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影音∕《愛玩耍》草頭娃娃真療癒 健康悠活在中山

1
定期健檢預防疾病  基因檢測精準醫療延生機
2
COVID-19疫苗預約平臺 增開30歲以上接種BNT
3
新冠確診26日增4境外 全部無症狀 2人有打疫苗1人突破性感染
4
第12輪第二階段預約接種開跑 30分鐘51.6萬人完成預約
5
新冠確診10/24增4境外移入 累計16368染疫846亡
6
驗證面積成長3成 出貨量增長破6成 110年度產銷履歷達人頒獎典禮 臺北希望廣場隆重登場
7
新冠確診10/23增7境外 6人有接種疫苗6人無症狀
8
全國第一家老人專屬醫院動土 總統蔡英文盼打造高齡照護典範
9
請注意! 基隆確診者曾有三星及五結的足跡
10
新冠確診10/22增2本土6境外0死 本土個案均在基市ct值高
產銷履歷優質米 宜縣學童營養午餐吃得到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五結鄉農會積極推動稻米產銷履歷,驗證面積已經超過百公頃,21日舉行推動產銷履歷成果記者會,為了表達對優質農產品的支持,宜蘭縣長林姿妙宣布從這學期開始,學校營養午餐將導入產銷履歷米,讓孩童在校就能吃到在地優質好米。 推動永續農業、強化食品安全及農產品導入溯源機制一直是中央及地方非常重視的課題,在農糧署東區分署與宜蘭縣政府及各農會攜手努力之下,宜蘭縣農產品產銷履歷驗證面積約668公頃,其中,水稻驗證面積就達455公頃,較去年成長1倍。 五結鄉農會總幹事游偉榛指出,農會長年經營良質米契作及推廣優良水稻品種栽種事業,早年即配合政府推動有機種植等相關標章認證制度,為推動產銷履歷制度,已與長期配合契作之農友合作以高規格管理及收購標準,將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米供應作為縣內學童營養午餐米,截至目前五結鄉產銷履歷水稻驗證面積已達100公頃。 縣長林姿妙期許農友生產安全、健康且可追溯的產銷履歷農產品,呼籲全國消費者踴躍採購,以實際行動支持辛苦栽種優質農產品的在地農民,在食安頻傳當下,讓消費者吃的安心、吃的健康是政府部門最在意的事,為鼓勵農友加入產銷履歷驗證制度,並減輕農友負擔,其產銷履歷所需驗證費用將全額由公部門支應(即農糧署補助2/3、宜蘭縣政府加碼補助1/3)。 她並表示,為照顧縣內學童,自這學期開始,學校營養午餐導入產銷履歷米,由五結鄉、冬山鄉及宜蘭市等3家農會共同供應,讓孩童在校就能吃到在地優質好米。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指出,產銷履歷是透過第三方驗證機制,確保生產端與加工端為透明、可溯源,且生產過程必須遵照中央所制定「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以達糧食安全、環境衛生及永續生產的概念。未來,縣政府將持續配合中央政策積極輔導縣內農友取得產銷履歷及有機等溯源驗證標章,並與轄內農會及農業團體合作,共同拓展農產品銷售通路,創造農友、消費者及通路業者三贏的局面。
新冠確診10/21增2境外 累計16349染疫846亡

記者楊淨嵐∕臺北報導 國內COVID-19確定病例,21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並且0本土0死亡。目前全國累計16,349例確診,包括1,710例境外移入、14,585例本土病例;自2020年起累計846例死亡,其中834例本土、12例為境外移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境外移入之案16458,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 10月6日持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自美國返臺,於機場採檢陰性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10月17日自覺房間空調較冷有出現咳嗽症狀,10月19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共匡列接觸者1人,列自我健康監測。 案16459為本國籍60多歲男性,長期居住於緬甸,9月24日持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自緬甸返臺,於集中檢疫所進行居家檢疫,10月7日因同行者(案16393)檢驗陽性,轉列居家隔離對象,並持續於集中檢疫所進行隔離,10月20日進行隔離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匡列接觸者1人,列居家隔離。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801,34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3,783,802例排除),其中16,349例確診,分別為1,710例境外移入、14,585例本土病例,以及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 自2020年起累計84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4例本土、12例境外移入。本土死亡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2例、臺北市319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
新冠確診10/20增4境外 全都有接種疫苗 3人無症狀

