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國際
  • 政治
  • 財經
  • 娛樂
  • 生活
    • 藝術公益
  • 區塊鏈
  • 房地產
  • 寵物
  • 正妹頭條
  • 遊戲
  • 健康醫療
  • 旅遊美食
  • 專欄作家
民生頭條
沒有結果
檢視所有結果
民生頭條 合作媒體 波新聞

論述「告白」,且聽學者及情場老手怎麼說

編輯中心發佈者 :編輯中心
2023-01-04
發佈在: 波新聞
論述「告白」,且聽學者及情場老手怎麼說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Line

波新聞-戴貴立/特稿

    告白這個詞彙古今不同,意思轉變也大,告白被拒屬於傷心事。

    現在小學生「人小鬼大」,情書或是送字條給心儀的對象,這個動作就是「告白」,而且女生主動給小男生的趨勢漸漸增多。補習班教作文的瑪耶老師就從小學生作文裡面發現不少類似事件。早熟還是社會風氣改變?很難說。

    告白在近代字典上的解釋是「對於內心感受的表白」。例如「這篇文章是作者內心的坦誠告白。」 國語辭典簡編本的解釋有兩個,一個出自晉代,意思是.明白告述。《晉書.卷九一.儒林列傳.徐邈》:「豈有善人君子而干非其事,多所告白者乎!」 到了清末近代時代,告白有「廣告」意味,也是「對公眾的告示」。《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出版之後,又買了兩家新聞紙的告白。」

    表白和告白(confession),其實有時近似,有時又些微差別。原意為向他人坦誠陳述自己內心的秘密或想法。  由於日本文化中,向心儀的對象表達愛意的行動亦稱為「告白」,因此告白一詞常等同為示愛,在這種情況下通常被認為是建立戀愛關係的方式。表白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如當面表達、寫情書等。年輕人多數容易接受日式說法,所以「告白」等於向異性或是心儀對象吐露心聲。

    再細看表白跟告白網路上年輕人一般下的的定義,關係感情的多。有網友直言:「在我的感覺上,表白是向對方表露我喜歡妳這件事,只想表達自己的心意,不問對方的意願。」而告白感覺是「在表達後也希望問出對方的心意,就像我喜歡妳,妳願意當我的男朋友嗎?」告白有雙向,互動的意思,表白單行道的感覺。

    在網路上網友的定義中,表白跟告白好像是一樣的,而且找不到是否有「確認關係」的回答要求。 再來談論一下告白的時機,愛情專家說,表白或是告白,男士主動居多,表白方法推薦,選特別節日告白比較有氣氛,容易達陣。情人節、聖誕、除夕或是對方生日這些特別節日,當然,跟重要的人一起度過,就已經有七、八成把握了。    

    當你約心儀對象一同慶祝節日,而對方又應約,表示對方或多或少都已經對你有好感了。那就趁勢而為,在節日氣氛的助攻下跟心儀對象表白,相信對方很大機會答應!社會學者調查研究發現,不管西方還是傳統情人節,當天失身的例子最多。

    告白還是小說,日語的告白叫做こくはく Kokuhaku,是日本女作家湊佳苗的小說作品。湊佳苗在2007以「神職者」短篇小說獲得日本小說推理新人賞得獎之作。接著作者為配合出道做增補動作,完成此一作品《告白》。

    這個推理小說,雙葉社出版,臺灣地區由時報出版得到代理權,大陸是哈爾濱出版社。出版時間,日本在2008年8月5日,臺灣地區 2009年8月31日 中國大陸 2010年7月1日。2010年拍成電影版《告白》,中島哲也執導,女演員松隆子主演。  

    八十年前,大陸的舊報紙,可以看到「告白」,指的是啟事、廣告,絕對沒有示愛的字義,看報紙內容就明白。哪裡像今天,動輒日本文化支配左右年輕人思想行為。

    告白一詞,晉代就出現,王羲之也許用過吧,看學者是否有辦法找出出處或是例句。  

    告白,到底是要表達心意,還是要取得回覆?戀愛社會學,專文送給「害怕告白後當不成朋友的你」。 有人說,感情最美好就在曖昧時。曖昧中的人,掛著一顆心,你猜我想的,滿懷心機,小心翼翼地向對方試探。有時能愛上,有時就揮手再見,沒有下次。 那一小步,有另一個名字叫「告白」。

    告白後,有人成功並獲得一個更用力感受生活的理由,也有人失敗並開始檢討自己是否做得仍然不夠多不夠好。 許多人怯於告白的理由,不是害怕知道對方心意,也不是不想進一步發展,而是害怕自己告白後,和對方連朋友都當不成。進可攻退可守,豈能順心如意? 心懷「害怕當不成朋友而不告白」,當事人該承認,其實你老早「心懷不軌」想下手了。

    未來可以還是朋友,但至少此刻,你們可能「不只是朋友」。處在這樣的患得患失情緒中,不妨以「告白」的定義,來解決問題。 表白,要表達心意,告白就是要取得回覆?不管首肯還是軟釘子碰,台大社會學教授孫中興曾開設《愛情社會學》課,他的書《學著,好好愛》中曾提過:「告白,失敗的機率非常高!」這個結論告訴許多人,乾脆放棄,少丟人現眼。

