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越要好的朋友越要保持距離?公關專家揭「關鍵1點」讓距離產生美

by 商情中心
2025-05-21
in 優活健康網
越要好的朋友越要保持距離?公關專家揭「關鍵1點」讓距離產生美

我們都聽過「距離產生美」這句名言,朋友間保持距離會比較好嗎?資深公共關係培訓專家、旅美華人李維文於《關係力決定你的人生優勢》一書中,以心理學角度解釋人脈關鍵核心,並透過多年的公關專業,分享社交成功與失敗實例,同時列舉國際間眾多名人的經營心法,幫助讀者打造高品質人脈。以下為原書摘文:

我們與知己之間的最佳距離為何?要知道這個答案,首先得明白人際交往中的距離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物理距離,第二種是心理距離。人與人相處時會同時面對這兩種距離,至於如何掌握與拿捏,會影響到你能否在與知己的互動中贏得對方的認可和尊重。

關於物理距離部分,建議和知己不用住得太近,因為整天在一起並非好事。至於心理距離,我們必須留給對方適度的私密空間,不要什麼事都要產生交集,否則會嚴重影響到彼此關係。

相處距離近了,卻從此變陌生人

艾倫和伯科特在2010年的一場商務論壇中結識成為好友,他們兩個人都是電信業的同行,也各自擁有10年左右的工作經驗,擔任相同的公司職務。這些共同點迅速拉近他們的關係,經過幾個月的往來,他們發現彼此價值觀和理念非常一致,志趣相投。在一次聚會後,艾倫說:「嘿,兄弟,我們真是人生知己。」

為了增進彼此友誼,艾倫甚至決定辭掉位於華盛頓的工作,到伯科特遠在曼哈頓的公司面試。兩個人順利成為同事,每天一起聊天、工作,友情迅速升溫,雙方更進一步決定做鄰居,搬到同一座小鎮,兩戶距離約一百公尺,只要步行幾分鐘,穿過一個路口就能到對方家裡做客。這兩個好朋友的物理距離確實拉近了,以前相200公里,如今只有100公尺。但是艾倫和伯科特的關係變得更好了嗎?

起初當然是這樣,他們白天一起工作,晚上一起開車回家,吃完飯一起看棒球比賽,分享見解,親如兄弟,幾乎是一種讓人嫉妒的友情,除了妻子和孩子,他們是對方心目中最重要且無可取代的人。只是這段完美的友誼只維持了短短8個月時間,各種煩惱接踵而至。

艾倫感覺很鬱悶,他在社交網站上發文說:「我有一位心靈知己,彼此無話不談。於是我們決定住到同一條街上,並且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但我現在突然發現,一切並沒有如我想像中那般美好。他是我需要的朋友嗎?他是我心目中的知己嗎?我發現對方有很多缺點,都是我不能容忍的,例如:他愛喝酒且酒量很大,酒後容易失態,還亂摔東西;他看球賽的習慣也不好,總是大呼小叫,過分激動熱情,可是我喜歡安靜,不管做什麼都不喜歡發出太大的聲音。」

另外,伯科特在聊天時喜歡打探自己的私生活,也令艾倫感到不滿,認為這不應該是知己該做的事情:「我不想被人指手畫腳,但他偏偏喜歡這麼做!」這樣看起來,伯科特確實有不少缺點,但誰沒有一些令人討厭的壞習慣呢?只不過,近距離讓這些問題放大了,以前美好的感覺蕩然無存。

在伯科特的眼中,艾倫的形象也在極速惡化。他覺得艾倫太安靜,完全不是以前每隔一個月在商務聚會上交流時,那樣健談和睿智的形象,「他的話太少了,雖然偶爾說出的話還是那麼犀利,但我不喜歡太悶的人。」當伯科特興致勃勃的討論球賽的細節時,艾倫總是點頭或只是「嗯」一聲作為回應。

久而久之,伯科特和艾倫兩個人的關係就在互相「厭惡」中日漸疏遠。由每日一聚變成三日一聚,慢慢的,兩個人每週才聚會吃飯一次。直到後來,他們也取消原本的聚餐,只打電話交流。又過了2個月後,艾倫決定搬走,遠離他的「知己」。

適當距離,讓關係保鮮

我的合夥人史密斯曾向我講述,他為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工作時的一次經歷。他在那裡認識一位經常出入眾議院的美國軍工企業掮客休斯.赫芬,休斯在財團和政府之間牽線搭橋,從事公關遊說工作,他人很好,總是盡職做好自己的工作,卻厭倦目前的生活。

他遇到史密斯後,兩個人相見恨晚,第一天就在咖啡廳裡聊天2個多小時。史密斯還為此延後下午原訂的會議,他們從政治聊到經濟、世界歷史,無所不談。他們在很多重大議題上見解相同,並把對方視為知己。