記者楊淨嵐∕臺北報導 國內COVID-19確定病例,20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並且0本土0死亡;境外移入個案全部都是女性,都有接種疫苗,其中3人無症狀。目前全國累計16,347例確診,包括1,708例境外移入、14,585例本土病例;自2020年起累計84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4例本土、12例境外移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均為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30多歲,分別自匈牙利(案16454)、菲律賓(案16455)、印尼(案16456)、美國(案16457)入境,入境日介於今(2021)年10月6日至10月17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詳如附表: 附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781,73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3,764,827例排除),其中16,347例確診,分別為1,708例境外移入、14,585例本土病例,以及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 自2020年起累計84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4例本土、12例境外移入。本土死亡個案居住縣市為:新北市412例、臺北市319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
强化身心障礙兒童口腔照護 羅東聖母獲捐牙科治療設備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為解決身心障礙者及長輩們的口腔健康照護問題,羅東聖母醫院特別配合政府相關福利政策開設「身心障礙者隨到隨看友善門診」,打造友善的牙科看診「綠色通道」,最近更獲得羅東扶輪社暨友社聯合捐贈身心障礙牙科治療椅和移動式牙科治療機,讓身心障礙者的牙口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 羅東聖母醫院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身心障礙者口腔健康照護政策報告,臺灣身心障礙兒童齲齒率高達90%,主要原因包含父母認知不足而疏於口腔保健、兒童本身排斥刷牙或缺乏妥善治療,加上基層診所普遍排拒醫治這類孩童,致使口腔照顧資源不足。 除此之外,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的社會,長輩的口腔牙齒問題關乎著他們的健康狀況,因此如何創造一個便利長輩牙科治療的環境,亦是當務之急。 羅東聖母醫院為解決身心障礙者及長輩們的口腔健康照護問題,協助維持口腔正常功能,進而「開心吃飯」維護身體健康,特別配合政府開設「身心障礙者隨到隨看友善門診」,讓身心障礙者能及時看診,打造友善的牙科看診「綠色通道」,以排除看診不耐久候的問題。 與羅東聖母長期互動友好的羅東扶輪社,得知上述訊息後,再度發揮熱心公益的國際「扶輪」精神,聯結宜蘭縣所有扶輪社及其他友社的愛心,集體捐贈一台身心障礙專用牙科治療椅及移動式治療推車,強化該院身心障礙者牙科醫療照護設備,並提升身心障礙者的牙科就診率;移動式治療推車,對於住院臥床的患者,亦可即時進行牙科治療,大大提升臨床牙科治療的方便性與機動性。 聖母醫院院長馬漢光表示,「照顧最弱小兄弟」向來是聖母醫院的最大精神宗旨,感謝羅東扶輪社及友社們的愛心,對身心障礙者及長輩們的牙科診療挹注一股大力量,讓該院在特殊族群的牙科醫療上更加方便順手,相關醫療團隊會珍惜得來不易的愛心資源,善加利用照顧更多需要照顧的人。 捐贈活動主要召集人羅東扶輪社社長蔡慧娜說,這次可以連結縣內各扶輪社及友社的愛心力量,完成捐贈,她感到很有意義。因為在捐贈儀式前儀器已經先行使用一段時間,這段期間她曾連續幾天到場觀察使用狀況,沒想到平均一天竟然有四至五名身心障礙者來看牙醫,讓她非常訝異身心障礙者的牙科治療需求竟然如此之大,也更肯定了這次的捐贈決定是對的。
BNT疫苗第12輪開放!副作用、注意事項|BNT接種前後須知懶人包!

