專業判斷的基礎上,提出具體的修復方案,讓受災鄉親能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另外,林憶君也指出,馬太鞍橋也是連接台9線花蓮地區的重要幹道,如今道路中斷,當地民眾想要往返兩端,就必須改走替代路線,繞行海線、玉長公路才能抵達,整體通勤時間增加足足2小時,林憶君痛批,現在花東民眾不僅回家困難,連要到隔壁村庄也是困難重重。
林憶君續指,公路局在8月8日才大張旗鼓發新聞稿宣稱「馬太鞍溪橋改建完成,經得起考驗」,結果不到兩個月就遭沖毀,同樣位於花蓮的高寮便道與崙天便道也上週才搶修完成恢復通車,結果短短數日也遭沖毀。林憶君痛批,交通部與相關單位不該流於表面工程與宣傳口號,更不能在民眾安危上草率應付,應便重新審視災害韌性嚴重不足的問題並提升工程品質,否則只是讓花東居民一再地暴露於天災威脅之中。
林憶君強調,為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應加速災後復原,各部會都應正視災情,並以最快速度啟動跨部會協調,共同協助花蓮度過難關,更呼籲相關部門應該痛定思痛,不要一再漠視花蓮居民早已發出的求救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