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中心/綜合報導
寸頭間隱約可見泛紅的傷口,那是鄒族戰士莊宇僑戰勝的痕跡。莊宇僑於今年七月遠赴吉爾吉斯,參戰亞洲U17角力錦標賽奪銀。但榮耀過後,則是被陰影籠罩著「現在仍找不到答案。」他選擇未知前行。

莊宇僑於國二就診,發現頭部皮脂腺發炎,他形容那像是大顆的痘痘,有膿包和血。從小留著長髮,也迫於剃成寸頭,擔心悶濕使傷口惡化。於112年全中運金牌戰時,因頭部遭碰撞,傷口血流不止,裁判中止比賽,也成為他征戰的一道陰影。

「其實還沒受傷之前,我真的很享受比賽。」莊宇僑傷前,眼中的渴望有如狩獵的心情,傷後,賽前待在檢錄處時,他心中的不安又浮現,站上角力墊,熟悉的燈光和賽場像安定劑,讓他暫時忘卻恐懼。「因為我害怕我又流血,又被中止比賽。」頭部傷口是莊宇僑爭榮需克服的心理陰影。想成為角力場上的戰士,每每上場,便將繃帶綑綁頭部,即使傷口壓迫疼痛,但他更想征服角力場。
「假設沒有角力,我可能一無所有,只是普通的高三生。」莊宇僑慶幸遇見角力。談到角力,他的臉上滿足的表情難以掩飾,因為角力教會他「勇敢面對」,即使抱著傷口也要奮力一搏,那是角力精神,也是他期待的模樣「我都會跟自己講,不能這麼弱。」

日復一日訓練,早已成為莊宇僑的日常,他或許還在摸索自己堅持下去的理由,抱著未知、帶著傷口,他仍不忘想要征服角力場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