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 生活消費
選單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 生活消費
  • 熱門
    • 政治
    • 財經
  • 國際
    • 國防
  • 社會
  • 娛樂
    • 遊戲
  • 科技
    • 區塊鏈
  • 健康
    • 醫療醫美
  • 綜合
  • 生活消費
    • 房地產
  • 旅遊美食
  • 專欄作家
  • 熱門
    • 政治
    • 財經
  • 國際
    • 國防
  • 社會
  • 娛樂
    • 遊戲
  • 科技
    • 區塊鏈
  • 健康
    • 醫療醫美
  • 綜合
  • 生活消費
    • 房地產
  • 旅遊美食
  • 專欄作家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政治
    • 財經
  • 國際
    • 國防
  • 社會
  • 娛樂
    • 遊戲
  • 科技
    • 區塊鏈
  • 健康
    • 醫療醫美
  • 綜合
  • 生活消費
    • 房地產
  • 旅遊美食
  • 專欄作家

血友病新福音!健保五月起擴大給付

發佈在: 健康, 醫療醫美
2023-04-20
血友病新福音!健保五月起擴大給付

健保開放長效型第九凝血因子需求性治療,讓原本已經使用該藥物做出血預防的患者,也不用在緊急需求時轉換藥物!(圖/群萃公關提供)

記者楊艾庭/綜合報導

一名重度B型血友病的中年男性過去持續使用長效型凝血因子預防出血,整體控制良好,但去年發現消化道有腫塊需開刀切除,在手術中需要補充凝血因子,當時健保規定僅給付短效型藥物,施打頻率提高、需要密切監測,手術當下、術後皆經過多次調整補充藥物,確保患者不因出血危及生命,術後又要再安排調整回長效藥物,耗費醫病間許多時間心力。

健保開放長效型第九凝血因子需求性治療,讓原本已經使用該藥物做出血預防的患者,也不用在緊急需求時轉換藥物!(圖/群萃公關提供)

健保署日前公告,5月1日起B型血友病患者於需求性治療時,能使用長效第九凝血因子製劑,放寬後除了能降低醫護監督患者狀況機動調整藥物之人力時間之外,原本已經在使用該藥物做出血預防的患者,也不用在緊急需求時轉換藥物!也正好呼應2023年世界血友病聯盟今年世界血友病日之主題-  Access For All: Prevention of bleeds,意旨為血友病患者確保治療以及照護的可近性,並且做好出血的預防防護。

血友病是一種先天出血性疾病,基因缺陷造成血液中缺乏某一種凝血因子,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健保署統計目前台灣血友病人數約近1200人,以男性病患為主。輕度血友病者在有創傷或手術時會有出血的問題,但中、重度患者,除受傷外,日常也可能會自發性出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特殊血液病防治中心林佩瑾主任說明,最常發生的部位為關節處,雖沒有立即危險,但長時間反覆可能會導致關節變形,許多患者因此需要置換人工關節。

林佩瑾主任說明,為了避免不可逆的傷害,重度患者日常就需要補充凝血因子至一定濃度,在出血事件發生前定期施打,減少自發性出血次數以及出血的嚴重度,而長效型藥物對這類患者更顯重要,因注射次數少、作用時間長,方便性高。但這類患者若遇到手術需求或意外受傷大量出血時,仍須仰賴緊急注射凝血因子,健保將長效型藥物納入需求性給付範圍,可讓醫護人員更好掌握施打時間與頻率,減少人力負擔、提升整體治療品質、在備藥與治療上更簡便,而對於患者,可以減少藥物頻繁轉換所帶來的風險與負擔,符合國際治療趨勢以及醫病需求。

相關文章

新手媽咪哺乳不崩潰! 國健署拍片手把手教會妳!