史密斯說:「我很尊重休斯,很想幫他脫離『苦海』,打算介紹他到我的團隊工作。但就在開口前,我克制住了這種衝動,因為不想失去這位朋友。不,他不只是朋友,是比朋友還要珍貴的知己,我們可以在對方那裡找到一塊淨土,毫無顧忌的談論任何事,又不需要深入對方的生活,了解對方的一切。這是一種美妙的距離,讓我們都有足夠的空間。」

「假如這種距離被改變了,像是我們成為同事、鄰居,甚至每天無話不說的哥兒們,將會發生什麼?」史密斯對於彼此的關係與相處,非常小心謹慎。於是史密斯持續和休斯保持一種郵件聯絡的方式,連私人電話都沒有留給對方;休斯當然也是這麼做。這種美好的友誼維持至今已經8年,兩人的關係仍然很融洽,每週都會互通郵件,交換對重大事件的觀點。

我問史密斯:「你現在如何評價休斯先生,還當他為知己嗎?」史密斯肯定的說:「當然,這種感覺非但沒有減弱,反而隨著歲月的流逝越來越強烈。我們都不想結束這種關係,因此保持距離格外重要,以免當了解加深時變得互相憎惡。你知道,我們已經見過太多類似的悲劇。」

誠如史密斯的案例,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與人保持適當的距離,注意給雙方留有足夠的空間,才是長久之道。

(本文摘自/關係力決定你的人生優勢:打通人脈、集結盟友,用10%關鍵人物,成就90%大事!/方舟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為什麼突然站起來會頭暈?日本名醫揪「1NG動作」導致姿勢性低血壓

Next Post

視網膜剝離有救嗎?不明閃光、飛蚊症、黑幕感⋯醫示警「4類人」當心

Related Posts

攝護腺指數多少才正常?PSA高就是癌症嗎?醫教你「報告這樣看」才對

攝護腺指數多少才正常?PSA高就是癌症嗎?醫教你「報告這樣看」才對

2025-05-21
視網膜剝離有救嗎?不明閃光、飛蚊症、黑幕感⋯醫示警「4類人」當心

視網膜剝離有救嗎?不明閃光、飛蚊症、黑幕感⋯醫示警「4類人」當心

2025-05-21
為什麼突然站起來會頭暈?日本名醫揪「1NG動作」導致姿勢性低血壓

為什麼突然站起來會頭暈?日本名醫揪「1NG動作」導致姿勢性低血壓

2025-05-21
耳朵濕濕的人容易有狐臭?日本研究揭「1基因」影響:這並不是迷信

耳朵濕濕的人容易有狐臭?日本研究揭「1基因」影響:這並不是迷信

2025-05-21
嘴唇冒出小水泡,小心唇皰疹找上你!醫列「5件事」千萬不可以做

嘴唇冒出小水泡,小心唇皰疹找上你!醫列「5件事」千萬不可以做

2025-05-20
粉底液該怎麼挑,才能提高遮瑕力?彩妝師授「6觀念」讓毛孔瞬間隱形

粉底液該怎麼挑,才能提高遮瑕力?彩妝師授「6觀念」讓毛孔瞬間隱形

2025-05-20
Next Post
視網膜剝離有救嗎?不明閃光、飛蚊症、黑幕感⋯醫示警「4類人」當心

視網膜剝離有救嗎?不明閃光、飛蚊症、黑幕感⋯醫示警「4類人」當心

最新新聞

北海道白糠町訪花交通受阻 魏嘉彥視訊致意

北海道白糠町訪花交通受阻 魏嘉彥視訊致意

2025-05-21
信仰帶來平安:疫情肆虐、蘇花公路土石崩塌、三峽北大傷者 祈求主恩典 康復與安慰同在

信仰帶來平安:疫情肆虐、蘇花公路土石崩塌、三峽北大傷者 祈求主恩典 康復與安慰同在

2025-05-21
《戴尼提》75週年 全球山達基教會盛大慶祝 台灣同步響應心靈覺醒

《戴尼提》75週年 全球山達基教會盛大慶祝 台灣同步響應心靈覺醒

2025-05-21
北士科商辦與房市動能再起 專家析輝達效應:形塑臺北科技走廊關鍵拼圖

北士科商辦與房市動能再起 專家析輝達效應:形塑臺北科技走廊關鍵拼圖

2025-05-21
信用管制發威?新北汐東線沿線房市「量縮價穩」 交易熱區與租金行情全面解析

信用管制發威?新北汐東線沿線房市「量縮價穩」 交易熱區與租金行情全面解析

2025-05-21
攝護腺指數多少才正常?PSA高就是癌症嗎?醫教你「報告這樣看」才對

攝護腺指數多少才正常?PSA高就是癌症嗎?醫教你「報告這樣看」才對

2025-05-21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