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Advertisemen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大谷翔平翻譯水原一平涉賭!賭博成癮怎麼辦?精神醫揭「7大徵兆」

by 商情中心
2024-03-23
in 優活健康網

道奇日本球星大谷翔平的前翻譯水原一平,因沉迷於賭博盜竊了大谷翔平高達450萬美元資產,在近日引起軒然大波,也讓大眾重新正視賭博成癮的重要性。精神科醫師指出,賭博行為深具成癮性及破壞性,即使是薪資不低的著名翻譯,也深陷債務中而無可自拔,導致身敗名裂,提醒民眾留意身邊的好賭者,若出現「7症狀」恐怕已陷入賭博成癮深淵。

大谷翔平翻譯水原一平涉賭,導致必須一再說謊來掩飾自己犯下的過錯,最終紙包不住火,目前傳出甚至有更大金額遭竊,整起事件越演越烈。對此,北市聯醫松德院區主治醫師一般精神科鄭勝允表示,賭博成癮是一個正式的醫學診斷,患者可能會整個人思緒都被此佔據,因而做出一連串的行為。

賭博在國人眼中常只是消遣、打發時間,甚至防止老年癡呆症的活動,但在台灣,網路賭博電玩、虛擬彩券等遊戲盛行,一旦產生病態性的行為,影響到心理、家庭和生活,就可稱為「賭博成癮」或「嗜賭症」,在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已列入心理疾病之一。

賭博成癮7大症狀

鄭勝允提醒,賭博成癮者可能出現以下多種症狀:

  • 花在賭博的金額持續增加:原本可能玩個1、2百元淺嚐即止,但胃口逐漸被養大,後來便需要1萬元、5萬元、10萬元才夠刺激、過癮。
  • 試著戒賭時會變得焦躁易怒:賭博的當下感到刺激過癮,相對的在平常沒有賭博的時候便會感到無聊、坐立難安、煩躁等情緒。
  • 思緒被賭博所佔據:賭博具有最致命的吸引力,會讓個案朝思暮想都是跟賭博有關的事情,無論念書、工作、吃飯、洗澡都會一直想到,甚至是睡覺時都會魂牽夢縈。
  • 心情不好、壓力大時更想賭:心情不好時找紓壓方式是人之常情,但患有賭博成癮的個案第一且唯一的紓壓方式就是賭博。但諷刺的是,往往他們的壓力來源就是賭輸之後欠下的債務。
  • 輸錢就會想要翻本:賭輸了之後,個案往往會做的事情就是繼續賭,拚下一把連本帶利贏回來,江湖行話叫做「呸回來」。但其實很常「呸」不回來,反而欠下更多的賭債。
  • 欺瞞家人:起初個案會向家人隱瞞事實,會用各種名目、理由向家人要錢,但總有一天紙包不住火了,家人才赫然發現個案的狀況是如此嚴重。
  • 需要靠別人幫忙還債,並因此失去學業、工作、友情或是親情:近期的新聞便是一個很適切的例子,水原先生因此已遭球團開除,同時也失去了許多人的信任。

賭博成癮者 多年輕男性

鄭勝允指出,門診觀察中常發現願意就診的個案,積欠的賭債大多多已達到數百萬元以上,甚至有輸幾千萬甚至破億,「這也暗示著,在台灣的賭博成癮個案,往往要欠下超過7位數的賭債,才會開始覺得自己生病了。」

尤其,賭博成癮個案大多是35歲以下的年輕男性,有部分甚至還是20歲出頭的大學生,許多有著高學歷以及亮眼的工作,而這些工作也通常規範員工需要有一定的道德標準。鄭勝允提到,「這也是妨礙許多患者前來就醫的一個因素,但因為害怕就醫紀錄被公司知道,而選擇繼續逃避,結果常因此在賭博上越陷越深,欠債越來越多。」

然而,賭到最後個案往往欠下鉅款,靠一般的工作根本無法償還,最後變成不得不賭,心存僥倖地期待能贏一把大的,就此把賭債還清,但最後能夠鹹魚翻身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背負了更多的賭債。

賭博成癮超傷腦 康復需3年

鄭勝允強調,賭博成癮是影響大腦成癮中樞的疾病,令賭博成為一個強迫型的行為,長期下來會破壞大腦中的獎賞中樞,往往會讓個案和親朋好友受到極大的痛苦,若想必要達到完全康復,個案需要停止賭博行為至少3年。

所幸,賭博成癮並非是絕症,鄭勝允呼籲賭博成癮者,應盡早至門診治療,透過個案、家人與醫院的互相合作,許多個案的賭博行為都獲得控制,甚至停賭的人也不在少數,方能拯救這些深受折磨的靈魂。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嘉義市運動會聖火引燃典禮 城隍廟前起跑傳遞

Next Post

醫療科技評估廣納病患意見成趨勢 2024亞太患者創新峰會 聚焦病人專家能力培訓

Related Posts

小滿濕氣重,小心水腫、皮膚癢!養生必喝「紅豆薏仁排骨湯」清熱排濕

小滿濕氣重,小心水腫、皮膚癢!養生必喝「紅豆薏仁排骨湯」清熱排濕

2025-05-19
搭飛機「這3件事」千萬別做!醫示警:長程飛行「旅行者血栓」恐致命

搭飛機「這3件事」千萬別做!醫示警:長程飛行「旅行者血栓」恐致命

2025-05-19
一言不合就想要離婚?史丹佛榮譽教授:夫妻離婚前先思考「1件事」

一言不合就想要離婚?史丹佛榮譽教授:夫妻離婚前先思考「1件事」

2025-05-19
孩子太聽話不是好事!精神科醫:「沒有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關心

孩子太聽話不是好事!精神科醫:「沒有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關心

2025-05-19
不甘願只當家庭主婦!醫揭「2原因」導致神經衰弱:做家事很痛苦

不甘願只當家庭主婦!醫揭「2原因」導致神經衰弱:做家事很痛苦

2025-05-19
為什麼會有雙下巴?林靜芸揭「3關鍵」形成雙下巴:不只脂肪堆積

為什麼會有雙下巴?林靜芸揭「3關鍵」形成雙下巴:不只脂肪堆積

2025-05-18
Next Post
醫療科技評估廣納病患意見成趨勢-2024亞太患者創新峰會-聚焦病人專家能力培訓

醫療科技評估廣納病患意見成趨勢 2024亞太患者創新峰會 聚焦病人專家能力培訓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大失血!公司一次賣多筆土地「疏忽1件事」 遭補稅數百萬元

大失血!公司一次賣多筆土地「疏忽1件事」 遭補稅數百萬元

2025-05-19
潘慧如900萬裝潢新家 「5次經驗」細節全曝光!

潘慧如900萬裝潢新家 「5次經驗」細節全曝光!

2025-05-19
位置極重要 高雄「驚人4字頭區域」住宅第一高樓將現?

位置極重要 高雄「驚人4字頭區域」住宅第一高樓將現?

2025-05-19
超低公設真存在?小宅「潛藏大隱憂」!專家籲不可忽略「這計算法」

超低公設真存在?小宅「潛藏大隱憂」!專家籲不可忽略「這計算法」

2025-05-19
自住房屋稅率變4.8%?專家提醒:都更危老屋主小心了

自住房屋稅率變4.8%?專家提醒:都更危老屋主小心了

2025-05-19
「這3種方式」收租金又節稅!今年逾34.8萬戶房東報稅享優惠

「這3種方式」收租金又節稅!今年逾34.8萬戶房東報稅享優惠

2025-05-19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