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每天運動竟是「脾氣變差」的元兇?小心「5警訊」代表你已經操過頭

by 商情中心
2023-12-07
in 優活健康網

你有每天運動的習慣嗎?現代人注重身體健康,不少人習慣天天健身、跑步,只要一天不動渾身就不對勁。但別忘了,訓練過頭反而會帶來反效果,還可能破壞你辛苦的訓練成果,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若缺乏適度休息,甚至會讓你睡不好、脾氣變差、影響食慾⋯。《優活健康網》特別選摘此文,告訴你運動計畫安排「休息日」的重要性。

大多數有固定運動或訓練的人都知道,在運動或訓練過後必須要擁有足夠的休息才能提升接下來的表現成果,但有許多人都秉持著持續運動不休息的觀念,要改變這樣既有的觀念,就必須要了解休息日安排對於運動訓練的重要性。例如正確的安排休息日能對於肌肉的修復和建構帶來多少的好處,同時也能幫助在運動目標、工作與家庭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說明休息日的安排與好處。

安排休息日4大好處

無論你是專業級的運動員又或者是休閒等級的運動者,安排足夠的休息時間對於生理和心理都能保有最佳的好處,下列將說明4種好處:

1.促進肌肉恢復

訓練的過程中將會消耗身體原有的儲備能量或肝醣(glycogen),同時也可能會導致肌肉組織的分解。因此,給予肌肉組織足夠的恢復時間,可以讓身體充分的修復以及補充能量儲存,讓運動訓練過中受損的組織重建。但,如果你沒有充足的時間來補充肝醣儲備,並讓肌肉組織從損傷中恢復,那最直接的就是會影響到接下來身體的表現,甚至會進一步導致持續的肌肉痠痛和疲憊現象。

另外,在2018年發表於《營養評論》(Nutrition Review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說到「運動過程中對碳水化合物氧化的依賴性」,其中指出為了在不同強度和持續時間的間歇性和連續性運動期間維持骨骼肌的收縮,活躍的肌肉細胞需要以ATP形式持續供應能量,ATP是由來自血液和肌肉內儲存的甘油三酯的脂肪酸氧化產生的,以及由血液和肌肉內儲存的糖原供應的葡萄糖。

在訓練和比賽期間,肌肉中ATP的產生是驚人的;即使在休息時,每個肌肉細胞也包含大約10億個ATP分子,所有這些分子每2分鐘就會被使用和更換一次;劇烈運動時,肌肉ATP的產生可增加1000倍,以滿足肌肉劇烈收縮的需要。

在以大於約60%最大耗氧量(VO 2 max)的強度運動期間,血糖和肌糖原是氧化產生維持運動所需的ATP的主要燃料,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更多的快肌運動單位被招募為運動強度增加,增加對碳水化合物作為主要燃料來源的依賴。

2.幫助克服適應原則

當我們進行運動或訓練時,在初期身體會產生所謂的壓力狀態,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身體將會慢慢的適應這樣的訓練狀態與強度,這就如同學習任何一項新的技巧般,起初會讓你覺得很難完成,但隨著訓練時間的堆疊就會變成一種習慣性的模式,你必須一段時間之後改變既有的訓練才能讓體能持續增強。

但是,對於身體來說壓力的堆疊不是無止境,當你持續的增加訓練強度累積肌肉疲勞度,便很容易造成肌肉的損傷或運動傷害。這也就是為何許多專業的私人教練會安排適合的課程,以漸進式的模式來進行有效率的訓練並減少運動傷害的風險。

3.防止過度訓練

休息太少和恢復天數太少會導致過度訓練綜合症,這種情況被認為會影響大約60%的職業運動員和30%非職業的耐力運動員,過度訓練的後果是多方面的。研究發現,它會增加你的身體脂肪,增加你脫水的風險,降低你的性慾並使你的情緒惡化。

4.促進心靈放鬆

休息一天除了能讓身體獲得充分的休息之外,還可以利用時間安排與家人朋友相聚;運動不就是要讓生活變得更加的健康嗎?因此,休息日它能讓你找到一種方式來平衡興趣與生活工作之間的平衡,也能讓情緒獲得放鬆的空間,同時讓你的身體有時間從訓練中完全恢復。

休息日該做什麼?

一般來說大家都認為休息日就是完全停止訓練,但你可以在休息日進行被動和主動這2款恢復類型。被動恢復包括完全停止鍛煉;而主動恢復是指進行低強度運動(盡量減少對身體產生壓力)。

在恢復期間,身體會修復軟組織(包含肌肉、肌腱和韌帶等),恢復其間也可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清除因運動而產生的肌肉分解廢物,並透過新鮮的血液帶來充分的營養來幫助修復和重建肌肉,然而主動恢復式的運動包括散步、伸展和瑜伽等運動項目。

另外,充分的睡眠品質也十分的重要,特別是正在努力訓練的階段;即使是一兩個晚上的睡眠不足也會降低長時間鍛煉的表現,但不會降低最佳表現,然而持續睡眠不足會導致激素的變化反應,尤其是與壓力激素、肌肉恢復、肌肉訓練和最差表現相關的變化。根據一些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導致壓力賀爾蒙皮質醇升高、人類生長荷爾蒙降低以及糖原合成減少。

什麼時候需要休息一天?

