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胃可以裝多少食物?真的會越撐越大?解剖專家:容量等於●●瓶啤酒

by 商情中心
2024-04-09
in 優活健康網

腸胃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不論營養吸收或毒素、垃圾的排泄,都要經過腸胃,你對胃部了解有多少呢?日本醫史學會理事長坂井建雄於《解剖學》一書中,分享身體的組織與構造之謎,包括呼吸與循環系統、消化與吸收系統、生殖系統⋯等,和讀者一起探討人類身體之謎。以下為原書摘文:

胃部可以容納多少食物?

一般問到胃有什麼功能,大多數人或許都會回答「消化食物」,但其實這個答案有些許不正確。胃部最重要的功能其實是暫時性地貯藏食物。胃部的容量在成年人約為1.2~1.6公升,大約是2~3瓶啤酒的量。而在1~2歲的孩童身上,一次能容納的食物量大約為0.5公升。

不過,我們的胃平時並非一直保持著大容量等著食物進來,胃在空著的情況下,體積大約只等同於一個棒球的大小,是在進食之後才配合吃進的食物量膨脹變大。接下來一邊對保存在胃裡的食物進行消毒、殺菌,再一邊慢慢地進行消化,如此才能避免一直需要進食的狀態。

胃壁上遍布著縱肌、環肌與斜肌三種肌肉,透過這些肌肉的縱向、橫向及斜向之收縮與舒張,胃部會進行蠕動,將食物與具有消化功能的胃液混合,攪拌成粥狀。胃液一天的分泌量大約有2公升。

食物通過胃部的時間因食物種類而異,一般來說大約要2~4個小時。冷食或柔軟的食物會比較快,熱食、較硬或油脂較多的食物則通過時間比較久。我們在吃下油膩的食物之所以常常會有胃脹不舒服的感覺,就是因為食物通過胃部的時間太長所致。

【胃部的構造與大小】

胃部呈現J字型的彎曲狀,左側(胃大彎)比右側(胃小彎)更為膨大。這樣的構造讓胃部蠕動時可以一點一點地將食物送出去到小腸。

【胃的容量】

胃容量會隨著發育而逐漸變大,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會成長2~3倍以上。

為什麼會打飽嗝?

吃完飯後偶爾會吐出的飽嗝,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想要知道它的真面目,就要先了解在靠近食道的胃部上端,有一個名叫「胃底」的袋狀結構。

不過大家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明明位在胃部的上端,為什麼會被稱為「胃底」呢?這其實是因為源自拉丁語的關係。在拉丁語中「底」代表著「深處」的意思,如果解剖時從胃部以下的位置進行開腹的話,「胃底」就位於胃部之中最深處(底部)的位置,所以才這樣命名。

空氣或氣體很容易積在胃底,所以與食物一起吞嚥進來的空氣會累積在該處。此外,喝完碳酸飲料後也很容易打飽嗝,就是因為二氧化碳也會堆積在胃底。

當胃內累積的空氣或其他氣體達到一定的量之後,胃內的壓力就會升高,此時為了降低壓力,賁門會打開,這樣一來累積在胃底的氣體會往上穿過食道,從口腔吐出,這就是打飽嗝。
  
打飽嗝能排出胃部的氣體,那如果忍住不打飽嗝的話又會發生什麼事呢?累積在胃底的空氣或其他氣體,如果無法從上方排出的話,那就會往下方移動到腸道,以放屁的方式排氣。順帶一提,牛隻等草食動物也經常會打飽嗝,這些排出的氣體中含有甲烷,一般認為這也是造成地球暖化的原因之一。

(本文摘自/解剖學:適合一般人閱讀的解剖學,最切身的知識,徹底解開人類身體之謎!/晨星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議員選情初探》2026高市議員選舉傳煙硝味 左楠區前哨戰悄悄開打

Next Post

確診大腸癌50%以上中晚期 精準治療可望治癒抗癌

Related Posts

職涯空窗期,面試如何包裝「黑歷史」?資深HR教你「這樣說」解套

職涯空窗期,面試如何包裝「黑歷史」?資深HR教你「這樣說」解套

2025-07-04
吃西瓜抹點鹽更甜!揭密3種「西瓜創意吃法」:加這種果汁營養翻倍

吃西瓜抹點鹽更甜!揭密3種「西瓜創意吃法」:加這種果汁營養翻倍

2025-07-04
跨科團隊整合照護 成大醫院邁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治療新里程

跨科團隊整合照護 成大醫院邁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治療新里程

2025-07-04
腰痠、疲倦、怕冷⋯我是腎虛嗎?中醫教你「這樣做」循序改善體態

腰痠、疲倦、怕冷⋯我是腎虛嗎?中醫教你「這樣做」循序改善體態

2025-07-04
最新調查》全台學童近視率逾4成!營養師教你喝「1果昔」有效護眼

最新調查》全台學童近視率逾4成!營養師教你喝「1果昔」有效護眼

2025-07-04
7/2 台灣U=U Day愛滋權促會揭「五大U=U迷思」

7/2 台灣U=U Day愛滋權促會揭「五大U=U迷思」

2025-07-03
Next Post
確診大腸癌50%以上中晚期-精準治療可望治癒抗癌

確診大腸癌50%以上中晚期 精準治療可望治癒抗癌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空軍F-5戰機 除役全記錄|未公開畫面首度曝光!

空軍F-5戰機 除役全記錄|未公開畫面首度曝光!

2025-07-05
以球會友、促進健康  全國EMBA高爾夫球大賽盛大開打

以球會友、促進健康 全國EMBA高爾夫球大賽盛大開打

2025-07-05
颱風丹娜絲逼近南台灣 嘉義以南明日全面停班停課 沿海慎防5米巨浪!

颱風丹娜絲逼近南台灣 嘉義以南明日全面停班停課 沿海慎防5米巨浪!

2025-07-05
法律教室|老公出軌!少婦忍痛離婚尋求新生

法律教室|老公出軌!少婦忍痛離婚尋求新生

2025-07-05
皇家生命數字週運勢07.07~07.13

皇家生命數字週運勢07.07~07.13

2025-07-05
「丹娜絲」颱風逼近!屏東部署153台抽水機、200顆防汛塊搶護下寮海堤防潰

「丹娜絲」颱風逼近!屏東部署153台抽水機、200顆防汛塊搶護下寮海堤防潰

2025-07-05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