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教育部)
大專校院組「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金獎由國立臺灣大學及宜蘭大學團隊奪得,他們利用3D列印碳材技術,成功捕捉二氧化碳以供再利用或封存。銀獎則由國立臺灣大學與清華大學團隊的「GreenBike:騎出永續未來」作品,以及國立中興大學團隊的「鋁渣高值化、產品化方法」作品獲得,兩組作品皆以創新方式解決環境永續及資源回收問題。

(圖/ 教育部)
高中職組「AI淨零未來創造營」結合科技、創意與永續行動,學生透過AIoT感測設備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將氣候調適與減緩構想轉化為可行方案,並在博覽會公開展示。教育部表示,這項計畫也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合作,提供學生跨域學習與國際交流的機會。

(圖/ 教育部)
教育部指出,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將持續推動各級學校氣候變遷教育,並建構教材與教學資源,提升師生對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的知能,同時強化跨部會合作,期盼培育更多具永續行動力的青年綠領人才。
完整獲獎名單及作品可至教育部「氣候變遷教學資訊平臺」 (網址:https://climatechange.tw/)查詢:
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https://climatechange.tw/Creative/ShortlistedFilm
高中職生AI淨零未來創造營:https://climatechange.tw/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