記者 魏吟冰/台北報導 哺乳的觀念與好處愈來愈受到民眾認同,新手媽咪多數也希望能親自哺乳一段時間。據國健署統計,111年縣市母乳哺育率調查結果,九成以上媽媽有意願哺餵寶寶母乳。但實際上可能面對不知該如何做起的困擾?國健署的調查顯示,「有人教我哺育母乳的相關知識」、「有人教我如何哺乳」、「有人教我可以利用那些哺乳資源」為媽媽最需要的前三大支持。國健署除了透過各種管道讓哺乳了解外,也特別拍攝影片,解答新手媽咪如何哺乳的疑惑,幫助有意願哺乳的媽咪解惑。 新手媽咪面對哺乳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寶寶能吸到奶水?如何判斷寶寶餓了?或吃夠了沒?是經常困惑的第二個問題。第三個問題如果覺得奶水不夠,該怎麼增加奶水?針對這三個常見困擾的問題,國健署也給了正確解答。 1.如何讓寶寶吸到奶水 媽咪準備開始哺餵寶寶時,首先要先洗淨雙手,依自己舒適狀態,採取不同姿勢並保持心情愉快。還有一個重點,媽媽與寶寶必須緊密相貼,讓寶寶身體與頭呈一直線,並且讓寶寶正確含住乳房後,可以看見寶寶有慢而深地吸吮及產生吞嚥的動作。 ▲新手媽咪哺乳要先建立與寶寶的親密關係 影像來源:翻攝自 國健署哺乳衛教影片 2.如何知道寶寶餓了或吃夠(獲得足夠奶水)? 媽媽可以從3個部分觀察:(1)寶寶飢餓暗示:寶寶會尋找乳房,頭會轉來轉去,嘴張開,吸吮自己的手,或是有吐舌、舔嘴唇等動作;(2)寶寶飽食暗示:當寶寶吃飽後,會很滿足入睡,全身放鬆減少吸吮,推開或遠離乳房;(3)獲得足夠奶水的表現:可以觀察寶寶大小便次數及顏色,例如一天約有「五到六片溼尿布」,而且尿液的顏色呈現淡黃色,而寶寶出生2-3天內會有胎便,便便是呈現黃綠色,2-3天後,在一般正常哺餵的情況下都會呈現淡黃色;也可以觀察寶寶體重增加的情形,剛出生幾天寶寶會有生理性脫水,體重會下降,1-2週後體重會回復到出生時的體重,之後寶寶每週增加125公克以上,都屬於正常的範圍 3.如何知道寶寶餓了或吃夠(獲得足夠奶水)? 奶水的產生原理很簡單,就是寶寶吸多少,媽咪就產生多少,也就是透過親餵或擠乳,頻繁將奶水移出,才是增加乳汁分泌的好辦法。但是當媽咪於哺乳過程中有太多的壓力、失去自信及充滿懷疑時,就會影響母乳供需原理順利的運行,這時需要周遭親友的支持與鼓勵,幫助媽咪順利哺乳。 ▲多餵奶多刺激就能增加乳汁的分泌 影像來源:翻攝自 國健署哺乳衛教影片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112年度特別製作母乳哺育「寶寶哺乳篇、寶寶觀察篇、常見問題篇」影片,透過影片示範與解說母乳哺育技巧,加深媽媽們的觀念與自信心,從產前、產後在醫療機構接受母乳哺育衛教指導時,都可以搭配這3支影片學習,讓想要哺乳的媽媽可以隨時重複觀看,讓心中的疑惑或挫折感,得到解決方法與自信。 此外,國民健康署提供多元諮詢管道,包括: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提供國語、台語、越南語及印尼語的專人服務;以及孕產婦關懷網站(https://mammy.hpa.gov.tw/)方便民眾查詢相關資訊;也可以加入孕產婦關懷Line官方帳號(ID:@mammy870870) ,定期收到婦幼衛教訊息,讓新手爸媽在遇到任何哺乳及育兒問題,隨時、隨地、隨需求解惑,也能幫助有意願哺乳的媽媽能夠順利哺餵母乳,歡迎多加利用!  
從打3份零工到營收500萬 正能量女神小布靠直播帶貨鹹魚翻身

