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成功者絕不會把行事曆塞滿!CEO教你「減法工作術」先把計畫留白

by 商情中心
2025-05-06
in 優活健康網
成功者絕不會把行事曆塞滿!ceo教你「減法工作術」先把計畫留白

成功者絕不會把行事曆塞滿!CEO教你「減法工作術」先把計畫留白

你做計畫時,會不會把行程都排滿呢?事實上,適當的留白才能提升效率。深圳爾雅CEO王世民於《減法》一書中,分享精英都在做的「減法工作術」,只有留出足夠多的空白時間,才會有足夠的精力來支撐效率的提升,也會有更多的腦力進行深度思考與創新。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在做計畫時,會不會給當天的每個時段都安排上內容呢?我以前做計畫時就會這麼做,從早上幾點起床,中午幾點吃飯,到晚上幾點睡覺,每小時都安排得清清楚楚。計畫做出來後,看起來特別周密,特別有效率。

計畫要留白

計畫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看似安排得明白清楚的計畫,通常不到中午我就執行不下去了,因為各種意外層出不窮。比如,我安排上午10點至11點完成一份合作方案的擬定,但直到上午10點20分,原計畫30分鐘之前就應該結束的一個電話還在繼續。

而中午11點至12點我又安排了一個專案進度會,從下午1點半一直到晚上9點的工作內容也都安排好了。這就意味著,只要錯過了上午10點至11點這個時段,我就沒法做合作方案擬定這件事了,而這又是我今天最重要的事,因為對方在等著我將方案寄給他。

最後,我不得不臨時更改昨晚花了1小時精心編排的計畫,佔用下午的某個時段來擬定合作方案。但與按原計畫在上午10點至11點擬定這個方案相比,下午擬定合作方案,我的心理狀態完全不同。

上午做的話,我有一種一切都在計畫中的高昂心態;下午佔用做其他事項的時段來做,我心裡就很焦躁,覺得一切都失控了。因為心理狀態不同,上午花1小時就能做到80分的方案,下午花了2小時也只做到70分的水準,而且還覺得很沮喪。

這就是計畫安排得太滿、不留白的壞處。但如果換個做法,只做一個粗略的計畫,不僅用不著花一小時來制訂計畫,而且哪怕發生了同樣的意外,我的心理狀態也會截然不同。
比如,前一天晚上我只花五分鐘,就給第2天確定了3個主要事項:

  • 上午9點半應邀打個電話。
  • 上午11點召開專案進度會。
  • 寄合作方案給對方。

與之前的例子相同,第2天上午打電話的時長超出我的預期,拖到上午10點半還沒有結束,但這對我的心情毫無影響,因為我下午還有充足的時間來擬定合作方案。下午1點半,我心情輕鬆地花45分鐘就完成了合作方案擬定,剩下的時間還可以靈活安排其他事項。

帶著當日主要事項已經完成的成就感,我不僅毫不焦躁,而且很有效率感,因此還可能完成更多的任務。這就是計畫留白的好處。做計畫學會留白,有以下兩個重要作用:

1. 要事第一,突出重點

如果當天有10件事要做,其中有1件事是要事,那麼當天哪怕只完成了這件要事,也遠遠好於做了其他九件事但沒完成這件要事。要事之所以被稱為要事,就是因為完成它得到的收益,或沒完成它導致的損失,遠遠大於完成其他事情得到的結果。一份留白的計畫,意味著將可以調配的時間和精力都分配給了要事,這樣更能保證要事的完成。

2. 計畫有彈性,增強可執行性

計畫其實是建立在預測基礎上的,也就是你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假設了第2天的情況,然後基這些情況做了安排。但誰都沒有能力準確預測第2天的情況,就像我原計畫上午9點半至10點打完電話,結果到上午10點半電話都沒有打完。

但如果計畫裡有了百分之40左右的留白時間,那麼就算電話時長拖延到上午11點也不怕,因為我有足夠的留白時間來應對這一情況。跟中看不中用的周密計畫相比,這樣的計畫更有可執行性。

自我管理要留白

我有一個很努力的朋友,每天都會把自己的時間排得滿滿的,哪怕某天只留了30分鐘的空白時間,她都覺得很焦慮,覺得浪費了光陰。每次見到她,我都覺得她匆匆忙忙,沒有片刻停歇的時間。但即便如此,她仍不滿足。

