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如何分辨菇類有沒有毒?專家示警「2種野菇」別亂吃:急救先做1事

by 商情中心
2024-09-19
in 優活健康網
如何分辨菇類有沒有毒?專家示警「2種野菇」別亂吃:急救先做1事

如何分辨菇類有沒有毒?專家示警「2種野菇」別亂吃:急救先做1事

全球約有1萬種菇類,其中50至100種具有潛在毒性。台灣常見的有毒菇類包括綠褶菇和布雷白環蘑。這些毒菇誤食後,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腸胃不適及其他健康問題。為此,《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提醒該如何正確辨識和避免食用不明來源的野菇,是預防中毒的關鍵。

毒菇的種類與辨識

在全球約有1萬種菇類中,僅有50至100種具有潛在毒性。以下是一些台灣常見的有毒菇類及其特徵:

  • 綠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是一種常見的有毒菇類。其菌蓋初為半球形,後平展,成熟時褐色表皮裂開,露出白色海綿質菌肉。菌褶初為白色,後轉為黃綠色。誤食綠褶菇後1~3小時內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這種菇類常見於春夏秋季的低海拔闊葉樹林地、草地或農地。
  • 布雷白環蘑(Leucoagaricus bresadolae):則多見於溫帶及亞熱帶地區,通常在春秋兩季出現在草地或林地上。其菌蓋寬3~8公分,呈半圓形至平展,表面暗褐至灰紅色,底部白色。誤食布雷白環蘑後3~7小時內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

毒菇中毒的症狀

食藥署指出,毒菇中毒的症狀因毒素種類和攝入量而異,主要可分為4大類。首先是腸胃不適型中毒,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通常在食用後30分鐘至3小時內出現。這類中毒常見於誤食綠褶菇和布雷白環蘑。

其次是細胞損壞型中毒,這類中毒主要對肝、腎造成損害,通常在食用後6至12小時內出現,症狀包括黃疸、腹痛、嘔吐等。神經系統影響型中毒則會引起頭暈、幻覺、譫妄、癲癇等症狀,通常在食用後30分鐘至3小時內出現。

最後是自律神經系統影響型中毒,症狀包括流涎、流汗、瞳孔縮小、心動過緩等,通常在食用後30分鐘內出現。這類中毒常見於小菇菌屬(Inocybe spp.)的菇類。

毒菇中毒的急救與治療

誤食毒菇後,立即採取正確的急救措施至關重要。首先,應保留誤食的菇類樣本,以便醫療機構進行檢驗和對症治療。一旦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送往醫院,並告知醫生攝入的菇類及出現的症狀。

醫療人員會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洗胃、活性碳吸附、對症治療等措施。對於腸胃不適型中毒,主要治療方式為支持療法。對於細胞損壞型中毒,則需要進行肝、腎保護措施,嚴重者可能需要肝移植或腎透析。

神經系統影響型中毒的治療方式包括使用鎮靜劑控制癲癇和譫妄,並進行支持療法。自律神經系統影響型中毒則需要使用抗膽鹼藥物緩解症狀,並進行支持療法。

如何預防毒菇中毒

預防毒菇中毒的關鍵,在於避免自行採摘不明野菇。許多毒菇外觀與可食用菇類相似,誤食風險高。因此,民眾應避免自行採摘或食用不明來源的野菇。購買菇類時,應選購經過檢驗的可食用菇類,避免從不可靠的渠道購買。

延伸閱讀:
南部5旬婦女肉毒桿菌,仍在加護病房!疾管署:勿吃異常食品、應徹底加熱至100度長達10分鐘
從飲用水到食品:砷中毒的4大來源

(本文獲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授權轉載,原文為:毒菇誤食恐喪命!這些致命菇類你一定要認清!)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奧運選手的身材目標,減脂四部曲讓你輕鬆實現

Next Post

女高中生盼《人工生殖法》修法卻只等到更年期 TFC生殖醫籲反對團體:看見患者切身的痛

Related Posts

滑手機一久就眼模糊?醫:恐老花提早報到,當心白內障也同時找上門

滑手機一久就眼模糊?醫:恐老花提早報到,當心白內障也同時找上門

2025-07-02
夫妻狂嗑「發霉水果」皆罹肝癌!營養師揭「5類水果」冰過還是會壞

夫妻狂嗑「發霉水果」皆罹肝癌!營養師揭「5類水果」冰過還是會壞

2025-07-02
避難包原來分成很多種?專家揭密「3大基本款」:這種建議隨身攜帶

避難包原來分成很多種?專家揭密「3大基本款」:這種建議隨身攜帶

2025-07-02
耳朵一側突然聽不見?小心突發性耳聾!醫:8成患者「找不出病因」

耳朵一側突然聽不見?小心突發性耳聾!醫:8成患者「找不出病因」

2025-07-02
全台吃掉11億顆安眠藥!醫揭3種「失眠型態」:這樣做建立規律作息

全台吃掉11億顆安眠藥!醫揭3種「失眠型態」:這樣做建立規律作息

2025-07-02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該吃轉骨方嗎?中醫揭做到「這件事」才有效果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該吃轉骨方嗎?中醫揭做到「這件事」才有效果

2025-07-01
Next Post
女高中生盼《人工生殖法》修法卻只等到更年期-tfc生殖醫籲反對團體:看見患者切身的痛

女高中生盼《人工生殖法》修法卻只等到更年期 TFC生殖醫籲反對團體:看見患者切身的痛

最新新聞

迪化街破億透天古厝是邱澤的? 經紀公司回應了!

迪化街破億透天古厝是邱澤的? 經紀公司回應了!

2025-07-02
新生兒銳減、衝擊國家競爭力 賴正鎰:需要投資移民專法

新生兒銳減、衝擊國家競爭力 賴正鎰:需要投資移民專法

2025-07-02
北市「這區域」周邊 新增科技執法抓違停

北市「這區域」周邊 新增科技執法抓違停

2025-07-02
從南到北司法追殺 花蓮鄉親高喊「釋放柯文哲」 謝龍介:不要家鄉布滿光電板 許願下輩子當花蓮人

從南到北司法追殺 花蓮鄉親高喊「釋放柯文哲」 謝龍介:不要家鄉布滿光電板 許願下輩子當花蓮人

2025-07-02
警界孔子高哲翰講座教授 職業生涯!

警界孔子高哲翰講座教授 職業生涯!

2025-07-02
影像產業新紀元:AI與媒體融合未來論壇圓滿落幕 200位業界人士共探產業新趨勢

影像產業新紀元:AI與媒體融合未來論壇圓滿落幕 200位業界人士共探產業新趨勢

2025-07-02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