編輯中心/台北報導 近年網路直播帶貨快速崛起,社群媒體不僅提供生態完整的網路互動及導購平台,更幫助無數素人成為當紅直播主。「正能量直播女神」小布隸屬李老闆直播集團,僅花一年半的時間,靠直播帶貨華麗變身,從打三份零工的女孩搖身一變成為新生代直播女神,在「走路很小布」直播粉絲專頁上快速吸引近1萬名粉絲,創下最高單場100萬元、單月500萬元營業額的紀錄。 直播趨勢銳不可擋 關鍵人物是直播主--正能量女神小布銷售心法大公開 根據美國商業媒體《MarketWatch》報導,2024年全球社群電商的市場規模將上看2.05兆美元(約台幣62兆),2020年至2024年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31%,直播帶貨產業後市看漲!然而直播帶貨產業最吃重的是直播主與粉絲的互動關係與銷售技巧,隸屬李老闆直播集團的小布擅長銷售高單價水晶、飾品,小布說:「我喜歡為商品賦予價值,一條水晶手鍊擺在眼前可能不起眼,但說出了商品的情境與故事,它的能量就可能改變消費者的心態及運勢,這就是價值!」 生長於單親家庭的小布,為了貼補家用從國中就開始打工,更曾同時兼差做三份工作,幾乎沒有休息時間,而拼命三娘的個性背後卻有一顆柔軟的心,愛護毛孩的小布就算沒錢吃飯,每個月也要擠出積蓄捐給流浪動物協會、照顧流浪貓狗,如此認真又有愛的性格,讓小布總是充滿正能量,更在接觸到直播產業後大放異彩,溫柔甜美又充滿能量的特質深受粉絲喜愛,投入直播帶貨短短一年半便創下單場100萬元、單月500萬元營業額佳績。 《走路很小布》×《學姐變漂亮 質感選物》質感生活指南直播平台 一路走來的努力點滴心頭,李老闆直播集團的小布感慨的表示,我現在有點能力了,想要手心向下幫助家人、寵物,甚至是弱勢族群與台灣在地。因此小布特別與《學姐變漂亮 質感選物》進行直播合作販售在地小農果乾及懷舊蜜餞,《學姐變漂亮 質感選物》的小農果乾及懷舊蜜餞使用特殊的製作技術,達到方便保存目的之外更可以保留水果的原始風味,讓每一片果乾和蜜餞都充滿天然的香氣。 此外,《學姐變漂亮 質感選物》直播平台獨家販售曾締造台灣「網拍傳奇」的東京著衣服飾,除了有適合小資女的職場套裝,也有度假風休閒洋裝、小清新的生活服飾,用親民的價格提供最實穿、百搭的高品質服飾。此外,為了能讓粉絲們輕鬆跟著直播主體驗生活,不斷新增各種質感生活用品、彩妝保養品,以及療癒身心的熱門零食等品項,期待能為觀眾帶來更多驚喜和樂趣。 《學姐變漂亮 質感選物》小農果乾採用獨家烘乾技術,保留水果自然風味,其中高雄燕巢芭樂乾、整顆愛文芒果乾及酸甜情人果乾最受歡迎。
沒事多喝水,一天喝八杯,到底夠不夠?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當談論到每天應該喝多少水時,你可能已經記住了這條重要的補水規則:目標是每天喝八杯 250CC的水。這是無所不在的健康準則之一,但現實中,畢竟每個人的體質都有些不同、身材和身高也都不一樣,居住環境條件、每日活動都有差異。真的有適合我們個人補水需求的標準嗎?紐約註冊營養師、Amenta Nutrition 聯合創始人 April Panitz 解釋道:「脫水會導致頭暈和頭痛,也可能影響情緒、記憶力和運動技能,我們所有的細胞和系統都需要水才能正常運作。水是生命所必需的。」 喝水有什麼好處? 我們的身體大約有60%是水,但在生活中,包括運動、流汗、上廁所、甚至呼吸,都會失去水分。這就是為什麼保持適當的水分的確會影響一切,包括體溫、消化、關節健康,甚至皮膚的豐滿度。April Panitz說:「水有助於維持血液容量,是補充營養和清除全身廢物的主要工具,保持水分對於維持腎臟和代謝健康也至關重要;擁有足夠的尿流量對於預防腎結石和泌尿道感染復發非常重要。它還確保肌肉和器官擁有最佳功能所需的液體和電解質,並有助於食物的分解,以保持腸道順暢運作。」現在環境中充斥著塑化劑,想要清除體內殘留的塑化劑,最好的方法也是多喝水,可以比平常需要的水量再多個500CC。 脫水的跡像有哪些? 最簡單的就是如廁後沖水前先看一眼。 April Panitz說:「淡黃色、清澈的尿液表明你體內水分充足,而深黃色或琥珀色則可能意味著你脫水了。」不過她指出,某些藥物、補充劑和食物會影響尿液的顏色。建議監控去洗手間的頻率:「應該每天去五到七次。」而液體攝取不足會出現多種症狀,包括口乾、嘴唇乾、黏膜乾燥、頭痛、眼睛乾澀或凹陷以及便秘。 口渴的感覺通常是脫水的第一個跡象。如果你發現自己一整天都口渴,就應該喝一些水。April Panitz說:「我們的身體希望處於體內平衡狀態,因此當液體攝入量較低時,我們的身體會釋放抗利尿激素,從而觸發腎臟鎖住水分並引發口渴反應」這是身體需要水的明顯信號。 每天真正需要喝多少水? 「每天八杯的規則沒有科學依據」營養學家Michael Hartman博士說:「這是準事實。但你每天需要的水量則是取決於多種因素,例如年齡、體重、身高和活動情況,以及懷孕、母乳哺育和某些腎臟和心臟病等醫療狀況。而你所處的地區氣候和海拔高度也有影響。」建議可以遵循一些實際的準則。像是根據飲食參考攝取量,成人建議女性總飲水量為 2.7 公升,男性為 3.7 公升。」細算一下:女性大約喝 11.5 杯,男性約 15.5 杯。
