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紹達/醫師
**一通電話後的小小心情**
朋友說,他準備花二十七天徒步環島。那是一份我真心佩服的勇氣——放下腳步,讓風帶路,用鞋底去讀台灣的山海與晨光。我特地打了通電話,只是想對他說一句:「很欣賞你的決心。」像把一杯溫茶遞給出發前的人。
電話那頭,他卻帶著笑回我:「你喔,錢不要賺太多啦。」那句話像意外吹來的一陣逆風,不痛,只是微微讓人站在原地。不是生氣,只是愣了一下——原來,我們看待人生的角度,真的截然不同。
在我的世界裡,每天清晨的診間,是悄悄亮起的一盞燈。老人家的喘、孩子的燒、媽媽的擔憂、上班族的疲憊……這些才是我真正計算的「重量」。
在健保制度下的基層醫師,賺的不是什麼「太多的錢」,而是陪伴、責任、與那些能讓人安心的瞬間。有時是一句輕輕的「謝謝醫師」,有時是孩子燒退後媽媽鬆一口氣的表情,有時是長輩握住手的那點微溫。那就是我每天「走」的旅程。
他走的是遠方,我走的是人心。他用二十七天去丈量台灣的土地,我用一年四季丈量個別生命的呼吸。也許我們都在路上,只是方向不同:他看風景,我看病情;他往外走,我往內走。
沉默片刻後,我只回他:「祝你一路順風,我會在這裡替你加油。」因為人與人之間,本來就不需爭辯立場,我們只需理解——每個人都在盡力把自己的人生走好。
有人向山海走,有人向病房走,有人在世界邊緣找答案,有人在診間裡守住一盞微弱的光。而我願意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用聽診器,聆聽一個又一個生命微弱卻真實的跳動,像陪一個台灣的小鎮,慢慢度過所有季節。
至於朋友——願他的步伐輕盈,心裡有風,而我在這裡,繼續守著我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