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傳媒專欄作家】撰文 / 謝俊明 律師
災難現場黑色汙泥反映的是人心醜惡?
2025年9月22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有溢流之危機,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在當日上午7時發布紅色警戒,花蓮縣政府表示,共疏散了1781戶、6772人,並進行不同層級的安置與垂直避難。這些數據看似證明了政府機制的啟動與執行,但實情真是如此完整與無懈可擊嗎?
在面對天然災害時,「撤離」不是一項建議,而是一種政府官員責無旁貸責任。根據刑法第130條:「公務員廢弛職務釀成災害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這條文清楚指出,若官員未盡職守導致災害擴大,必須負起法律責任。因此,花蓮縣政府是否真正執行「撤離」成為關鍵。
而由新聞直播以及新聞訪談畫面,倖存之災民表示並未接到地方政府撤離的通知,更遑論「撤離」之命令,然而於「花蓮最速報」卻報導花蓮縣政府於9月22日已撤離6772人?究竟是災害前搪塞或敷衍交差了事?或者輕忽事態嚴重性?或者媒體自己杜撰?
更反映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發布命令」與「落實行動」之間的巨大落差?溢流後不幸釀成更大人命損失,這中間是否具有瀆職或是否構成公務人員的失職?仍有待檢察官深究!
然而對比政治人物之間在新聞畫面中口角,災後最令人動容的畫面,來自一群手拿鏟子與水桶的無名英雄……「鏟子超人」,他們不是政治人物,不領薪資,不求掌聲,卻成了災後救難第一線的中堅。他們來自全台各地,甚至包括來台工作的外國人。他們是台灣人最美的縮影,但他們的美,是否也在無聲地控訴體制的無能與怠惰?
當民間挺身而出、用雙手清理瓦礫,政治人物又在哪裡?新聞畫面中只見政治人物穿著乾淨的襯衫—
正當志工揮汗如雨、災民掩面哭泣時,畫面一轉,立委傅崑萁與行政院長卓榮泰竟在災區激烈爭執,彷彿災區是選舉舞台,民眾的苦難成了搏版面、賺政治資本的工具。而花蓮縣長徐榛蔚颱風前仍選擇出國更讓人不解!
只能以一句話道盡一切畫面…台灣最美的,與最醜的,都是人。只是最美的是這些挽起袖子全身泥濘的志工………志工的無私奉獻與政治人物的政治算計形成極端對比,而受災的百姓,永遠是最可憐的那群人,他們只能默默承受,也許黑色汙泥正是政治人物醜陋的寫照!

加入百young生活臉書粉絲團,讓你心情每天更young!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