什麼是新陳代謝?專家推薦促進新陳代謝的5件事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新陳代謝指的是為讓身體正常運作,而在全身進行的數百個化學過程!」營養師同時也是《更年期食譜》(Recipes for Better Menoperation)一書作者的Federica Amati博士解釋。簡單來說,健康的新陳代謝意味著身體對食物做出有效的反應。「從醫學角度來看,良好的新陳代謝意味著你遠離代謝症候群,一旦你成為代謝症候群,則心血管疾病、中風、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發生的機率會大增。」自然療法師、營養學家Rhian Stephenson說到:「如何評斷你是否為代謝症候群,指標包括:血糖調節、三酸甘油酯、血壓和腰圍,或者更準確地說,腰圍與臀圍的比率。」良好的新陳代謝不僅能讓我們遠離疾病,同時對感知功能也起到關鍵的作用。 新陳代謝的「慢」與「快」 新陳代謝"緩慢"通常與不健康的體重有關,正如 《生命的食物》(Food for Life)一書的作者Tim Spector教授所論述的:「天生的基因的確會讓我們新陳代謝率略有不同,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新陳代謝率與飲食、生活習慣緊密相連。」「要保持良好的新陳代謝意味著要吃與身體相適應的食物,並確保我們一天大部分時間不會一直坐著。」站在專業的角度,專家不會用快或慢來形容新陳代謝,而是稱"有效"或"受損",畢竟,新陳代謝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涉及數以兆計的化學反應。 營養狀況、荷爾蒙平衡、腸道功能、壓力和運動都會對新陳代謝產生影響。 有什麼會讓新陳代謝變慢? 限制熱量,當身體發現攝入的能量變少,會調慢新陳代謝。「這就是為什麼極端的節食--限制熱量攝入,會造成新陳代謝變慢,當你恢復到原本的熱量攝入,就會導致體重迅速反彈。」Amati博士這麼說。「另一方面,我們的新陳代謝在身體需要大量修復和能量的時候會加快,例如:受傷或生病,還有在進行激烈的體能鍛煉後。」 新陳代謝在更年期會發生什麼變化? 隨著年齡增長,新陳代謝的確會變慢,我們的血糖和血脂反應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到基準,而賀爾蒙的變化也會影響新陳代謝,「這是為何女性在更年期過渡期往往難以保持健康的體重,儘管吃的食物是一樣的。」Spector教授表示。 如何促進新陳代謝? 「促進新陳代謝需要多管齊下。」Stephenson建議:正確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和定時的運動,這三個看似簡單但很多人難以達到的原則就是關鍵。Amati博士說:「與其說促進新陳代謝,不如說是學會與新陳代謝合作,吃對新陳代謝好的食物、保持身體強壯和靈活。」以下是促進新陳代謝可以做的的5件事。 1.維持血糖正常的飲食 2.每週吃30種植物 3.維持良好睡眠品質 4.將肌力訓練納入運動 5.適時釋放壓力
「維生素B12缺乏症」你攝入足夠的嗎?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在台灣或者其他已開發的國家中,蛋白質缺乏症並不常見,但維生素B12缺乏症很常見--尤其是在不吃動物性食品的人,但不一定是吃蔬食才會有這種風險:研究表明,1.5%到15%正常飲食的人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維生素B12,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貧血、視力下降、無法行走或說話不順等嚴重症狀,更不用說抑鬱、疲勞、易怒和腦霧了,因此值得每個人做檢查。 什麼是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又稱為鈷胺素,是一種水溶性微量營養素,它透過向血球輸送氧氣來支持神經系統,「它有助於保持人體血液和神經細胞的健康,」功能醫學專家Jacey Folkers解釋「B12在紅血球形成、細胞新陳代謝、神經功能和DNA的生成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換句話說,它對保持整個身體的最佳運作狀態至關重要。 