休息天數的安排會根據訓練的類型與強度而有所不同,美國運動委員會(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ACE)建議,一般而言,如果進行高強度的運動鍛煉,則應該每7~10天安排一次休息日。

甚至於有些運動員的訓練計畫將會更頻繁的安排休息日,例如每1週安排2次的休息日;其中有一次的休息日可安排被動恢復,讓身體完全停止運動,另一次則安排低強度的專注訓練。

需要安排休息日的跡象

無論你的訓練計畫是如何安排,最重要的是傾聽身體的聲音,它將會告知你是否需要安排休息日!根據一項2020年發表於《國際運動生理學和表現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ology and Performance)的研究,在605名競技型運動員的調查中發現,最常發現的就是身體出現疲勞感或是無法解釋的運動表現下降,這通常會持續1週到1個月左右的時間,另外還有肌肉的痠痛問題,這時就需要安排1天以上的休息日來調節身體的狀態。

根據美國運動委員會的說法,如果當你感到心情煩躁、喜怒無常、難以入睡、食慾不振或者感到沮喪壓力大,這也可能透露出身體已經需要適度的休息時間。所以,千萬不要再認為越努力運動訓練就能讓表現更好,充分且適度的休息反而能讓後續的表現更加完美。

(本文獲運動星球授權轉載,原文為:越努力運動訓練會讓身體表現更好?美國運動委員會指出每週可以安排一個休息日)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別再放老爸老媽孤單在家!醫教「10招」應對老後孤獨:養寵物也不錯

Next Post

腸病毒腹瀉、食慾不振吃什麼?醫揭「3大飲食攻略」漢堡薯條也能吃

Related Posts

為什麼會有雙下巴?林靜芸揭「3關鍵」形成雙下巴:不只脂肪堆積

為什麼會有雙下巴?林靜芸揭「3關鍵」形成雙下巴:不只脂肪堆積

2025-05-18
口香糖成分竟然是橡膠!吞下去會黏住腸胃嗎?「6大迷思」一次破解

口香糖成分竟然是橡膠!吞下去會黏住腸胃嗎?「6大迷思」一次破解

2025-05-18
生理期適合運動嗎?生理期可以跑步嗎?經期跑步必知「5大注意事項」

生理期適合運動嗎?生理期可以跑步嗎?經期跑步必知「5大注意事項」

2025-05-18
白天嗜睡、癱軟只是太累?小心大腦生病了!醫揭4大「猝睡症警訊」

白天嗜睡、癱軟只是太累?小心大腦生病了!醫揭4大「猝睡症警訊」

2025-05-18
「母親不記得我的生日了⋯」他照顧失智母親學會體諒:忘記不代表不愛

「母親不記得我的生日了⋯」他照顧失智母親學會體諒:忘記不代表不愛

2025-05-18
洗澡也能改善失眠?專家授「正念淋浴」4步驟:學會接納當下情緒

洗澡也能改善失眠?專家授「正念淋浴」4步驟:學會接納當下情緒

2025-05-17
Next Post

腸病毒腹瀉、食慾不振吃什麼?醫揭「3大飲食攻略」漢堡薯條也能吃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大唐風華傳愛列車再度啟動 贈3200顆福慧圓滿餅溫暖中低收入戶

大唐風華傳愛列車再度啟動 贈3200顆福慧圓滿餅溫暖中低收入戶

2025-05-18
母親節保養新風潮 雙效保養課程受關注 女性「愛自己」意識升溫

母親節保養新風潮 雙效保養課程受關注 女性「愛自己」意識升溫

2025-05-18
誤信隨便買都賺爛!他入手2間「這款房」7年後價格看傻了… 網曝沒翻身運:會越來越窮

誤信隨便買都賺爛!他入手2間「這款房」7年後價格看傻了… 網曝沒翻身運:會越來越窮

2025-05-18
李多慧搬家了!揭台韓租屋差異「真的超方便」 再曝買房存錢計畫

李多慧搬家了!揭台韓租屋差異「真的超方便」 再曝買房存錢計畫

2025-05-18
遺產想避開「特留分」有招 防晚景淒涼律師建議做「這件事」

遺產想避開「特留分」有招 防晚景淒涼律師建議做「這件事」

2025-05-18
荷包緊…但「這裝潢」優先做?網一致點頭:空屋的時候就要用

荷包緊…但「這裝潢」優先做?網一致點頭:空屋的時候就要用

2025-05-18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