作者:張安華院長第8批BNT疫苗82.7萬劑於上週10/14(四)到貨了,中央流行指揮中心也表示,「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第12期規劃提供BNT疫苗第一劑,以及莫德納與AZ疫苗第二劑,並分兩階段接種,且依不同廠牌疫苗預約分流。 雖說每個人接種疫苗後的反應不一,但接種BNT會產生哪些副作用,你清楚嗎?年輕族群接種莫德納、BNT等疫苗後較容易引發心肌炎,你知道出現哪些嚴重情況,需要盡速就醫嗎?本篇BNT接種懶人包讓你一次全都懂。 接種BNT疫苗前,請注意這5件事! 1.充分了解BNT的相關效益和副作用後,再簽署同意書。 2.確認自己接種前,沒有身體不適或前文提到的不適合施打狀況。 12歲以下兒童暫時不建議施打。 對於疫苗成分或先前注射該疫苗曾有嚴重過敏反應史。 發燒中,或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且病情不穩時。 所以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人。 對於PEG(聚乙二醇)之化妝品、藥物(Niflec、Depo-Medrol、Depo-Provera、Micera、Neulasta、Herceptin…)曾產生嚴重過敏反應。 3.接種前一晚不熬夜,保持至少8小時的睡眠。 4.接種時穿著寬鬆短袖,方便施打作業。(施打前記得吃飯別空腹,並多喝水) 5.務必攜帶健保卡,若施打BNT第二劑還需攜帶「 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 (圖片來源:健康010) BNT副作用症狀一覽表 根據台大家醫部所整理的《COVID-19疫苗,知識就是力量》文件指出,美國CDC VAERS系統890萬12-17歲青少年注射BNT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有: 頭暈(發生率20.1%) 昏厥(發生率13.3%) 頭痛(發生率11.1%) 失去意識(發生率7.5%) 盜汗(發生率7.4%) 而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資料提到,根據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在施打後7天內BNT副作用症狀和頻率如下: 常見BNT副作用 12-15歲青少年 16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 注射部位疼痛 90.5% 84.1% 疲倦 77.5% 62.9% 頭痛 75.5% 55.1% 肌肉痛 42.2% 38.3% 畏寒 49.2% 31.9% 關節痛 20.2% 23.6% 發燒(>38度) 24.3% 14.2% 另外除了上述常見症狀,也可能出現以下這些比較罕見的不良反應: 不常見(發生率小於1/100) 淋巴結腫大、過敏反應(如起疹子、搔癢)、失眠、注射部位搔癢 罕見(發生率小於1/1000) 顏面神經麻痺、過敏反應(蕁麻疹、血管性水腫) 目前尚不清楚 全身性嚴重過敏反應、心肌炎、心包膜炎 BNT副作用發燒、關節痛等症狀通常是48小時內就會明顯緩解,並且在數天內會消失,如果剛打完BNT難受,你可以嘗試以下這些方法: 手臂紅腫痛:不要搓揉,可使用濕毛巾涼敷,或毛巾包覆冰塊適度冰敷(1次大概15-20分鐘)。另外,也有網友推薦使用小林退熱貼,冰冰涼涼很舒服。 疲倦、發冷:多休息、多睡覺,也可視情況穿、脫衣服和調整棉被厚度。 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必要時可以吃消炎止痛藥緩解,吃藥間隔時間大約在4-6小時。 發燒:多喝水增加代謝,必要時可吃退燒藥物、使用退熱貼或擦澡降溫。 BNT嚴重不良反應,如若出現請盡速就醫 美國CDC VAERS系統通報案例中,BNT昏厥有60%是女性,而嚴重不良反應則70%都是男性,兩者年齡中位數都是15歲,BNT嚴重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胸痛(56.4%),心肌炎(40.3%),其中心肌炎通報比例是4.3%,但沒有因為BNT副作用心肌炎死亡的案例。 另外,依據美國FDA上市後監測資料和英國公衛部資料,心肌炎及心包膜炎比較常發生在「接種BNT疫苗第二劑和40歲以下男性,尤其12-17歲青少年風險較高」,實際不良症狀可能因人而異,通常包含呼吸困難、心悸和胸痛。但經過短期追蹤,大多數個案經過治療後症狀已緩解,所以施打疫苗的好處還是大於風險。 施打BNT疫苗後,28天內出現這些情況請盡速就醫 發燒38度以上超過48小時 暈眩、暈厥 氣喘、呼吸困難 心跳加速、心悸 胸悶、胸痛 全身紅疹 運動耐受不良(走幾步路就很喘、沒力氣爬樓梯等) (圖片來源:健康010) 接種疫苗後,若出現以上這些嚴重副作用或是不在副作用列表中的異常症狀,請盡速就醫釐清病因,並告知醫師你接種的疫苗廠牌、日期、病史等資訊以供診斷參考。 若為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可經由醫療端或衛生局所協助通報至「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 雖然這次事件的確是院方疏失,但是其實疫苗準備的背後有許多複雜繁瑣的流程,大家施打疫苗後,記得跟服務你的醫護人員說聲辛苦了! 如果你是打算混打的族群,好奇BNT疫苗混打的效果及順序,或想了解更多BNT疫苗資訊,可以看這一篇:BNT疫苗副作用、預約懶人包▸接種前請做這5件事!
家長會長協會推動校園食安觀念 邀食安專家雙向互動

新竹振道/記者萬世璉/新竹報導 學校供應營養午餐,普遍讓孩子覺得不好吃不夠可口,但是在食安的把關上,市府和家長會長協會共同監督學校在食材上的選用,近期新竹市家長會長協會攜手市府教育處,邀請食安專家譚敦慈和大家分享如何吃得安心又健康。 食安問題,一直是學生和家長相當關心的議題,新竹市議員劉崇顯肯定新竹市府在討論美豬議題時,嚴格監督團膳業者在食材上的選用。 學校的營養午餐能不能做到美味又可口,這想必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食安專家譚敦慈也呼籲,教導孩子全食物的美味在哪裡更重要。 講座中,昊霖預防醫學機構執行長謝昌辰表示,飲食安全的概念也是預防醫學的重要一環,期盼社會大眾真正瞭解醫學除了治療功能之外,現在也能夠預防許多可能發生疾病因子的產生。 https://www.youtube.com/embed/6hyJ5ZX3Lf0
第 61 頁,共有 61 頁 1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