維生素B12該如何攝取? 儘管維生素B12 在我們的健康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但我們的身體卻無法自己製造維生素B12,營養師Eva Pena說:「維生素B12的主要來源是動物蛋白質,如肉、魚、蛋和乳製品。」 人體需要多少維生素B12才夠? 攝取量因年齡、飲食、性別、生活方式而異。大多數健康成年人平均需要2.4微克的維生素B12--相當於喝兩杯牛奶、一罐鮪魚罐頭、一塊三盎司的鮭魚或四個半雞蛋的量。但如果你是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則需要更多一些在2.6到2.8微克之間。就營養補充品而言,大多數的口服綜合維他命或普通的維生命B膠囊所含的維他命B12劑量遠高於建議值,通常為5到1000微克。但人體能從高劑量的補充劑中吸收的比例僅為10微克左右,不必擔心服用過多會透過尿液排出不需要的部分。 患有疾病會影響身體對維生素B12的吸收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越來越難以吸收這種營養素,因此60歲以上的人往往會出現維生素B12缺乏症。此外,做過胃部手術、因胃炎導致胃變薄或患有影響小腸的疾病(如:克隆氏症、乳糜瀉、寄生蟲或腸道細菌過度生長)的人也可能在吸收方面出現問題。 患有免疫性疾病(如:格雷夫病和狼瘡);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的胃灼熱藥物或二甲雙胍等糖尿病藥物也會影響人體對B12的吸收。值得注意的是,飲酒也會影響人體吸收維生素B12的能力,這是因為酒精容易使胃部發炎,使胃黏膜變薄影響吸收,這或許能讓你少喝點酒。 維生素B12攝取不足會怎樣? 「缺乏維生素B12的人會出現血液和神經系統疾病,」Pena 說,「健康風險包括:貧血、痙攣、麻木或刺痛,因為缺乏再生血細胞的能力。」 Folkers說,其他需要注意的症狀包括舌頭疼痛和發紅、口腔潰瘍、視力問題、焦慮、精神錯亂、記憶力或理解問題。「如果不及時治療,維生素B12缺乏症還會導致肌肉無力、腸道失衡、神經損傷和情緒紊亂,」他提醒並指出有些損傷可能是不可逆的。 確保透過飲食或補充劑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12,如果你擔心自己沒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B12,或出現了上述症狀,快速驗血也能知道你的B12含量,如果含量低,及早發現就能更容易治療。
台中14期 北歐森活2-3房 豪宅區的輕奢風潮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青園建設於台中14期重劃區首發新案【青園NEO ONE】,主打北歐生活以及輕奢主義,繼五期生活圈理想居境,這次新案集機能、學區、綠意、交通以及未來於一身,且特別請來英國建築設計團隊Plus Square Design操刀設計,帶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饗宴! 【青園NEO ONE】在籌備期便受到眾多自住需求民眾關注,不只因重劃區後勢看漲,熱門學區、生活機能及便利交通更是本案的重點。除有崇德、中清兩條商圈動脈連結漢神洲際百貨、台中巨蛋,日常生活與書香氣息更是俯拾皆是,只要出門就是12年學區環繞,散步就到四張犁國中小、馬禮遜美國學校和台中市立圖書館總館,轉身就到四張犁商圈;車程僅需3分鐘就到衛道高級中學、崇德路商圈、5分鐘到中清路與74快速道路、7分鐘則可以接到國道1號、中央公園、水湳經貿。結合名校、學區、商圈、公園、未來性的地段優勢,讓【青園NEO ONE】成為十四期眾多推案之中最受矚目的新案之一。 ▲(圖/業者提供) 此次青園建設跨國請來經歷豐富的Plus Square Design操刀設計,外牆上採用聚落型錯層陽台及斜面外觀牆體,讓白色雙塔築體結合自然光影,依時間、時節與光影之間作畫,打造出不同的建築語彙;除了建築外觀,生活上則結合十四期高綠覆、低建蔽率的特性,在社區內以綠意拉開生活尺度,打造私人造景花園將隱私感拉滿。 輕奢生活的精準定位,讓日前預告出來之時,潛銷不久便累積到兩百多組客人預約賞屋,現在則已開放預售,坪數分別為24、28、35坪,相信在豪宅區十四期之上,又將開創另一種輕奢風潮。
下一則新聞
李多慧點名「想和九把刀合作」 他親回兩字引暴動

李多慧點名「想和九把刀合作」 他親回兩字引暴動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Youtube Youtube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