有一次她問我,有什麼辦法可以早上5點就起床。她試了幾次都不行,太睏了。我問她晚上通常幾點睡覺,為什麼要早上5點起床?她說夜裡12點睡覺,早起是為了延長工作時長,現在早上6點半才起床,覺得每天浪費了1個半小時太可惜了。

安排太滿,人就成了時間的「奴隸」,每天被各種事情趕著走,很容易陷入無效勞動的循環。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提過一個「5小時原則」:週一至週五,每天給自己留1小時。平日哪怕再忙,他都會給自己「製造1小時的空白時間」,做些真正想做的事,或者什麼都不做。每天「偷懶」的這1小時,讓他得以一直高效工作,成就了一番了不起的事業。

美國心理學家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也曾說過:「保持一定程度的無所事事,一向是做出好研究的祕訣。」這是因為大腦有兩種重要的思維模式:一種是聚焦模式,另一種是發散模式。

聚焦模式是一種局部思維。它勤勤懇懇,老老實實,依靠專注力快速處理外部資訊。但弊端是,大腦處於聚焦模式時會偷懶,偏愛沿用固有經驗,視野也更受限,只看得到眼前,容易形成固定思維。

發散模式則是一種全域思維。當大腦處於發散模式時,可以看得更全面、更長遠,會靈光乍現,想出超級好點子。方向對了,快一點慢一點只關乎量變;方向錯了,越努力越失敗,關乎本質。因此,為了避免只顧低頭拉車卻不小心走上錯路的情況,我們一定要允許自己有閒下來的時間,抬頭看看路。

(本文摘自/減法:少即是多,慢即是快。關於時間、精力、效能與人生管理的核心科學。5%精英都在做的減法工作術/商周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新手媽媽李佳穎難逃「媽媽手」!產後「正確抱寶寶3招」防肌腱炎上身

Next Post

4歲女孩親手接生弟弟 禾馨打造「全家參與」的多元生產環境

Related Posts

兔寶爸媽成長工作坊歷十屆有成 台灣唇顎裂產前診斷與產後治療典範轉移

兔寶爸媽成長工作坊歷十屆有成 台灣唇顎裂產前診斷與產後治療典範轉移

2025-07-12
身心倦怠是身體哀號的求救訊號!小心腦神經衰弱!

身心倦怠是身體哀號的求救訊號!小心腦神經衰弱!

2025-07-10
西芹汁風潮下,慢性腎臟病患者該如何安全飲食?營養師提醒:勿輕易跟風

西芹汁風潮下,慢性腎臟病患者該如何安全飲食?營養師提醒:勿輕易跟風

2025-07-04
職涯空窗期,面試如何包裝「黑歷史」?資深HR教你「這樣說」解套

職涯空窗期,面試如何包裝「黑歷史」?資深HR教你「這樣說」解套

2025-07-04
吃西瓜抹點鹽更甜!揭密3種「西瓜創意吃法」:加這種果汁營養翻倍

吃西瓜抹點鹽更甜!揭密3種「西瓜創意吃法」:加這種果汁營養翻倍

2025-07-04
跨科團隊整合照護 成大醫院邁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治療新里程

跨科團隊整合照護 成大醫院邁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治療新里程

2025-07-04
Next Post
4歲女孩親手接生弟弟-禾馨打造「全家參與」的多元生產環境

4歲女孩親手接生弟弟 禾馨打造「全家參與」的多元生產環境

最新新聞

三峽納涼祭7月19、20日三峽老街登場 享茶筍蜜沁涼一夏!

三峽納涼祭7月19、20日三峽老街登場 享茶筍蜜沁涼一夏!

2025-07-16
各鄉鎮市公所近期將發送726罷免投票通知單至各家戶

各鄉鎮市公所近期將發送726罷免投票通知單至各家戶

2025-07-16
曾淑懿: (竹)夢踏實族人共學 竹編技藝傳承先民智慧

曾淑懿: (竹)夢踏實族人共學 竹編技藝傳承先民智慧

2025-07-16
臺北市不動產市場114年第一季報告出爐:交易量減、價格鬆動,租金穩步上揚

臺北市不動產市場114年第一季報告出爐:交易量減、價格鬆動,租金穩步上揚

2025-07-16
川普擬讓房利美與房地美公開上市!牽動7兆美元房市 專家:利率恐飆破7.7%

川普擬讓房利美與房地美公開上市!牽動7兆美元房市 專家:利率恐飆破7.7%

2025-07-16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視察興達港海巡基地 1500億特別預算打造海巡為國家安全支柱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視察興達港海巡基地 1500億特別預算打造海巡為國家安全支柱

2025-07-16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