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林葉亭失智父親走失》找不到回家的路?醫列「失智症走失」3大前兆

by 商情中心
2025-01-23
in 優活健康網

藝人林葉亭85歲的父親因失智症於1月16日走失,至今仍失聯未尋獲。她在社群平台上分享這幾日的煎熬,動情喊話:「我好想看到阿爸的背影。」針對失智症患者的走失風險,醫師表示,患者在迷路或走失前往往會出現「3大前兆」,提醒家屬及早注意,以降低意外發生的風險。

失智遊走症狀是失智症病人常見的症狀之一,發生在輕到中度或中度的失智症患者。他們會莫名的焦慮、坐立難安、一直走來走去,卻說不出來為什麼或要去哪裡。專攻失智症照護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林舜穀表示,失智症患者迷路走失風險其實有徵兆,但常常被家屬忽略。

失智症患者走失3大前兆

若家中有罹患失智症的長輩,年節回家不妨關心長輩近況、行動是否出現異狀。林舜穀指出,失智症患者迷路走失的3大前兆包括:

1. 空間定向感變差
林舜穀表示,失智症患者的方向感逐漸退化,可能表現為:

  • 在熟悉的地方反覆繞圈,例如出門買東西後久久未歸。
  • 喜歡在固定路線反覆走動,無法輕鬆找到回家的路。
  • 這類徵兆看似細微,但其實是患者迷路傾向的早期信號,需要特別注意。

2. 時間定向感不佳
半夜起來突然以為要去上班,是失智症患者常見的危險情況。他們會穿好衣服直接出門,卻因外界環境的變化無法辨認方向。早期還可能有這些警訊:

  • 突然提到工作中的「未完成事項」。
  • 說一些異常的話,例如「我要上班了」,卻不知道時間已經不對。
  • 這種混淆的情況,尤其在深夜發生時,特別容易導致危險。

3. 不願意求助
當患者真的迷路時,他們往往不會主動求助,而是埋頭一直走,試圖「找到回家的路」。這種情況下,他們很容易走得越來越遠。早期的徵兆可能是:

  • 外出後不肯回家。
  • 說不清楚自己要去哪裡,但堅持要出門。
  • 上述這些行為,常是走失前的重要信號,千萬不可忽視。

如何預防失智症走失?

林舜穀強調,身邊照顧者和親朋好友,若能先了解上述失智症走失的3大前兆,可降低患者迷路的風險,並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 佩戴定位裝置:像GPS手環,方便追蹤位置。
  • 設置家門防護措施:加裝門鎖或警報器,避免患者隨意出門。
  • 通知鄰居協助:讓鄰居熟悉患者,幫助留意其動向。
  • 注意早期警訊:隨時觀察患者的日常行為,提前採取措施。

林舜穀說,透過林葉亭父親走失的案例,提醒社會大眾應多關注周遭的失智症患者,伸出援手,共同守護他們的安全與尊嚴。他提醒,失智症患者的安全是家庭需要特別關注的課題,希望大家能多多留意長者的日常狀態,及早預防,避免類似的意外發生。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春節大掃除下背痛?骨科醫揭「1NG動作」成主因:打掃要挺直背部

Next Post

新報告指出高齡人口罹患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預估在臺一年造成約 10 億臺幣的經濟影響 醫呼籲高危險族群應 積極預防

Related Posts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2025-11-10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2025-11-10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2025-11-07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2025-11-06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2025-11-05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2025-11-05
Next Post

新報告指出高齡人口罹患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預估在臺一年造成約 10 億臺幣的經濟影響 醫呼籲高危險族群應 積極預防

最新新聞

皇家生命數字週運勢11.24~11.30

皇家生命數字週運勢11.24~11.30

2025-11-23
台灣三代人的陝西情 跨越時空的文脈牽引

台灣三代人的陝西情 跨越時空的文脈牽引

2025-11-23
小雪節氣來襲 健康養生指南「開運達人」楊登嵙教授–揭密!

小雪節氣來襲 健康養生指南「開運達人」楊登嵙教授–揭密!

2025-11-23
北港媽祖南巡進香繞境18大禁忌「開運達人」楊登嵙教授!

北港媽祖南巡進香繞境18大禁忌「開運達人」楊登嵙教授!

2025-11-23
蕭美琴副總統親訪竹北仁義市場,全面肯定市場改造成果 樹立全國典範並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蕭美琴副總統親訪竹北仁義市場,全面肯定市場改造成果 樹立全國典範並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2025-11-23
「17 STARTUP! U-Together」U-start頒獎典禮震撼登場!33組新創奪獎、2500萬史上最高獎金全面曝光

「17 STARTUP! U-Together」U-start頒獎典禮震撼登場!33組新創奪獎、2500萬史上最高獎金全面曝光

2025-11-23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