     很可能只是單行道,你看著他,他卻沒看到你,還沒有像你那樣的感情。你可能已經起跑了四百公尺,而他還在原地熱身。 你已經查清楚他的祖宗八代,連對方小學同學的都調查了,她卻跟你沒那麼熟。

    「告白」不是一副「一翻兩瞪眼」的牌九,給自己留餘地,也給對方慢慢考慮。然而告白之後,發展出來的往往是不自在關係,大的壓力開始來臨。

    告白未必「必須得到對方回覆」,只是「向對方詢問對本人的看法評價」,將告白視為「表達情意」,這樣的告白便無關是非,也沒有成敗。因為當你終於鼓起勇氣,向對方闡述自己的真實想法,就是一種突破。

    有能力去愛人,是非常珍貴的。你既了解自由,又能欣賞另一個靈魂的自由。你要懂得自己的珍貴,要學會好好對自己,向你對待愛人那樣的對待自己。 嘗試過告白、想過要告白的人,是充滿巨大勇氣的,你要認識這麼勇敢的自己,然後繼續勇敢地過日子。

    告白後當不了朋友?這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是否透過告白表露自己的心意,並且做個對自己誠實的人。 不過一位「情聖」建議初戀的男生,「沒事不要告白,讓對方忽然發現,或是慢慢察覺,和你談得來,喜歡常常見到你。」這樣「水到渠成」比較不會受傷。

    開口固然要靠勇氣,不過矜持也不是女性的專利,讓女性主動表示愛你更好,理論來源是「女追男隔層紗」,王姓情聖曾說:「女性暗示或是主動,不會浪費男性表白或是告白的能量」。這樣的主張,女性當然嗤之以鼻,但是「男女平權」,不是嗎?

圖片:遺失黨證也可以「告白」

延伸閱讀

台灣燈會竟然是華國美學回歸? 游淑慧批親綠粉專,丟臉丟到台北

施比受更有福!善心夫婦捐2000萬元給「健保愛心專戶」

讚許推動健保雲端系統 名醫遺憾李伯璋卸任健保署長

動向受矚目 羅智強高喊要去「這區」選立委

數字新文明時代即將到來

「綜藝天王」胡瓜魅力失效?訪問觀眾竟不理不睬還鬧場

熱門文章

  • 大腦是人類驚人的器官,它控制著身體的所有機能變化

    大腦是人類驚人的器官,它控制著身體的所有機能變化

    192 shares
    分享 77 Tweet 48
  • 蔣萬安差一點被太太石舫亘分手 勸和關鍵人原來是他

    199 shares
    分享 80 Tweet 50
  • 世界的陌生,但我小時候很自閉有時又非常熱情奔放

    36 shares
    分享 14 Tweet 9
  • 阿姆斯特丹

    34 shares
    分享 14 Tweet 9
  • ☀️我們可以訓練冥想來專注五種超覺知

    33 shares
    分享 13 Tweet 8
  • 震驚業界!CHAEBOL推出NFT三重禮包大福袋 限量100個

    55 shares
    分享 22 Tweet 14
  • 沒完沒了!張蘭再爆大S除夕傳「一家四口合照」又拉黑:噁不噁心

    29 shares
    分享 12 Tweet 7
  • 撫養權v.s監護權 謝律師:「一個表格就知道差異」

    128 shares
    分享 51 Tweet 32
  • 竹縣獲3000萬改善濱海自行車道 串聯南北提升觀光品質

    75 shares
    分享 30 Tweet 19
下一則新聞
《英雄聯盟》史上最正女選手參戰!LSB戰隊簽約輔助選手-dangmoo 

《英雄聯盟》史上最正女選手參戰!LSB戰隊簽約輔助選手 DANGMOO 

靈學老師—霏霏
靈學老師—霏霏
膝關節
膝關節
陳建維
陳建維
Oma姐
Oma姐
番紅花
番紅花
李天豪
李天豪
黎榮章
黎榮章
翟敬宜
翟敬宜
吳光中
吳光中
周心怡
周心怡
王尚智
王尚智
張銘隆
張銘隆
吳恩文
吳恩文
向高彬
向高彬
邱彰
邱彰
上一張
下一張
《民生頭條》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都深獲網友喜愛,核心理念是社群共享、優質新聞。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 國際
  • 政治
  • 財經
  • 娛樂
  • 生活
  • 區塊鏈
  • 房地產
  • 寵物
  • 正妹頭條
  • 遊戲
  • 健康醫療
  • 藝術公益
  • 旅遊美食
  • 專欄作家
  • 合作媒體
選單
  • 國際
  • 政治
  • 財經
  • 娛樂
  • 生活
  • 區塊鏈
  • 房地產
  • 寵物
  • 正妹頭條
  • 遊戲
  • 健康醫療
  • 藝術公益
  • 旅遊美食
  • 專欄作家
  • 合作媒體

© 2022 民生頭條

沒有結果
檢視所有結果
  • 國際
  • 政治
  • 財經
  • 娛樂
  • 生活
    • 藝術公益
  • 區塊鏈
  • 房地產
  • 寵物
  • 正妹頭條
  • 遊戲
  • 健康醫療
  • 旅遊美食
  • 專欄作家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